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武定的崇山峻岭,是楚雄州的元谋与永仁。
元谋总出现在历史课本的第一页。猿人在那儿生活过,红军在那儿巧渡金沙,陈凯歌在那儿拍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我印象最深的是县城边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名气虽然比不上西双版纳那个,但各种热带植物一样让人着迷。
永仁号称“日光城”,全年日照量全国第二仅次于拉萨。县城边有座方山,据说诸葛亮平定南中,在那安营扎寨留下断壁残垣。站在方山最高点,可俯瞰金沙江奔流东去,江这边滇国,江那边蜀国。
永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过桥米线。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过桥米线的高汤,得用老鹅与筒子骨熬制,而非只是的鸡。
(金沙江干热河谷,山上山下风貌迥异)
元谋、永仁同属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干热河谷的典型物候,山上荒芜一片,山下一派热带风情。远看寸草不生的山间,其实是余甘子的乐园,在这里,据说有云南面积最大的野生余甘子群落。
小屁孩时代零食匮乏,通常一小块报纸垫着的卤腐、酸腌菜与腌萝卜,也会随时令转换有所增减,比如现在的时节,会有白糖煮过的火棘、捂得黝黑的君迁子、盐水浸泡的余甘子。
躺在玻璃坛子里用盐水浸泡的余甘子,透着诱人的橙黄。咬一口,咸中带涩,但过一会便有回甘从喉咙涌上来。与没有任何加工的原果比起来,腌渍过的涩味大为降低,可惜总透着一股淡淡的,泡菜专有的发酵味,问我妈为什么会有这味道?她“阴阳怪气”地说,尿( sui)泡的当然有尿(sui)臭味啊, 从此以后,再也不碰那腌渍的。
盐水浸泡还不是处理余甘子的最佳方式,李时珍认为,“盐而蒸之尤美”。古代食盐稀缺,能达到李时珍要求的只能是大户人家。
更常见的还有做成蜜饯。云南最好的果脯个人觉得在大姚,据说大姚果脯厂的技术从北京学来,自带帝都贵气。吃过他家的余甘子果脯之后,家里人甚至着迷,干脆自己做。可惜技术不过关,几十公斤余甘子最终发霉变质当了垃圾。
(余甘子又叫滇橄榄,但跟橄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这种苦涩感注定让余甘子成为小众——比如伊,让她喝一口余甘子原汁,瞬间魂飞魄散——反倒适合拿来熬一锅灌输先苦后甜的心灵鸡汤。其实,是个人都希望喜欢先甜后甜,从头甜到尾,先苦后甜的鸡汤信条,用我妈的话,其实是没办法的自我慰藉罢了。
余甘子在唐代叫“庵摩勒” 、“ 庵摩落迦” 印度味十足。“庵摩勒”标记马拉地语“Amala” ‚“庵摩落迦”标记马拉雅拉姆语“Amlakam”,典型的音译词。联系佛教文化北上中国的历史,余甘子的老家应该在南亚大陆。
处在南亚的小岛国,余甘子广泛分布。在我寓居的小镇菜市场,时常见到它的身影。小镇名叫kiribathgoda,意译过来叫椰汁米饭小镇。
所谓椰汁米饭,在煮熟的米饭里加入椰汁,切成菱形,搭配兰卡小咸菜。小咸菜分两类,一类辣椒香料与洋葱,一类辣椒香料与水果,通常有芒果菠萝橄榄余甘子,当地人称作achcharu。
achcharu总让我思念千里之外的云南。云南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处理水果与余甘子都比较粗暴,蘸盐蘸辣椒面,酸甜苦辣咸全占。温柔点的则撒上辣椒面腌制几天成了泡菜,酸辣突出,苦涩减半。
经年之后,僧语磨蚀得只剩下三两个词语:爱与博文(你好/祝你长寿)、母的拉力(摊主)、麻酱(服务小哥)。时不时吃几颗辣椒香菜香醋腌渍的泡菜余甘子,achcharu与岛国记忆瞬间涌上心头。
小岛国的achcharu里,有时会有纺锤样的绿色果子,口感与余甘子接近。这果子云南南部就有,当地叫柯子,还做成饮料,汁液黝黑如普洱。在临沧那会,喝过的柯子汁不计其数,解酒效果甚佳,通便效果更上层楼。
在唐代,柯子叫诃梨勒,和余甘子一起做成“三勒浆”。这饮料“其法自波斯。三勒者,谓庵摩勒、毗黎勒、诃黎勒。”(《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三十三·酒》)毗黎勒据说是柯子的一种,表皮覆盖绒毛,已从草药的江湖隐退。
“三勒浆”有多好喝,“其光色油然如葡萄桂醑,味则温馨甘滑,浑涵妙理。”(王恽《三勒浆歌》序 ) 这一比,喜茶、奈雪的“油柑”瞬间就弱爆了。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