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鸡,俗称柳叶鸡、刁鸡,属鸡形目稚科。勺鸡为地栖型鸟类,飞行能力差,腿强健有力,善长在地面疾走。秦岭地区为留鸟,不作长距离迁徙,仅随季节变化而垂直迁徙。
在秦岭南坡的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勺鸡这群朋友时常被巡护员偶遇,但多是匆匆一瞥,转瞬间就消失在密林之中。多年的监测发现,勺鸡并不是号称“丛林之眼”的红外相机镜头下的常客。不过,它的颜值却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雄性勺鸡羽色华丽,头部和后颈为金属暗绿色,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飘逸型耳羽束;颈部两侧各有一白色块斑;上体羽毛多呈披针形,灰色,具黑色纵纹;下体中央至下腹具较宽的深栗色纵纹带。雌鸟则显得比较普通,体型略小,羽色暗淡,上体以棕褐色为主,头具冠羽但无长的耳羽束。
不知从何时起,保护站院后的山坡上总是传来一阵阵鸣叫,还有“噗噗噗”煽动翅膀的声音,慢慢地,这个声音越来越近,竟来到了院墙上,这时,巡护员们才发现这是一只另类的勺鸡。它对巡护员视若无睹,在院墙上悠闲地散步,然后跳进院子,大大方方地在菜地里活动和觅食,仿佛它才是保护站的“主人”。巡护员前去驱赶,还会遭到它的反击,只见它气势汹汹地飞扑过来用锋利的喙啄巡护员。好一只霸道的勺鸡,偷吃我家的菜还要反过来打我,真是可恶!
最近,好多同事都在谈论保护站这只“另类”勺鸡的轶事。我听了也觉得不可思议,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他们说的确定是“勺鸡”吗?记忆中仅有的几次偶遇勺鸡的经历都太短暂,还没来得及拍几张清晰的照片就消失在林区便道边的树丛中;有时候还只能通过肉眼去观察和欣赏,等换到相机取景器就已经看不到它了;终于好不容易拍清楚了,400mm的镜头好像还是不够长,距离远没有细节,还真挑不出几张满意的照片。
看到同事手机拍摄的照片里那自带气质、长而直的冠羽,立马可以确定是勺鸡无疑。而且还是一只高颜值的雄鸡,简直不要太兴奋。于是,赶紧背上相机准备过去好好见识一番。
等我到达保护站院后的山坡,赫然发现前方七八米处一只勺鸡正在松林下的灌丛边觅食,说的就是这只吧。它发现我过来并没有要急着溜走的意思,自顾自地继续啄食。我赶紧端起相机拍摄,发现400mm的定焦总是爆框,只拍它竖直的长冠羽也不行啊。哎,好像距离太近了也有烦恼。
跟这只勺鸡熟悉了一会之后,我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至一米以内。索性,我掏出手机来给它拍几张肖像照,俨然一个乖宝宝的样子。我满意的低下头看手机里放大的图片时,这只勺鸡居然直接朝向我飞扑了过来,体验了一下零距离的接触。我的感觉并不是太好,乖宝宝秒变好斗的大公鸡,耳朵直接被抓破流血了。还好还好,“大公鸡”也算是手下留情了,要是抓破脸就不太美妙了。果然,距离太近也会出问题。
勺鸡为中型鸡类,体长55厘米左右。喙短,呈圆锥形,善于啄食植物种子和掘地觅食,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28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于高低不平而密生灌丛的多岩坡地,性情机警,胆小怕人,较少结群,清晨和傍晚活动频繁,晚上栖息于树上。遇警情时深伏不动,不易被赶。
勺鸡虽然广泛分布于洋县、佛坪、城固、周至、太白和旬阳等秦巴山地,但分布区不连续,且数量较少,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不过,地处深山的保护站周边人烟稀少,巡护员时常跟这只勺鸡闹一闹、玩个游戏互动一下,观察一下它的日常活动,也成为平日枯燥生活的调味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这只勺鸡慢慢的成为了保护站巡护员的好邻居。时间久了之后,巡护员也开始担心起来,“怎么只有你这一只勺鸡呢,也不知道找个伴,看着怪孤单的。”
没过多久,它的身边真的多了一个小伙伴,不过并没有它的羽色华丽,竟然是一只雌鸟。这只淘气的勺鸡终于也开始谈恋爱了,巡护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眼看着它们恋爱、筑巢、孵育雏鸟,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
“保护站又要增加几个小伙伴啦。”巡护员开心的预测道。只是令他不解的是,好景不长,鸡妈妈竟然领着宝宝们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又只剩下了这只漂亮的、霸道的、孤单的勺鸡。连续观察几年后,萦绕在巡护员心头的困惑终于解开了,原来勺鸡喜欢单独活动,只是在繁殖期才成双成对,繁殖期结束后又恢复单身。
就是这样的一只“另类”的勺鸡,让人叹为观止,记忆犹新,又爱又恨。(文/图 周勇等)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