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保护地动态 > 自然保护区 > 正文 站内导航

刺苋(xiàn)

媒体:多多记日记  作者:内详
专业号:剑湖湿地管护局 2023/10/23 9:25:43

刺苋(xiàn)

图片

梧桐树 (Live),徐霞 - 徐霞声乐学术研讨会暨徐霞独唱音乐会(现场版)

易称红苋美柔英,夬(guài)决穷阴日旅辰。不以色红为贵尚,何因赤苋有仙人。——宋代   史绳祖《红苋》

刺苋的别称有: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等。

刺苋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石竹目——苋科——苋属——刺苋。

图片

刺苋的形态特征

刺苋为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为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有纵条纹,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稍有柔毛。叶片为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1-5.5厘米,顶端圆钝,具有微凸头,基部为楔形,全缘,无毛或幼时沿叶脉稍有柔毛;叶柄长1-8厘米,无毛,在其旁有2刺,刺长5-10毫米。

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3-25厘米,下部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苞片在腋生花簇及顶生花穗的基部者变成尖锐直刺,长5-15毫米,在顶生花穗的上部者为狭披针形,长1.5毫米,顶端急尖,具有凸尖,中脉为绿色。

图片

小苞片为狭披针形,长约1.5毫米;花被片为绿色,顶端急尖,具有凸尖,边缘透明,中脉为绿色或带紫色,在雄花者为矩圆形,长2-2.5毫米,在雌花者为矩圆状匙形,长1.5毫米;雄蕊花丝略和花被片等长或较短;柱头有3,有时有2。

胞果为矩圆形,长约1-1.2毫米,在中部以下不规则横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内。刺苋的花果期为7-11月。种子近球形,为黑色或带棕黑色。

刺苋的近种区别:刺苋叶腋有刺,且部分苞片变形成刺,极易和该属其他种区别。

图片

刺苋的产地生境

刺苋原产于热带美洲,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地区。19世纪30年代在澳门发现,1857年在香港采到。现已成为中国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常见杂草。刺苋生于海拔300-800米的旷地或园圃,

刺苋广布于中国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等地。日本、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美洲等地有分布。生长在旷地、园圃、农耕地等。

图片

刺苋的繁殖方法:一般以花粉传播的方式进行繁殖。

刺苋的主要价值:刺苋在中国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有记载,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为常用中药,处方用名为竻苋菜,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的功效。

刺苋菜的药源:以全草或根、茎、叶入药。

刺苋菜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刺苋菜的功效主治:【性味】甘、淡,凉。 1.《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咸。” 2.《福建中草药》:“甘,凉。”入肺,肝二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主治】用于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

图片

刺苋菜的古方

1、痢疾,急性肠炎,泄泻等症:鲜野苋菜及根30一60克,凤尾草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2、咽喉痛,扁桃体炎:鲜苋菜30一60克捣汁或水煎,然后加白糖或蜂蜜调服。 3、尿道炎,血尿:鲜野苋根、车前草各30克,水煎服。

4、毒蛇咬伤:速用野刺苋鲜根洗净捣烂,以温开水冲服。据福建资料称:本品对于五步蛇(蕲蛇)咬伤有效。对于溶血性蛇毒也有效,治法是用鲜草根或茎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每日至少换药3次以上。

5、痈疮疖肿:鲜叶加白糖捣烂敷患处,一日更换2~3次,同时用鲜根绞汁,以开水冲服。

6、臁疮 (小腿溃疡):鲜菜捣烂,调和蜂蜜敷患处,包扎之,每日更换l次。 7、对口疮、搭背、落头疽 (包括痈):苋菜叶、生鲫鱼适量,同捣烂,敷患处,每日更换2一3次。

8、预防麻疹:鲜菜30~60克,水煎服。  9、胆结石:鲜全草(绿茎较好)6两,猪小肠1段,水煎服,每日1次,连续服用 。10、痢疾:全草1~2两,水煎服。  11、湿热带下:鲜全草或鲜根1~2两,银杏(去壳)14枚,水煎服。

12、瘰疬:鲜全草或鲜根茎2~3两,水煎调酒服。  13、牙疳:干全草烧灰研末,擦患处。 14、湿疹:全草适量,水煎,加食盐少许,洗浴患处。  15、蛇头疔:叶和蜂蜜捣烂敷患处。

图片

刺苋菜的营养价值

刺苋菜是老百姓十分喜爱食用的野菜,刺苋菜菜之所以为民间所喜爱,是因为从现代营养学来说,富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钙、磷、铁、维生素A以及维生素B1、B2和C等。

所含的维生素A和尼克酸比茄果类蔬菜高2倍以上,钙的含量比菠菜高3倍,且又不含不易被人体吸收的草酸,含钾也很丰富。中医以为它能清热祛湿,尤其祛湿功效十分显著,难怪在广东民间十分推崇它作为暑日时大肠湿热的治疗之用。

图片

刺苋菜的食用方法

苋菜头煲鲫鱼:原料:刺苋菜头8两,薏米1两,鲫鱼一条(8两-1斤),猪骨两小块,蜜枣两枚,姜、陈皮少量

做法:(1)刺苋菜头洗干净。鲫鱼、菜头和猪骨都要“飞水”(用水稍微煮熟,滤去水分)。薏米用清水浸泡30-60分钟。(2)开镬下油,把鲫鱼整条煎香。(3)把之前准备好的原料一起放进瓦煲里煲煮30分钟左右。

图片

赤小豆刺苋菜头煲鲫鱼:  立秋与处暑过后的天气,广东民间谓之“争秋夺暑”之时,而中医谓之“长夏”,可以理解为夏日的继续。中医在养生上说“长夏”,并认为“长夏主湿,脾主长夏”,即“长夏养脾”。

靓汤宜以健脾利水的赤小豆、刺苋菜头煲鲫鱼,为了此汤更鲜美好饮,鲫鱼宜煎至微黄,且加入少许猪瘦肉,诸物合而为汤,共奏清热除湿、健脾生津之功,且老少皆宜。

图片

材料:  赤小豆80克、刺苋菜头350克、薏米50克、红枣3个、鲫鱼1条、猪瘦肉50克、生姜4片。

做法:  各物分别洗净。赤小豆、薏米稍浸泡;刺苋菜头切段;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刺苋菜的禁忌:  食物相克 :  苋菜禁忌与甲鱼、龟肉同食。 《广西中药志》:"虚痢日久及孕妇忌服。"。 《福建药物志》:"根据民间经验,本品有小毒,服量过多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经期、孕期禁服。"。

图片

刺苋菜的物种危害

由于刺苋入侵旷地、园圃、农耕地等,常大量孳生危害旱作农田、蔬菜地及果园,且成熟植株有刺因而清除比较困难,伤害人畜,其于2010年1月7日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19世纪30年代在中国澳门发现,1857年在中国香港采到。

图片

已成为中国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常见杂草,常大量孳生危害旱作农田、蔬菜地及果园,严重消耗土壤肥力,成熟植株有刺因而清除比较困难,并伤害人畜。

中国北方的果园以苹果、梨、桃、山楂、板栗园为主,特点是株行距比较大,地面裸露比较多,生态环境稳定,所以果园中杂草的种类很多,生长量巨大。由于杂草数量多生长快,大量争夺肥水,可使产量减少1-2成,特别是有些杂草还是病虫的传播媒介和寄主,使果园病虫害发生严重。刺苋是北方果园杂草之一。

图片

https://mp.weixin.qq.com/s/Gu3vzrDZ44ZJtZCqdI-rTg

阅读 473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