10月中下旬,“秋艳”石榴陆续成熟,红色的果实挂在枝头。
□记者 赵丰 孟令洋 报道
“雾縠作房珠作骨,水精为醴玉为浆。”金秋时节,枣庄冠世榴园漫山遍野的石榴都着了色,迎来丰收季。
9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石榴种质资源库,察看石榴树种,了解当地石榴种植历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产业发展情况,并来到石榴种植园中向老乡们询问今年石榴种植、收获和收入情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特色产业发展,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良种培育是关键。
冠世榴园被誉为“天下第一榴园”。目前,这片“石榴王国”的石榴树超过500万株,品种多达48个,其中就包括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审石榴良种——“秋艳”。
“秋艳”还在树上,就被买下了
10月中旬,峄城区榴园镇果农李永水种植的8亩多“秋艳”陆续成熟,红艳的石榴果实挂在枝头。
“秋艳”是晚熟品种,比枣庄当地种植较多的“大青皮”要晚熟一段时间。
小石榴,大产业。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优质特产市场需求加快增长,这一点李永水深有体会。记者见到李永水时,他刚把从果园摘下的几筐“秋艳”拉到自家门市,家人正打包装箱,并贴上专属标签纸。
“这是客户刚刚打来电话买的,得赶紧发走。这8亩多‘秋艳’是这几年陆续栽种的,平均亩产2000多斤。想买的客户多,树上还没熟的也早被客户买下了。”李永水说,“秋艳”籽粒大、口感好,价格高点也好卖。今年价格和往年差不多,每斤8元到10元,比“大青皮”等市场上常见的石榴品种价格要高出一倍多。
说起“秋艳”的优质特性,枣庄市石榴研究院原院长侯乐峰更是如数家珍:早产、丰产、稳产;抗裂果,常规管理下,平均裂果率在3%以下;籽粒大,如同一个小花生米大小,平均百粒重73.86克;籽粒呈粉红色、透明、多汁、酸甜可口,出汁率达50%;耐储存,常规条件下,可储存130天,能赶上春节销售旺季,果品商品价值高。
“其实,‘秋艳’很多方面的优质特性恰好对着‘大青皮’的一些缺点。”侯乐峰说,“大青皮”是枣庄传统种植品种,个头大,甜度高,但是不抗裂,成熟期一夜就能裂果30%,遇上下雨天气裂果率更高。裂果每斤还卖不到0.5元,影响果农收入;籽粒小,百粒重只有30多克;鲜果出汁率低,最高也只能到30%。
作为我国北方较早集中连片大面积种植石榴的地区,枣庄石榴种植中的问题暴露得相对较早。品种问题曾成为枣庄石榴产业发展的痛点。
当地育种人员从21世纪初就开始培育石榴良种。2007年,枣庄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石榴研究院,更加系统地开展资源普查、良种培育工作。
经过多年搜集,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了432份石榴种质,数量居全国第一。依托这些种质资源,侯乐峰等育种人员成功培育了国审石榴良种“秋艳”,以及“桔艳”“青丽”等省审石榴良种、28个全国新品种、9个种质资源库新品种。
把好种质育成国审良种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资源和材料。目前,全国共培育石榴新品种、良种约120个,有近一半是通过资源普查选优、实生选种等传统育种方式培育的。
现任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所副所长的赵登超,是“秋艳”的主要培育人。他认为,石榴种子繁殖后代的性状分离严重,进入盛果期需要5年时间,育种周期长,同时石榴籽粒性状、颜色等遗传规律研究的基础薄弱,影响了其他育种方式的选择。通过资源普查选优,有望较快获得已经过自然界长期筛选的优质品种。
找到好种质,并培育成良种,过程漫长且不易。
“秋艳”石榴的另一位培育人——枣庄市石榴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郝兆祥回忆,早些年每到石榴成熟期,他都在外面跑,经常要连跑好几天,辗转多地才能找到想要的种质。等到第二年年初石榴树未发芽的时候,再跑一趟把石榴条取回来。
虽然通过努力很快获得了一些不错的种质,但种出来表现得并不如人意。
转机出现在2008年。
“当时开车去济南途中经停曲阜,我发现路边一个摊位卖石榴,籽粒很大,口感也很好。同果农攀谈得知,他种了几十棵石榴树,我就赶紧跟他回家看了看。”侯乐峰说,当时看到那些石榴树上长满了果实,石榴性状也都不错,就提出向他买树,但他坚决不卖。
侯乐峰没有放弃,反复和这位果农沟通,并主动帮其解决家庭困难,最终打动了果农,在2010年拿到了这个种质。之后赶紧嫁接、扦插扩繁,在省内选取3个地方进行区域试验。
与此同时,考虑同步开展省外区域试验。“当时,我们对品种审定的路线不清楚,搞省外区域试验也面临着资金、人员、对外协调等问题,仅靠我们一个地方研究机构,很多事情根本做不到。”侯乐峰说,石榴是小众水果,育种的资金支持有限,在省内区域试验已投入很多资源的情况下,省外区域试验一度难住了育种团队。
