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纲”和“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自今年4月中旬正式启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省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的有力指导下,全厅上下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确保主题教育真正解决问题、取得实效,按照省委提出的“三检视、三克服”(检视自己静下心来读书没有,坚决克服理论学习浅表化;检视自己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没有,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走过场;检视自己扑下身子抓落实没有,坚决克服学用脱节两张皮)要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认真开展主题教育“回头看”,通过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务求在真学真用、以学促干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发展、为民服务上取得新成效,努力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贡献力量。 精准查找短板弱项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云南省委对标谋划了“3815”(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战略发展目标,目的就是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其中一项,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看到差距、奋起直追,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当前,对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对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对照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有不小差距。 从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看还不稳固,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水环境劣Ⅴ类断面还没有“清零”,历史遗留废渣治理等任务艰巨、难度较大。特别是今年受不利气候条件和境外生物质焚烧排放等叠加影响,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从绿色高质量发展看基础还不牢固。全省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等行业生产工艺、设备等总体比较落后,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低端化、粗放式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面临诸多困难。从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看还需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风险防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州(市)生态环境部门的派出机构,缺乏执法主体资格的法律认定,执法效率下降、执法效能不高;部分领域执法体制不顺,如自然保护地执法列入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目录,但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的执法权、处罚权没有调整,给执法工作带来困难。“两污”基础设施短板突出,污水收集处理欠账较多,部分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设施建设滞后。 云南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认真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并从战略全局、长远发展角度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研究解决,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聚焦推进重点工作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以学促干,就是要结合职能职责解决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当前,要着眼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质增效,围绕党的二十大明确的“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总体目标,抓住国务院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部署,立足全面完成“十四五”云南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任务,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发展”上下功夫。 聚焦污染防治短板,精准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注重用好考核、通报、约谈、曝光等手段,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围绕大气、水、土壤等重点环境质量目标,制定实施环境质量大提升行动方案,采取调度、通报、预警等措施,持续推动问题整改,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聚焦环境治理弱项,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制定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提升、执法队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监督体制机制创新,系统集成改革举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走深走实。着力破解环评审批条块分割、周期较长等难题,走活环评审批一盘棋;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一张图;厘清压实问题整改责任,构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一张表;健全生态环境高效治理机制,织密全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一张网。 聚焦生态环境优势,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典范。充分挖掘“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等生态优势,不断深化拓展COP15成果,强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加丰硕。 聚焦生态环境安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跨境跨省合作机制,全力维护生态安全。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源头防控,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凝心聚力抓好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有实实在在、持之以恒抓落实,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彩云之南落地见效,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才会变成美好现实。 胸怀大局抓落实。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胸怀“国之大者”,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坚持“跳出云南看云南,站位全局看云南,立足全国看云南,放眼世界看云南”,以国务院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契机,找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发力点,忠实履行生态环境部门肩负的使命任务,努力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解放思想抓落实。思想上能否破冰,直接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围。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来一场头脑风暴,坚决破除“安于现状的‘守摊子’思想、地处边疆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亦步亦趋的‘跟跑’思想、不给资金项目就不干事的‘等靠要’思想、‘只要不出事、宁肯不干事’的‘太平官’思想和盲目乐观自我满足的狭隘思想”,以思想破冰突破惯性束缚、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干事热情。要自我检视、自觉整改,全面消除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杜绝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陋习,克服小进则满、得过且过的心态,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比学赶超的生机活力,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理念观念的大转变、工作效率的大提升。 勇担使命抓落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是抓落实的重要保证,有了担当精神,抓落实才会自觉自愿、积极主动,才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要深入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不断树牢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高效落实的良好之风,培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崭新风貌,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作表率。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多想干得成的办法、不找干不成的理由,真正把担当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的精气神,扑下身子当好“施工队长”,领着大家一起干、带着大家一起干、教大家一起干,以自身的示范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地落实。 锤炼本领抓落实。抓落实光有满腔热情还不够,需要有过硬的本领作支撑。要锤炼学以致用抓落实的本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学习,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生动实践。要锤炼科学统筹抓落实的本领,学会“弹钢琴”,既全盘统筹、全面推进,不偏科漏项,又突出重点、抓住要害,以大项任务、关键项目、重大举措等的突破带动整体跃升。要锤炼破解难题抓落实的本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紧紧扭住制约事业发展进步的瓶颈问题、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等,拉单列表、挂账销号,确保难题见底、问题归零。要锤炼依法依规抓落实的本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吃透法规制度,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理思路、想办法、定措施,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 【作者系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3-07/18/content_8828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