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政策性项目 > 正文 站内导航

甘肃:从“沙进人退”到“绿色银行”

媒体:工人日报  作者:康劲
专业号:关注森林资讯 2017/9/1 20:13:30

甘肃一度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境内近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曾被沙漠覆盖。全省14个市州中,有8个处在防沙第一线,“风吹黄沙过河岸,全家埋进沙窝窝”,一曲乡间民谣道不尽当地人的心酸苦泪。

今年,甘肃迎来了“绿色逆袭”。截至去年底,甘肃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45.82万公顷,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19.14万公顷和7.42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双缩减”使得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和青土湖重现生机,分别形成水域和湿地……

一方方草格压下去,一株株青苗长出来,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人沙和谐”,甘肃在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道路的同时,也在为其它国家贡献着经验。近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和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16个国家的使节及林业部门代表,受国家林业局的邀请,走进甘肃考察科技治沙新成果,问道治沙“良方”。

把沙治住,后代才有饭吃

日前,“防沙治沙用沙 讲好甘肃故事”大型图片展在兰州开幕,首次以图片的形式对甘肃防沙治沙用沙成效进行全景式展示,观者如潮。展览中,有一张有关王银吉的照片,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今年49岁的他,是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村民。

2005年春天,正在离家3公里外的腾格里沙漠义务压沙植树的王银吉,接到学校通知,14岁的小儿子患病。由于忙于治沙,一个月后王银吉才带儿子走进医院,此时的儿子已是脑瘤晚期。孩子离世前,对王银吉说,“爸爸,我离开人世间后,一定将我埋在沙漠里,我要陪你守护这片绿洲。”

如今,在儿子的墓地旁,王银吉一家固沙造林8000亩,让流动的沙漠停止了“脚步”,在风口沙丘上建起了绿色家园,被人们誉为“治沙愚公”。白发苍苍的老父亲王天长在60岁那年,跟着王银吉进沙漠,一待整整18年,挖沙沟、铺麦草、筑沙障、栽树苗,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有把沙治住,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有饭吃。”

王银吉一家的治沙故事仅仅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及生态恢复工程、沙区自然保护区及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等生态工程建设,甘肃人将曾经沙化的土地变为一处处绿洲。目前,甘肃已在北部风沙前沿建起了绵延1200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营造农田林网8.7万公顷,治理大小风沙口470余处,控制流沙面积20多万公顷,使1400多个村庄免遭风沙危害。

从阻击沙漠到经营沙漠

多年防沙、固沙的实践,使这里的治沙人认识到,传统的“阻击方式”无法终结沙漠化的进逼,往往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为此,必须转变思路,告别与沙漠“短兵肉搏”,研究沙漠、利用沙漠、经营沙漠,使之成为新兴的“绿色产业”。

围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思路,甘肃鼓励沙区各地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充分利用沙区资源,培育和发展沙产业。民勤县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包围,县域内9成土地曾在风沙紧逼中沦陷。2011年以来,该县全力开发沙产业,大面积种植了沙生植物,发展沙产业和沙生中药材,一亩地效益可以达到3000多元,全县23万人因此实现整体脱贫。

民勤县青土湖区域,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近几年,当地建设了青土湖沙产业示范园,总面积20万亩,其中梭梭接种肉苁蓉示范区3万亩。该县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青土湖治沙生态林2000亩,合作社理事长何德荣说,“肉苁蓉必须在梭梭的根部接种繁殖,梭梭树越多,收入就越多。”

在张掖,当地围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玉米制种、马铃薯、肉牛、果蔬等特色产业,创建特色品牌34个,标准化生产达17万公顷。在武威,按照“分沙到户、承包治理、开发经营、收益归己”的原则,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承包造林合同管理模式,全市承包到户的治沙面积达到12.1万公顷。

治沙与治穷同步,这些以沙漠养殖、经济作物、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沙区特色产业,开发出包括药品、果品、饮料在内的一大批沙产业产品,培育出一批专业种植户、育苗大户、龙头加工企业。目前,甘肃已发展沙产业企业、基地1000余家,全省沙产业已经创造产值150多亿元。过去的“沙窝窝”,如今变成了致富的“绿色银行”。

治沙技术走向世界

在武威市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有一片2000多亩的草方格沙障。根据国家林业局安排,“一带一路”沿线和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国家驻华使节,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代表,共同来到这里考察中国的机械治沙成果。这里也是甘肃建投投资建设的国家级“全国荒漠化防治(机械治沙工程)试验示范基地”。

现场,一架无人机缓缓起飞,演示着机械治沙的全过程——首先通过无人机勘察沙漠地形地貌,取得勘测点后观察风向风速及沙丘移动速率,精准计算出铺设草方格的间距、方向和高度,然后设计生物治沙的方案。再利用机械固沙车完成固沙,随后在沙障内种植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春峰表示,使用无人机技术治沙,在全球而言都是有益探索,希望将这一成熟经验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

“相比过去传统人工铺设草沙障的方法,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这款固沙机无疑效率更高,每天即可铺设近4万平方米,提高50多倍。”说起甘肃制造的“固沙车”,甘肃建投工程与生物治沙装备研究院院长李宁颇为自豪。这台“多功能立体固沙车”拥有11项实用新型技术及发明专利,投身沙漠治理作业已有3年时间。

位于武威市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不仅创造了全国第一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西北生态环境治理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而且还与美国、以色列、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7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及内地35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

作为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国家援外培训基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目前执行着38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举办43期国际培训班,为105个国家的1200名专家进行了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援外技术培训。在尼日利亚、尼日尔、埃及、毛里塔尼亚建立了荒漠化防治与沙产业示范基地,使中国的治沙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阅读 456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