恰巧,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原首席专家孙蕾承担了国家“特色小浆果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因为此前省、市两家单位合作很顺利,双方对接开展了深度合作。
当时刚工作不久的赵登超,在项目主持人孙蕾的指导下,具体负责省外区域试验工作。“按照要求,我们选择了河南、河北、陕西3个省进行省外区域试验,对比试验园面积共106亩,等‘秋艳’进入盛果期至少要连续承租5年。”赵登超说,那几年,他主要的工作就是系统观察、记录试验园“秋艳”的结果习性、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秋艳”在内,当时一共试种了十几个种质。
幸运的是,付出终得收获。2013年12月,“秋艳”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省审良种。2016年4月通过国家良种审定,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审石榴良种,并发展成为枣庄峄城石榴的代表品牌和我国北方石榴产区更新换代的首选良种。
“虽然当时其他多个试验种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成功培育‘秋艳’的经历还是让我备受鼓舞,这些年来也一直坚持从事石榴良种的培育工作。”看到电脑里保存的国审前“秋艳”挂满枝头的镜头,赵登超有一肚子话想说。
瞄准更优良种,接力干下去
“秋艳”成为省审良种后,枣庄就在当地开始了推广种植。2015年底,枣庄市石榴研究院把当时仅有的两万多株“秋艳”石榴苗无偿提供给了果农。
峄城区榴园镇林业站负责人张栋凯介绍,枣庄最早种植的“秋艳”现在进入盛果期,不过产量规模还不大,但果农、消费者对“秋艳”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政府每年会免费发放“秋艳”石榴苗,很多果农把它保存后,也会逐步更新自家果园里的老品种。同时,政府对集中连片改扩种“秋艳”的村庄,给予统一的地租与管护补助。近几年,仅榴园镇就集中连片推广了3000多亩“秋艳”。
李永水等当地果农则不仅卖石榴,还在网上卖“秋艳”石榴苗。“秋艳”1年生苗每株六七元,2年生苗每株十四五元。在云南、陕西等地,侯乐峰都见到过“秋艳”种植园。
不同于粮食作物,果树成长期长,到盛果期所需时间更长。目前,枣庄的石榴树很多正处于盛果期,让果农短时间内主动去更新换代新品种并不现实。同时,当前软籽石榴很受市场青睐,南方一些产区多数改种了软籽石榴。
侯乐峰粗略估算,目前,“秋艳”在全国推广有2万多亩。他坦言,相较于全国上百万亩的石榴种植面积,“秋艳”石榴作为国审良种,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市场规律下,优质产品价格与生产规模往往成反比,规模小,产品价格高,种植面积大到一定规模,价格往往会大幅下降。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良种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是不同的。”赵登超说。
具体到品种本身,“秋艳”并不完美。“它的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耐寒。”侯乐峰说,因为它成熟晚,留给石榴树储存过冬养分的时间十分有限,导致其抗逆性差。
管理得法很重要。侯乐峰等几位培育人同步更新、提供“秋艳”的管理方法。“最重要的是疏果。这个品种和‘大青皮’一样,亩产能达到4000斤,但必须疏果,降到3000斤左右,以给石榴树留下充足的养分抵御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侯乐峰说。
李永水等一些果农专门为“秋艳”种植园搭建了简易大棚,虽然每亩增加了万余元的投入,但有助于应对极寒天气。长期看,果农有账可算。
育种方面也在发力。“一方面,2019年开始,我们用‘秋艳’和其他一些耐寒品种杂交,现在已长出几百棵杂交树种;另一方面,加大耐寒品种的培育,用其做耐寒的良砧,通过嫁接方式提高‘秋艳’的抗寒能力。”郝兆祥说。
育种方式也在创新。此前,“秋艳”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行了首次太空诱变育种尝试。现在,完成定植的石榴苗已长到1米多高。后续,将以“太空”石榴苗种质资源努力培育新良种。
“虽然我退休了,但只要身体允许,还要继续干。现在,年轻的育种人也已挑起了大梁,正接力干下去,继续为石榴产业提升品质、培育品牌提供良种支撑。”侯乐峰说。
“秋 艳” 红 了-大众日报数字报 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31031/Articel03002MT.htm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