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水禽:白头鹎
白头鹎(学名:Pycnonotus sinensis),白头鹎是雀形目鹎科鹎属鸟类,别名有白头翁、白头婆、淡臀鹎、中国鹎等。 喙黑色,嘴峰稍曲,端部下曲,具近端缺刻;鼻孔裸露,具瓣膜和嘴须;额至头顶黑色,虹膜褐色,眼至后枕白色,耳羽后端具一小白斑,髭纹黑色;上体灰褐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飞羽、翼上覆羽和尾羽黑褐色具橄榄绿色羽缘,尾呈方形;颏、喉部白色,胸灰褐色,腹白色具浅黄绿色纵纹,尾下覆羽白色略沾杂黄,脚黑色。幼鸟头灰褐色,后枕无显著性白斑,胸具灰色横纹。
白头鹎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和越南北部;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栖息于低海拔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及果园、村落、农田地边灌丛、次生林、竹林等生境。杂食性,动物以金龟子、蝗虫、蚊、蝇等为食,植物以野生楂、桑葚、樱桃、葡萄等为食。繁殖期为4-8月,每窝产卵4-5枚,孵化期15天,育雏期12天。
识别要点:额至头顶纯黑色而富有光泽,头顶两侧自眼后开始各有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枕部相连,形成一条宽阔的枕环,有的标本枕羽具黑端,有的头顶后和枕全白色(两广亚种无白色枕环,额至枕全黑色)。颊、耳羽、颧纹黑褐色,耳羽后部转为污白色或灰白色。上体褐灰或橄榄灰色、具黄绿色羽缘,使上体形成不明显的暗色纵纹。尾和两翅暗褐色具黄绿色羽缘。颏、喉白色,胸淡灰褐色,形成一道不明显的淡灰褐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黄绿色,形成稀疏而不明显的黄绿色纵纹。
生活习性:活动。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树上活动,性活泼,不甚怕人,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
叫声。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它的鸣声是多种多样的,略似“pi-pi-pi或pi-yao,pi-yao”或“piyi-yao”,有时似“pio pici-pici”,“pi-yao,qiciqi,kukuli”或“pi-yao,qicl-qiciqi kuli”。。pioyiyao”,pi-yaoyi-yao”,“picipaj-pi”或“picipiolio”等。
食性。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甲、步行虫、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虫、蝗虫、蛇、蜂、蝇、蚊、蚂蚁、长角萤、蝉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蜘蛛、壁虱等无脊椎动物。植物生食物主要有野山楂、野蔷薇、寒莓、卫茅、桑椹、石楠、女贞、楝、樱桃、苦楝、葡萄、乌桕、甘蓝、蓝靛、酸枣、樟、梓等植物果实与种子。据梁启桑(1995)在湖南长沙通过对280只鸟胃所作的全年食性分析表明,1月几乎全以植物为食,以后递减,至5月几全以动物性食物为食,7月以后植物性食物复又增加。
迁徙。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
保护现状: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364项)。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