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站内导航

【林草资讯】黄河故道:千年古桑 椹果飘香

媒体: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专业号:遂宁市安居区自然资源 2024/6/7 10:54:22

初夏时节,山东省德州市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林内,桑叶青翠、凉风习习。古桑树上挂满了一簇簇白色、紫色的桑椹。随手摘下一个放入口中,甘甜清香。清风吹过,不时有熟透的桑椹落地。

德州市夏津县地处鲁西北边缘的冲积平原。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流经此地又改道而行,带来大量泥沙,形成了30万亩沙地。沙土松散难以蓄水,不适宜农耕,夏津一度成为贫瘠之地。

桑树树冠庞大、根系发达,有极强的耐旱性,可有效涵蓄降水、保持水土。在与风沙抗争的过程中,夏津人民利用桑树的这些特性治沙造地。鼎盛时期,夏津境内有8万余亩桑林。

目前,夏津古桑树群遗存面积有6000多亩,树龄百年甚至千年的古桑树有2万多棵,构成了世界迄今发现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2018年,这里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每年五六月份是古桑树桑椹的收获期。古桑树林内,夏津县苏留庄镇西闫庙村村民闫登全与同伴们一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抻包晃椹”:几个人抻开一块大棉布,站在桑树下;一人手持带铁钩的长木棍,钩在桑树上摇晃几下,桑椹像雨滴一样落在棉布上。随后,大家将桑叶、树枝等杂质挑拣出来,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大筐桑椹。

西闫庙村有6000余棵古桑树,村里2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有古桑,大多是代代相传而来。闫登全说:“我家40多棵大树,其中百年以上的有20多棵,每年桑椹产量8000斤左右。”

夏津桑椹鲜果糖分高,不耐运输和储存,长期以来只能按时令采摘和售卖。

为充分挖掘桑树的价值,夏津县建起古桑产业研究院,围绕桑叶、桑果、桑枝、桑根、桑树皮、桑籽油等材料,开发保健养生系列产品,研制出了椹果酒、椹果食品、桑黄等200余种产品。“我们挖掘其经济、文化、生态价值,带动乡村振兴,古桑树开始‘生金’了。”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苏景田说。

随着当地古桑树保护工作的加强,西闫庙村的大部分古桑树于2008年被划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仍归村民所有。公园为村民提供基础设施以便管理古桑树,并结合黄河文化举办特色旅游活动,推介古桑树和桑椹,吸引了很多全国各地游客。

西闫庙村村民闫慧说:“鲜果除了卖给游客外,还被当地酒厂收购。下霜后,我们就采集桑叶卖给合作社,经过切碎、烘干、提香等多个步骤,制成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桑叶茶。”

5月29日,夏津县闫庙村村民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桑园中销售桑椹加工产品。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在找寻树龄1500年的古桑树路途,同行的闫登全突然停下脚步,指着高处一截树枝说:“快看,那是一块大桑黄。”循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古桑树枝上有一块像灵芝一样的凸起。闫登全介绍,桑黄是一种生长在桑树上的真菌,药用价值很高,如今已被开发成高附加值产品。

在夏津古桑产业研究院的桑黄生产车间里,一个个菌包整齐排列,桑黄破包而出。

夏津古桑产业研究院业务经理潘辉介绍,他们采集桑黄的野生菌种,利用每年果农修剪下来的古桑树皮、枝、叶等做基质,在室内模拟桑黄的生长环境,成功培育出人工桑黄,药用价值并不比野生的差。

夏津县利用古桑树进行嫁接,繁育新的桑园。历经一代代的发展,以桑树为主的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总面积达到12.8万亩。由千年古桑林不断拓展出的桑产业链,已成为夏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和品牌,综合开发年产值达10亿元。(转载自新华社)

阅读 265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