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虽有万物复苏,却有不少地区遭遇了沙尘天气的侵扰。面对这样的情况,“梭梭养植”农牧民们与我们一直行动着!
▲茁壮生长的梭梭。
“养梭人” 魏军
01 种梭梭,生活有了改善
3月,是魏军最繁忙的时候。招人、打坑、移苗… 魏军开启了新一年的梭梭林种植工作。
回忆起这8年的种植工作,从2000亩到8000亩,从一头雾水到得心应手,魏军历历在目。
魏军说:“记得小时候,我母亲放羊的那片草场,长势特别好,地上的草绿得跟片地毯似的。”
“到后来草越来越不行,羊也不好放了,我就把羊全卖掉,出去干别的活了。”
在外地辗转几年后,魏军听说种植梭梭不仅可以恢复草场,还能补贴生活,就决定试一试。
▲魏军在梭梭林地。
起初,魏军觉得自己经验不多,就和哥哥合种了2000来亩。
后来,随着经验愈发丰富,魏军种得也越来越多。2022年,他大概种了7000多亩,2021年种植了8000多亩。
▲ 魏军在林地周边喂羊。
扫描二维码,
助力梭梭种植人!
02 困难多,但都走过来了
渐渐的,魏军对梭梭种植越发上手了,种植成活率高达90%。
▲魏军正在挖土。
“梭梭苗弄回来以后,先在要存放苗木的地里洒水,保持一定湿度后将苗木假植在土里,不能干了也不能捂了,需要定期翻土重新掩埋。”这是魏军得出的种植经验。
起初,魏军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土埋的深了,苗木存放时间长了就捂掉了,土埋的浅了,苗木根部的水分蒸发太快,就干掉了…总之如果苗子出现问题,后续无论怎么栽培都是无法存活的。
魏军很乐意谈及自己的种植之道,“现在有经验了,比如天气热的时候,我们隔一周或者十来天,就把苗子换个地方重新埋一下,这样就不会捂了。”
▲ 魏军为梭梭浇水。
魏军还总结出了种梭梭的土壤要求,说密度太高、太硬的土壤不适合梭梭生长,因为“水浇在坑里,很难往下渗,积在那儿很快就蒸发了;下面的水分、湿气又透不上来,梭梭很容易就被渴死了。”
▲ 魏军在挖肉苁蓉。
魏军正是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一亿棵梭梭”项目的种植户。一亿棵梭梭项目在正式实施前,用了1年多的时间请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从水资源利用,防风固沙功能,到树种的选择、区域的划分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工作中的魏军。
经过8年时间种植,魏军表示,除了学习科学种植方式外,还要靠自己多观察、多摸索,“实践出真知”,梭梭种植还得因地制宜。
种梭梭需要严格遵守种植指标。据魏军分享,“我刚开始种植的时候没有经验,项目要求的是每亩地45个坑,我打得稀了,一亩地只有43个坑,结果过不了验收。”
“我们想过走关系,但是根本走不通。后来就干脆不走了,我就实打实地把梭梭种好,让人挑不出啥毛病,自然就过了。”魏军坦言,“这样确实很公平。”
▲ 2022年种下的梭梭。
扫描二维码,
助力梭梭种植人!
03 风沙变得安静,野兔开始活跃
“整体来说,我们阿拉善的风沙确实有改变。”魏军回忆起来。
前几年,阿拉善的风沙特别大,生产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记得有一年刮风特别大,那个高压电线都能刮在一起打火,那一片都停电了。有的树直接连根拔起,有的树枝子被刮断了满街飞,还有店面的门牌都刮到街上去了。再就是居民楼房顶上的热水器,有的都刮在地上了,所以家里也没有热水;更别说出门了,车是完全没法开的。
“但经过这几年的治理后,风刮得虽然还是有力,却没有那么大的沙尘了,干净了很多。”魏军说道。
▲ 魏军在梭梭林工作。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野外的小羊、小兔开始活跃在大家的视野中,见着人也不害怕,这种情况放在之前是非少见的。动物们有了栖身之地,所以才能跟牧民和谐共处。
生物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环境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魏军觉得,除了现实层面的改变,更可贵的变化发生在人们心里。
“现在牧民、农民们,越来越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了。过去别管大车小车,草场想走哪走哪,牧民根本不管。”魏军说道,“但现在可行不通了,牧民不让车辆压到他的植被。这就是他的意识改变了。”
▲ 魏军与骆驼。
“一亿棵梭梭”项目在阿拉善地区开展的公益行动,坚持以社区为主体,将农牧民群体视作主要的帮扶对象。只有当草场主人意识到生态维护的必要性,并愿意主动恢复退化的草场,才能为荒漠治理注入持续不断的活力。
扫描二维码,
助力梭梭种植人!
04 回到故乡,收获许多的成就感
种梭梭这几年,魏军感觉挺开心。他觉得自己做得比较成功,而且越来越有信心做好。
魏军列举道,“首先是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现在也在供女儿读硕士研究生,一家人都比较满意。总体来说,种树是好事,树种好了也能有其他收益,但至少我们做的是好事,心里非常踏实快乐。”
▲ 魏军在种植现场给梭梭浇水。
魏军亲眼看着自己种的梭梭长大,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他不仅完成了自己的种植任务,还号召周边的牧民朋友一起来种植,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时间久了,大家也都知道魏军“梭梭达人”的名号,每次听到有人讲起自己种梭梭的事,他就很开心。
▲ 魏军与肉苁蓉。
注重科普宣传,推动生态建设的社会化参与,也是一亿棵梭梭项目的目标所在。近年来,通过开展自然教育与公众活动、借势互联网传播优势,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善,认识荒漠化,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亿棵梭梭项目自实施以来,累计有5亿人次的线上线下参与互动,为项目的长期运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可以说,正是这一棵棵小小的梭梭苗,让当年那个卖掉羊群背井离乡的少年,重新回到了故乡。此刻还有未来,也会有更多的人将回到故乡,改善生态。
▲ 梭梭的幼嫩枝。
正是通过无数个“魏军”的身体力行,如今的阿拉善才能够焕发新颜。今天,是世界气象日 (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助力荒漠种植,改善气候生态,和梭梭种植人一起行动起来吧!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