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已进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水区。2024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被列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为全市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了新路径,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旅融合等模式,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林下养殖叩开致富门
过去,泾川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8%,西北的狂风每年要从泾川的土地上剥走6毫米的黄土。新中国成立以来,泾川以绿执笔涂染泾川大地,森林覆盖率达47.25%,也为林下种植养殖业提供了生态优势。
2024年11月,走进泾川县沐锦源绿化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苗木繁育基地,一头头藏香猪在林下悠然觅食。
沐锦源合作社基地位于泾川县张老寺农场,这里依山傍水、森林植被茂密,为发展苗木种植、生态猪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我们这儿的藏香猪都是在山上放养的,吃的是野草和草药,猪肉品质好。藏香猪生长周期在两年以上,成年猪平均体重不足40公斤,今年预计可出栏260头,收入38万元。”沐锦源合作社负责人刘勇宏说,良好的行情和可观的前景,让他信心满满,准备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目前,养殖基地已有藏香猪600多头,并通过抖音直播宣传打开了市场,采用真空包装销往兰州、西安、北京等地。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泾川县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企业等林业经营主体,通过规范流转林地,将分散的林地整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林下产业。
在泾川县太平镇何家村的林下养鸡场,散养的土鸡成群结队,一阵阵“咯咯咯”的鸡叫声此起彼伏,让林间充满生机。“生态散养鸡采用自由放养的方式,主要吃林间的草、虫和纯天然的玉米,‘零激素、零色素、零抗生素’是我们的宗旨,因此养殖场饲养的土鸡和土鸡蛋深受广大客户青睐。”农场主何清华介绍,他在这里承包了120亩耕地种植玉米,同时承包了86亩林地搞林下养殖。这些土鸡全部散养于树林中,塬区边缘附近的沟洼都是土鸡的活动范围。由于营养丰富、口感佳,基地里的土鸡和土鸡蛋供不应求,仅靠熟客口口相传就销售一空。
“我这里每只鸡成本在70到80元,长成后能卖到130元左右,每只鸡能赚取50到60元的利润。我们每年养三批鸡,一批5000只,一年下来就是1.5万只,能赚50万元左右。”何清华说。
抬头是茂密的森林,俯首是悄然绽放的林下经济。平凉市积极探索林菜、林药、林菌、林禽、林畜等模式,让群众靠山吃山,发展林下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和生态稳固双赢。2024年,全市林下种植20.5万亩,林下养殖86万头(只),涌现出静宁鼎盛恒种植养殖、华亭慧源麝业、麻庵中蜂养殖、玄峰山梅花鹿圈养等一批示范典型。
林旅融合激发新活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林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
近年来,泾川县将林业与旅游深度融合,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更打造了泾明白家、红河田赵、王村完颜、汭丰郑家沟等6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住宿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群山叠翠,云系山腰。初冬,一批批的研学团队走进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家村牛角沟遗址,探寻5万年前“泾川少女”的秘密。
白家村以“林旅融合”为依托,对白家村1025亩承包到户林地,采取林地入股的方式,流转给泾川县牛角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统一经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该公司积极探索“林下经济 康养”发展模式,推动森林康养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科普研学、大健康产业等有效结合,在满足市民康养体验需求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公司与农户按照年经营纯收入3∶7的比例进行分红,给90户群众颁发了《林地收益权证》。2023年,村里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多万元。
由泾川县辐射到全市,短短几年时间,平凉市依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田园、森林康养等林(果)旅融合产业,开发林下种养、生态观光等项目,全市打造十大乡村旅游线路和26个林(果)草生态示范园,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林业助建美丽乡村98个,森林景观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将绿色风景真正转化为生态经济。
确保群众林改权益
泾川县被确定为甘肃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紧紧抓住试点机遇,以深化改革为钥,寻觅林业发展新路径。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核心是要明确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泾川县从调查摸底入手,与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联合开展林权现状核查,制定了《泾川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三权分置”工作操作指南》,建立“县上统一指导、乡村具体实施、村组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调查摸底。目前,全县完成林权调查摸底面积97.04万亩,占应调查面积的100%,化解各类林权问题2510件,为“三权分置”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健全完善制度是保障“三权分置”顺利推进的关键。结合当前实际,泾川县研究制定了《泾川县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泾川县农户承包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办法》《泾川县集体统一经营林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等6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公益林管理、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拓展林权增值途径提供具体操作规范。
让群众享受林权收益是深化改革的目的。泾川县积极探索,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对村(组)集体统一管理(或流转大户经营)林地,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方式,按现有在册户籍人口,以一人一股的方法,通过股份量化计算,将林地收益按一定比例分配到户。推行企业与农户建立林权共有、股权共享、收益共赢“三共一体”合作模式。白家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村办企业,农户以林地入股企业,采取林权共有、股权共享、收益共赢的模式,即:林木所有权归农户,村企享有林地林木经营权;村企与农户共享股份权利;村企与农户按照7:3比例进行收益分红。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泾川县加快推动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和不动产登记发证,对大户流转5年、包括5年以上的由大户申请,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为经营主体颁发《林权不动产证》。截至目前,群众参与分红集体管理林地2500亩,发放《林权收益权证》408本,发放《林权不动产证》45本,“两证”办理让群众吃上了定心丸。“《林权不动产证》对造林地块、面积都有清楚的说明,而且还附有地形图,电脑里还有存档。” 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村民白建国说。
平凉市坚持试点先行、整体推进,从责任落实、试点探索、问题整改、登记颁证、制度完善和效益提升等方面全面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分股不分林的形式,把林地收益权量化到户,引导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多元产业,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新技术、新机制,促进试点工作和面上改革协同发力、一体推进。截至目前,全市林权流转106万亩,抵押面积47万亩,贷款12亿元,林下种植20.5万亩,林下养殖86万头(只),林下经济产值达2.5亿元。
深化集体林改正释放出越来越大的红利。“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围绕林业改革发展目标,引导农户通过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将分散林地流转经营,有序推动林业碳汇、林票、碳票等林权增值收益,打造‘碳汇收益 林权质押贷款’‘企业 碳汇权益出让’‘个人 免费体验游’等模式,做大做强林业碳库,提高林地产出综合效益,推动实现生态美、林果强、百姓富的林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平凉市林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