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市驻村扶贫工作纪实
昔日外来客,今日村里人。2016年6月,地处祖国最北、气温最低的漠河,伴随着最后一岭残雪的渐渐消融,地委和漠河市市委选派的7名干部分别进驻漠河市两个省级贫困村——大河西村和北红村,开启了驻村扶贫工作之旅。
红旗升起来 喇叭响起来
大河西村是漠河市位置最偏远、交通最不便的一个村。4名科级干部坐了一夜的火车,又倒了4个多小时的大客车才到达目的地,当他们放下行囊,却反而觉得肩头的担子越来越沉重。
“把红旗升起来!咱们就地安营扎寨,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志勇向队员发出了“动员令”。
与此同时,去北红村的3名驻村干部也到了岗,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施福来带领队员们放下行李便拿起联系卡,挨家挨户去认门。
就这样,7名驻村干部开启了他们的定点驻村生活,吹响了驻村蹲点扶贫的号角。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喇叭是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这些年,村里的大喇叭已经很久没有动静了。工作队进驻北红村后,第一件事就是新购置了6个大喇叭及相关组件,把党章党规和各项扶贫政策录制成音频文件,通过大喇叭每天定时播放,让村民听到党的声音,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架起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确保好政策来了就播,播完就落实。
房子盖起来 专家请进来
北红村贫困户李宝山家还住着最原始的泥土房,房子年久失修,风大透风,雨天漏雨。
施福来得知情况后,多次和帮扶单位漠河市财政局汇报沟通,向社会发起募捐,很多爱心人士纷纷捐款捐物,筹资出力。2018年国庆节,李宝山喜迁新居,搬进了全新的砖房。
大河西村、北红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村民极少外出,保健意识淡薄,经常是小病拖成大病。
孙志勇协调地区多家医疗机构的知名专家进村义诊,仅两天就接待群众问诊389人次,205位患病村民接受了专业治疗。
在全市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北红村,施福来也一直在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东奔西走。“花小钱治大病,不花钱也要给贫困户看病。”施福来坚定地说。经过他的多方协调,村里多年行动不便的沈士军更换了双侧股骨头,赵海波做了骨髓免费移植配型;张锁义做了免费白内障手术……那些压在贫困户心头的愁云,被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真情一点一点地驱散了。
产业兴起来 腰包鼓起来
合适的项目和产业不但能带动当地发展,还可以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大河西村在驻村工作队及行署质监局的帮助下,依托黑小麦粉、笨榨豆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了古城岛全麦加工基地。目前,加工基地已实现收入20万元。
在龙头企业的牵动下,党员牵头成立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万元,种植黑小麦、大豆8432亩,带动村民全面增收。
北红村贫困户李桂英多年来一直苦于没有致富门路,驻村工作队结合她家实际情况,帮她分析旅游行情,筹建了东北民俗主题家庭宾馆,并教会她网上接单。这两年的旅游旺季,她家的宾馆每天都客满。
北红村驻村工作队还帮助15家有创业想法的贫困户办理贷款73万元。如今,仅有153户的北红村已发展家庭宾馆68户,各类经营户69家,年均收入7万元以上。
如今,大河西村和北红村集体收入分别实现21.6万元和10.1万元。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率、贫困人口精准退出率、贫困村退出准确率均达到100%。
驻村工作队的到来,让村民们的日子好了起来,腰包鼓了起来,信心涨了上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件件大事小事,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了神州北极百姓的心田。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