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寰平 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浙江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乡风民俗焕然一新,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效显著,影响深远。 20年时光荏苒,20年艰苦奋斗,“千万工程”引领浙江万千山乡发生巨变,让万千农民生活蒸蒸日上、环境越来越美。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其背后蕴含的思想理念值得深思领悟。 近日,中央对在主题教育中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提出要求,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理解把握“千万工程”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实践要求,通过探寻追溯思想之源、真理之光,实地感悟理论之花、实践之果,不断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历经20年,“千万工程”内涵不断发展丰富,成为推广全国的经验,在于其一开始便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论是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还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千万工程”实施之初就是为了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最初“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如今“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在“千万工程”的影响下,共享共治理念在越来越多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推动村庄治理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千万工程”是改善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通过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整河道、优绿化,构建优美生态环境体系;通过村庄生态有机更新打造井然有序、生机盎然、河水清澈的美丽新农村;通过美丽村庄开发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实现了“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有效转化,走的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路,而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 坚持系统谋划,因地制宜。既注重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描绘施工蓝图,又强调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千万工程”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海岛等地形环境差异,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开展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一,破解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千万工程”提供了规划先行、量力而为、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范例。 绿水青山,承载着亿万人民对美丽家园的向往。生态环境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经验案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掌握好“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切实将其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动能,为早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3-06/30/content_8781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