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张莲莲一家共植绿,千余亩荒山披“绿装”
红旗渠(分水闸)
吴起县南沟村绿满山峦,产业蓬勃发展
大河浩浩,奔流不息。在逶迤东行的大河两个拐弯处,安卧着两座古城——延安和安阳。
24年前,延安市实施“绿色革命”的伟大工程——退耕还林,山川大地被慢慢晕染成绿色,以干旱出名的黄土地告别了挥之不去的“黄色哀愁”。
54年前,安阳市林县红旗渠工程竣工,从此渠道网山头、清水遍地流,摆脱了缺水羁绊的中原沃土,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宝塔山、红旗渠,见证了两地人民创造的奇迹。数十年重整河山的伟大实践,让绿色发展理念如汩汩清泉润泽着两地人民的心田。
誓把山河重安排
初冬时节,站在延安市吴起县一处山头远眺,只见苍翠的松柏盖满山山峁峁。
时间回到过去,这里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幅景象。
“下一场大雨脱一层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一首陕北信天游,唱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来延安市考察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居住生存的基本条件。
清代光绪年间,翰林王沛棻曾作一首《七笔勾》: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抽,山川无锦绣,狂风骤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话虽刻薄,但却是陕北当时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了生存,人们在“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牧越荒、越荒越牧”的怪圈中打转,发展模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延安告别了旧日模样,成为山川秀美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同样,在安阳市林州市(1994年林县撤县设市,改称林州市)的历史上,始终就是与旱魔抗争。
“旧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干河滩,有雨冲得粮不收,没雨旱得籽不见。”
“一部林县志,半部旱荒史。”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的500多年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水啊水,给了林县人民最深最痛的记忆。
林县缺水久矣,百姓盼水心切。
1959年,林县又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四条河流断流,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
当时担任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多方考察后,决定从山西平顺县引浊漳河水入林县,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1960年2月,林县人拉开了重整河山、建设红旗渠的序幕。
一锤、一钎、一双手,风餐露宿、吃糠咽菜,林县儿女苦战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个渡槽,打通211条隧道,硬是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1500公里的“生命之渠”。
一片绿色一片情
在延安市安塞区,一位种树“种上瘾”的农村妇女42年与荒山作斗争,为1750亩荒山披上绿装,她叫张莲莲。
1968年,16岁的张莲莲嫁到了雷坪塔村,村庄被连片裸露的黄土包围着,村里仅有20多户百余口人。
提起当年的生活,张莲莲感慨:“太穷了,一家人吃完上顿没下顿,连最起码的温饱都解决不了。”
1981年,眼见着女儿一家的日子越过越恓惶,时任延安地区林业局副局长的父亲张静告诉张莲莲,“上山造林吧,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有好光景”。
一心想换个活法的张莲莲,听从了父亲的劝导,上山植绿。于是从1981年开始,29岁的张莲莲扛起锄头就上了山,从此再也没有停下来。
张莲莲每天背着干粮和水,从早干到晚,风雨无阻。年幼的孩子哭闹,她一根草绳往炕上一拴就出门种树,一干就是一整天。
张莲莲一家四代接续种树20万棵,也从绿水青山中享受到生态红利。1995年,她承包了村里上百亩果园,种上苹果树、桃树和杏树。几年过后,果园进入盛果期,一年收入就有20多万元。
“幸福的家庭是奋斗出来的。”在张莲莲家的院墙上,这行红色的大字醒目可见。40余年来,从当初的不理解,到后来主动上山种树,她的4个儿女和9个孙辈都在林子里栽过树。
站在雷坪塔村最高的山顶,举目四望,曾经满目苍凉、飞沙走石的荒山,已成为密不分株、枝缠藤绕的绿色屏障。轻风拂过,林海泛起绿色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在安阳市林州市,也有一位老人,他叫付用生,被称为万宝山的“守护神”。20年来,付用生在被称为“百里无人区”的万宝山开荒种树近300亩。
万宝山一带曾是村里的林场,上世纪因村民大量外出打工,林场日渐荒废。付用生觉得十分可惜,他对家人说:“这里的山尽管贫瘠,但是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咱也不能亏待它。”
2002年,因孩子都在上学,家里日子日渐拮据。作为教师的付用生就想到了上山开荒种树,想贴补家用。经过和老伴儿商量,他利用课余时间上山种了8000多棵核桃树,5年后核桃树开始挂果,付用生从此和山结下了缘。
2015年,付用生退休,他干脆就长住到了山上。村里有人开玩笑说,付用生是被山里的“妖精”迷住了。
万宝山上不通电、不通水,也没有手机信号,打电话还得上到山岭高处找信号。做饭时,老人需要提着一个水桶拐过山岭,下到低洼地带,从一个旱井里打水。
“苦不苦?”
“不苦!”
“累不累?”
“不累!”
话语简短朴实。付用生说:“这山我要守一辈子,我一走,这山林就又荒了。”
绿水青山育产业
在绿树掩映下,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依山而建的窑洞民宿,显得格外古朴静谧。
“要是不搞退耕还林,没有好的自然环境,肯定办不了民宿。”村民张启国说,“退耕还林虽然减少了耕地,但凭借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收入节节攀升。”
在吴起县南沟村的村口,一潭倒映着蓝天白云的碧水静静地躺在青山的怀抱里。靠着青山绿水,南沟村顺势做起了旅游生意,还申报了3A级旅游景区。“一家五口都回来了,办起了民宿,卖上了农家饭。”南沟村村民李志清笑着说,“旅游旺季时3天就能收入2500元,肯定比出去打工强啊。”
好山好水带来好“钱”景。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地处太行大峡谷,壮丽的美景吸引着全国大中专院校师生来此写生。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美术写生基地产业,使偏远的石板岩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画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来此经营发展民宿。
变化随处可见。谁能想到,曾经光秃秃的石头荒山,会变身为碧波荡漾、景色优美的景区。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建筑商张益智,积极响应政府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的号召,将几乎废弃的林州市万泉湖景区变成湖清林秀的观光胜地,每年可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
现如今,走对了路子的延安,实现了绿色崛起;找对了路子的安阳,实现了重整河山。两地人民凭着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记者手记
好生态才是“金饭碗”
数十年前,“要绿”“要水”已是延安、安阳两地人民的共识。随着退耕还林工程和红旗渠工程的实施,改变的不仅是山川大地的面貌,更改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些地方体现得淋漓尽致。安阳市精心打造中华古板栗园,将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让祖祖辈辈以板栗为生的桑园村人再次受到了古树的馈赠,农家乐、美食小摊位、民宿经济跟着繁荣起来。延安市宝塔区赵家岸村将传统农业转绿色生态,闲置窑洞变特色民宿,沉浸式农作体验和时代情景演绎,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打卡。
如今,一个又一个村庄,从点到面,再到连成片,端起“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走向致富路。
两地人民的生动实践再次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良好生态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让人民群众在“诗意栖居”中共享生态红利,共建绿色未来,开创美好生活。
(作者:记者 孙文珍 乔建虎 南卫东 延媛 祁小军 安阳日报记者 刘剑昆)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