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民营企业一定要主动作为
(2024年8月9日)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炎热难奈,与这一自然现象不同的是:微观经济环境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却总是热不起来。高温时段很快就会过去,但经济“暖意”又何时能够到来?在这种感受与企盼中,正确的认识和行动也许会改变自己的忧心和焦虑,给自己的企业带来机会和希望。民营企业更是如此,一句话就是:面对当下的经济环境和气候,民营企业一定要主动作为!下面就这个话题说点个人观点,与民营企业的朋友共商共勉。
为什么要“主动作为”?
首先,这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市场经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具有竞争性、自主性、法制性特征的经济。它要求微观经济主体必须善于构建自身竞争优势,强优补劣,善于把握企业发展机遇,不失良机,善于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免遭挫折;必须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政府找伙伴”,自主确定投资与产业发展方向,自主确定产品与市场定位,自主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立足自我,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依法行政、依法经营都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项目靠自己找而不是靠政府给,产品靠自己销而不是靠政府买,钱靠自己赚而不是靠政府拨,“靠政府”过去不可能现在更不可能。市场经济越是成熟,法制配套和规范就越是健全,踩踏“红线”的事谁都不敢为,也不能为,靠关系办事的时代离我们已是越来越远了。竞争性、自主性、法制性就像三轮驱驶,你不主动作为行吗?
第二、这是由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形势所决定的。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形势有两种情况值得关注:一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注意力和着力点主要是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与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化高度融合的产业,是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专精特新”企业,而这些都是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难以企及的。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巨大,旧债未还新债还在积累,由此外溢的其他问题和压力也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像改革开放初期和以后的九十年代、本世纪初那样,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土地价格很低甚至是零地价,其他优惠政策也非常丰厚,政府对客商是“保姆式”的服务。现在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政府的这种“转型”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面对这种新情况、新形势,作为民营企业还能等靠要吗?还能不主动作为吗?
第三、是企业自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所决定的。2020年以来,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和世界逆全球化多重影响,世界经济一蹶不振,中国经济也努力在稳中求进,从止跌企稳到企稳向好。在此大背景下,民营企业的现状又如何呢?据有关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有超过50万家民营企业倒闭,318万家个体户注销,247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或破产清算,近7.8亿人负债累累。债务负担沉重、利润年年欠亏、成本不断增加已成为压垮民营企业的“三座大山”。现在能坚持和坚守自己阵地的民营企业也是在极力维持、苦苦挣扎。毫不夸张地说,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现在是前所未有。它涉及的面也是全方位的,包括一二三产业,包括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也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大有大难、小有小难,大家都觉得很难,但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总不能坐以待毙、自生自灭、静等死亡吧,因为一个小小的企业它背后还牵动着银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员工和家人的生存和希望,许多民营企业为了从银行拿到贷款,把自己的全部家当和身家性命都抵押进去了,不奋力抗争、不主动作为行吗?
上述三点只是简单的说明,民营企业为什么一定要主动作为,这是环境所迫、形势所迫,也是内在压力所迫,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怎样“主动作为”?
首先,要坚定信心。信心产生动力和创造力。我们知道,经济发展都是有周期性的,没有永不停歇的高潮,也没有永不回暖的低潮,就像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样,其运行轨迹总是呈现出波浪性和曲折性,但大的方向总是在波浪式前进、在曲折中前行。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本世纪的2008年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过通胀、通缩的周期性反应,但都走过来了,更何况现在国家有比以往更加成熟和更多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当经济长期不振,影响到就业、民生和社会稳定,政府必然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控,从而加速经济的复苏,这一点我们已经看到了。还应该看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鼓励力度不但没有削弱而且还不断加强,尤其是在法律上的平等对待和保护更加明确,法制环境是我们民营企业安心、放心发展最需要的环境。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就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宏观政策有保障,微观主体就有活力。任何悲观的心态、情绪和言行都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可取的。
第二,要善抓商机。事物的运动总有辩证法的道理,经济活动也一样,困难之中蕴含着希望,危机之中存在转机。善抓商机的人总会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比如,在广大的农业农村就有巨大的商机,投资农业农村虽然不会有过去房地产开发那样的暴利,但是,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即使出现台海战争,投资农业农村项目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安全和稳定的。特别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产业项目,与乡村振兴相融合的康养项目、文旅项目,还有林下经济开发项目、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等等,更具潜力和投资价值。因为不管世界如何动荡,人总是要吃饭吃菜的,城市人总是要出门的,美丽乡村就是最便利的旅游休闲之地。如果战争真有一天爆发,农村还是城市人口疏散、学校医院等资源转移的大后方,当然这一点是扯远了。还应该看到,农业农村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建设农村,政策性扶持项目也不少。我们很多民营企业进不了“高端”,就走“低端”,从农业农村入手找商机、谋发展,也应该是一个比较现实可行的选择。希望广大民营企业朋友突破传统思维、惯性思维,敢于在新的领域开辟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第三、要“抱团取暖”。“抱团取暖”用在当下是比较贴切的,一方面是经济偏冷,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是“不靠政府靠伙伴”。同时,也是温州模式和经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温州处在我国沿海国防前线,出于战略安全考虑,国家对温州基本上没有什么投资,加上温州经济开发资源十分有限,迫使温州人背水一战,抱团取暖,杀出了一条血路,这就是探索出了“股份制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赛道。“股份制经济”说到底,就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集合个体优势而形成的共商共建共担共享的企业命运共同体,正是这种模式和经验创造了温州经济腾飞的奇迹。我1992年后曾连续三次到温州学习“股份制经济”,真是受益匪浅。现在的温州人与那时候的温州人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有很多温州人“结伴而行”、“抱团取暖”,已大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打出了属于温州人的新天地。他们的精神值得学习,经验值得借鉴。企业大有大难、小有小难,可能携手合作大家都不难;还有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特点,也许抱团闯关可能会开创一片新天地。这就需要企业和企业之间主动寻找、主动联系、主动对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包容,从中找出契合点和关联度,携手结伴走出一条合作共赢之路。这条路是宽广的,也一定是会成功的!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