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内蒙古森工 > 正文 站内导航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抓思想政治工作促改革所带来的启示

媒体:原创  作者:内蒙古森工集团
专业号:内蒙古森工集团 2018/3/23 10:31:26

按照中央《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和安排,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先行先试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的改革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续的改革工作正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中,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带给人以启示。

启示之一:深入宣传、思想动员--让群众“明白”是改革顺利实施和稳定的前提

打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林区改革重大决策部署措施及民生政策与职工群众见面的“最后一公里”是关键。只有让涉及改革的职工群众“明白”才能确保理解改革到位,参与支持改革到位,党中央的重大改革措施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改革的长远效益才能得以体现。

首先,实现林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转变,关键是转变职工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木材经济观念,进而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改革起步之初,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月26日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林业局看望慰问林业职工群众,明确指出,历史有它的阶段性,林区人当初砍树是为国家做贡献,今天改革转型“看树”保护生态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保护生态是林业的主要职责。他深情地说“林业的政策会越来越好,林区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祝愿到阿尔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经济越来越发展”。朴实的话语凝结着历史辩证的思维,讲明了林区的基本定位,让林区职工看到了改革转型的广阔前景,解开了职工群众思想观念的症结,通过深入学习宣讲习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林区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干部职工群众“明白”改革转型是国家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看到了改革的光明前景。通过持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大力宣传宣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论述武装干部职工群众头脑,厚植生态保护建设的思想根基,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使尊重自然守护绿色成为务林人的自觉行动,自觉担当起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使命,增强了职工群众保护生态也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自豪感。

其次,开展各级各类改革政策培训宣讲班,深入宣传阐释国有林区改革的重大意义、目的、措施。无论是剥离移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还是木材生产战线职工转岗安置,广大干部深入职工群众之中广泛进行思想发动,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林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准确传达到一线职工,让职工群众明白改革、了解改革,进而理解支持参与改革,树立了改革的信心。在改革实践中广大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做到了思想认同、行动自觉,为整体推进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确保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有序推进。

同时,为了加快推进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让职工群众既要靠山吃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抓住转变职工靠山吃山的“吃法”这一关键,通过大讲堂、转岗培训、典型示范、大力扶持等方式让职工群众明白:依托林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林下资源以及通过提供生态服务、生态产品一样可以发展得更好,依托木材资源的老路只能越吃越穷的道理。把干部职工思想引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林下产品采集、种养加工、种苗绿化等绿色产业,加快经济转型。

启示之二:政策托底、民生优先--增加群众“获得感”是改革的目标和稳定的基石

关心职工,为职工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是思想政治工作最实际、最打动人的方法。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坚持民生为先,把握问题导向,让职工群众在改革中得实惠。

在木材全面停伐的后续产业尚未形成支撑的情况下,通过压缩“三公经费”减少管理成本等措施将资金向一线职工工资增长倾斜,改革后职工工资收入比改革前提高了11%。在自治区和属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涉及弱势群体的大量历史民生问题得以解决;落实了4万名“老工伤”参保政策;解决了5.8万名混岗集体工养老保险待遇;落实了8.5万名天保工程和改制一次性安置人员社保补贴政策;低保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研究改革具体政策措施,把“职工利益不受损”作为改革方案制定的前置条件,把坚守社会稳定、确保民生底线贯穿改革的全过程,在停伐富余人员安置中保障了有活干、收入不降低。在社会职能移交、企业改制中充分考虑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现实利益及后顾之忧,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移交后,在住房饮水、小城镇建设上协调属地政府实现了一体化建设发展,17万户林业职工居民告别“板夹泥”住房,有4.5万户职工居民有序移居到林业中心城镇,享受到城市文明。一年来,林区共投入3.8亿元和200多万人次的义务献工,对270公里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植树150余万株,改善了管护所、林场的人居环境。林区职工在收入、社会服务、社保标准、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上与周边地区的差距显著缩小,林地二元结构被打破。

启示之三:坚持方向、实事求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增强改革的实效性

实事求是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要取得预期的效果,既需要顶层设计者、组织者有清晰的目标方向和底线考量,防止在实践中偏离脱底,又要在具体操作方案制定和实施中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目标方向如同河岸,不可轻弃、偏离;具体操作如同过河,架桥涉舟需因地因时而宜。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改革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法宝。比如:

保护生态全面停伐、职工有业就是目标方向,木材生产战线上万名员工安置转岗是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将木材产业链上的员工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根据年龄、技能、身体、家庭状况、个人意愿等分类理清,结合生态保护中的管护、防火、造林、抚育、转型产业等制定细致周密的转岗安置方案,分类对应安置去向、分类制定工资分配政策,实现了无一人下岗、收入不降低并有序向生态保护建设一线集中人力的改革目标。

政事企分离是改革的目标方向,社会管理职能移交、公共服务职能剥离、企业走向市场自主经营是过程。在方案制定中具体权衡各类员工的状况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按照“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可持续”的原则,分别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职能、资产、人员剥离方案和成本承担方式,实现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企业经营的有序衔接,做到了人心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管办分离是目标方向,分离中处理好资源保护主体与资源利用主体的利益关系是过程。林区的产业大多依托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施改革中在阿尔山旅游公司这样具有独立经营规模的企业,率先开展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试点;暂不具备独立经营的旅游、林特产品加工企业实行地方国资部门监管、林业地方双向扶持的过度方式;对一部分后勤保障类企业实行引进合作伙伴,林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一些空壳无经营能力的撤并注销,退出市场等等,探索了管办分离、促进产业经济转型的多种途径。

