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西北两面被腾格里大沙漠包围,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上世纪80年代,这里沙化严重,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离城市仅4到5公里的地方。为抵抗沙漠化侵袭,中卫市各部门和企业将推进防沙治沙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不但变过去的“沙进人退”为如今的“人进沙退”,而且还实现了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中卫市林业生态建设局外援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唐希明从事防沙治沙一线工作已经20余年,2017年他获得了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称号。在长期扎制草方格、播种和种植耐旱植物的实践中,唐希明因地制宜,摸索出一套防沙治沙的新办法。“在过去造林用铁锨挖的过程中,是挖一个坑,然后(把)苗子栽下去。在挖坑的过程中,上面有干沙层,干沙层达到10公分,挖坑的时候,干沙层就落到树坑里面,再一个,在挖的过程中,有一个水分散失。我在这个造林过程中受到启发,结果我们就用铁棍做了一种沙漠便携式造林器,也是用一个铁棍,有扶手,有脚蹬。刚开始从2015年的时候,我们小面积的做实验,用铁棍插个洞,然后苗子放下去,比用铁锨造林的成活率提高了25%。同时,节省了很大的成本。过去我们用铁锨栽树的时候,两个人一天栽3亩地,用沙漠便携式造林器,两个人每天造7亩地,成本降低了55%左右。”
目前,中卫市西北部168万亩沙区已治理利用面积达到83.2万亩,实施封山(沙)育林面积达到60万亩。在防沙治沙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培植新型沙产业。通过平沙造田和植树造林,中卫市在北部沙区和南山台子沙区形成以苹果、红枣、枸杞、葡萄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区,面积达到40余万亩,年产值达13.8亿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支柱产业。
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敬农村在多年前曾是一片杳无人烟的沙地。后为响应国家封山育林政策的要求,当地政府在此设立了移民区,但沙化土壤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15年11月,宁夏弘兴达果业有限公司派出一支百人大军进驻敬农村,就此拉开了当地治理沙石化土地的序幕。
据公司负责人王小亮介绍,这支治沙队伍采取了开荒造林、引水灌溉,以及扎草方格、种植苜蓿等多项措施,使沙化的土地被固定下来,项目区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公司已在当地种植果树苗达30万株,种植面积3000亩。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当地沙石化的生态环境,还因种植矮砧密植有机苹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王小亮说:“我们企业的规模化建设吸纳带动了周边移民的经果林种植,包括果箱包装业、汽车运输业、以及养殖业,做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园区每年的用工量达到2万人次,几乎每天能解决300人次的劳动力,为周边的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我们南山台子地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示范区推广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弘兴达果业公司的进驻,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许多“生态移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2007年从宁夏固原隆德县好水乡移民到中卫的詹毓琪目前在弘兴达公司打工。他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以前移民过来,就是放放羊,生活上比较困难。自从来到这里,一年挣个3万多块钱,对家里确实帮助很大。以前想出门,家庭条件限制,出不了门。自从弘兴达果业来这里以后,(我)在家门口打工也比较方便。也学到很多,比如果树上的知识,打药、拉枝,确实深有体会,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与治沙相伴而生的相关产业不但让像詹毓琪这样的年轻一代“生态移民”得以学习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而通过就业改善家庭生活;而且还让一些因为年龄大、丧失劳动力的老年“生态移民”一度困难的生活得以改观。现年62岁的邵忠义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邵忠义从宁夏西吉县平峰乡移民到中卫。刚来的时候,他只能靠放羊勉强维持生活。后来,邵忠义到弘兴达公司的果园找了份工,工作不累,还能挣钱。他在这里一干就是两年。邵忠义说:“现在年轻人有手艺,都去城里(打工了)。我们(老人)在弘兴达果业打工,现在是天天有活、天天有钱。果园开在这里,对我们这些移民搬迁(的人来说),有地方打工了,都过得好了,比原来生活是好得多了。”
中卫当地还有好些像弘兴达果业这样的企业,它们依托当地政策,开疆辟土,既改善了沙漠生态环境,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就业,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在的好处。
企业的成功,也促使当地有关部门不断探索让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中卫市林业生态建设局外援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唐希明说:“我今年做了个实验,在草方格扎好后,我也试种了一些经济林,比方枸杞、欧李这两个树种,现在成活率也比较高,就看过一年两年,结果以后的产量如何。如果要是在没有水的条件下的沙漠里,种经济类树种能够栽植成活,活了以后有产量,能增加农民的收益的话,我们也可能以后大面积的推广。“
中卫在防沙治沙、发展经济的同时,还积极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世界各个国家。2017年全国防沙治沙标兵、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屈建军教授介绍说,近年来,中科院在中卫沙坡头建成了野外实验站,为50多个国家进行了20余次培训,包括马里总统在内的各国高官和防沙治沙专家都曾来到中卫学习考察防沙治沙工作。中卫已然成了防沙治沙的“圣地”。
屈教授特别指出,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非洲国家可以借鉴中卫的成功经验,与中国携手抗击荒漠化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全球气候变化以后,非洲国家和我们一样,也牵涉到荒漠化的发生发展。非洲沙漠化(防治)的提出是因为在全球变暖以后,当地人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的退化,人们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影响,才提出沙漠化的防治,在内罗毕(曾经)召开过沙漠化防治大会。我们防沙治沙的经验对非洲国家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