提升森林管育水平是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森林管护培育新机制是过程。在实践中通过组建专业化综合工队,内部模拟购买服务,提倡一队多能、一岗多能、工效挂钩的改革取向,有效解决了林区各工种季节性上岗与提高森林保护经营队伍专业化的问题,并为下一步推进森林经营购买服务、引进市场化机制做了铺垫。

改善民生是目标,叠加改革扶持政策,放大政策效果打好组合拳。把改革要求的深远山林场居民搬迁与林业棚户区改造政策相结合,统筹生态保护、产业转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将124个建制林场的居民整合撤并,对保留居民的36个中心林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将4.5万户(约12.6万人)深远山居民搬迁至林业中心城镇和中心林场,扩大了森林腹地无人区、减少了森林资源隐性消耗和林火隐患、降低了生态管护和公共设施建设成本、推进了区域城镇化进程,全面系统地改变了林区面貌、提高了职工居民生活水平。把职工转岗安置、发展转型产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政策相结合,争取自治区投入政策对转岗职工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整合林区各项国家、行业、地区投入政策全面推进林区公路、管网、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实现了与地区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快了补短板进程。在实施公共服务职能剥离中,全面实施了林地党建一体化工程,实现了林场、乡镇党员管理、党员教育、支部建设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启示之四:公平公正、典型引领--干部带头是最好的执行力

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职工群众的思想认知多数时候取决于党员干部的行动。党员干部带头是改革政策执行力的灵魂,身教胜于言传。在林区改革转型的重大实践中干部带头体现在时时处处。

改革启动之时就制定了严明的改革纪律,在政策面前人人平等、落实改革政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干部带头。木材停伐16510名富余职工面临转岗再安置,社会职能剥离近5000名人员面临岗位身份转换,企业改革涉及2000多名干部职工身份由国有转向混合经济。转向哪里?收入是否有保证?前景未卜。职工看队长,队长看科长,科长看局领导。在重大改革操作中,林区自上而下,先是处级干部,后是科级干部,再到班组长,到基层支部党员,层层进行思想动员,党员干部的思想通了,示范效应使改革措施的落实水到渠成。在社会服务职能移交中涉及的200多名科级干部带头带领职工重组企业,纳入属地公共服务企业行列。在木材生产一线职工转岗中有55名科级干部带头转向森林管护巡护、防火、造林一线,有40多名干部带头带领本单位职工走向创业,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和家庭旅游服务业。在企业改革中共有10多名处级干部带头带领企业职工走向市场。榜样的力量、示范作用是无穷的,党员干部的行动变为了职工的行动,“头羊效应”使改革转型的决策部署在林区落地生根。

启示之五:抓改革与抓稳定相协调同用力--确保改革大局稳定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企业稳定的重要保证。改革启动之初,林区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上访一度呈集中凸显态势,经过综合分析研判,我们采取了抓改革与抓稳定同部署、同用力、相协调的推进改革机制。一是区别不同情况处置群众信访问题,防止历史遗留问题、一般性信访问题与改革诱发的相关信访问题交织集中。在改革措施实施前,先期对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民生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按信访“三到位一处理”的原则进行集中处置。二是加强改革过程中的稳定风险评估预警。密切关注职工思想动态和社会舆情,扩大了综治、维稳、信访基层信息、网络信息收集渠道,及时分析梳理、研判、评估,并根据各项改革措施的信访反映和意见适时调整微观政策,把握改革力度和节奏,确保在改革措施落实中始终掌握在社会稳定可承受的区间内。三是同步明确稳定责任和改革任务。在落实各级领导干部包片、包线改革任务的同时,同步明确信访维稳和思想政治工作包片包点责任,做到同心同向,协调一致,层层明确任务,逐级压实责任,横向不留死角,纵向直到每一个职工家庭,做到改革有人抓,维稳信访问题有人管。四是建立稳定工作多方联动机制。与属地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国有林区改革维稳协调议事机制,就信息共享、联动协作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重大稳定问题处置等问题制定联合应对处置方案,防患于未然,确保改革过程的社会稳定。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开发建设66年来,共为国家提供了2亿立方米的商品林和大量林副产品,上缴利税200多亿元,为国家同期投入的4倍,是共和国经济建设的“长子”。林区生态功能区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18万平方公里,森林总蓄积9.49亿立方米,其保护良好、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有效保障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脊梁”,在建成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和边疆安全稳定屏障两大定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现有企事业单位45家,区域内涉林人口40多万,林区职工10万人,点多、线长、面广,思想政治工作既有企业的特色,又有社会功能的显著特点。

党的十八大从关乎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关乎人民福祉的高度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又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思路和举措同时也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庄严承诺。

国有林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和改革转型倍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汪洋副总理先后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李纪恒书记、布小林主席也深入林区调研指导,对林区的改革转型提出明确要求,寄予了厚望。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幅调减木材产量开始,到2015年4月1日全面停伐和中央《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自治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到2017年2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挂牌成立,林区正经历着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保护建设为主的历史性变革,林区的功能定位正在实现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产品服务的转变。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表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林区将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继续深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宋凯廷、李崇民)

阅读 537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