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精神,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结合云南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层次,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云南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高效顺畅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展望2035年,消费和投资规模再上新台阶,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居民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内需得到更好满足,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改革对内需的支撑作用大幅提升,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全面建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二、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
(三)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引导制造业集聚发展,落实税收优惠、减税降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力度,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发挥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实施一批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开展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提升开发区公共服务效能,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加强省级创新平台、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鼓励企业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和扩散。加强制造业投资的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实施铁路“建网提速”、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民航“强基拓线”、农村公路巩固提升等工程。推进数字化绿色智能电网建设,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兴水润滇工程。推进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重点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等生态环保项目。推进医院、学校、体育、养老和托育服务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城市老化管道更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抓实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破解项目落地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探索“绿灯”投资案例。
三、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
(五)持续提升传统消费。促进吃穿用、出行、居住等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提质扩容,鼓励家电家具家装下乡,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保交楼、稳民生,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提升区域消费影响力。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高质量发展步行街,支持连锁经营发展。
(六)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文创消费。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国家长征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培育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拓展养生保健等服务。加强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培育优质服务品牌。持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七)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促进消费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智慧+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经济、无接触式消费体验等新业态新模式。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推动平台规则公开透明。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在教育、医疗、文化和旅游、交通、体育等领域广泛运用。促进共享经济和新个体经济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八)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鼓励各地采取补贴、碳普惠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支持节能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交易、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等加快发展。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
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
(九)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昆明建设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积极推进昆玉同城化发展,加快曲靖副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壮大滇中城市群,加快现代化边境口岸城市建设,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和州(市)中心城市功能,培育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建设。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
(十)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完善乡村市场体系,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畅通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商业服务均等化。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堵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释放农村农民需求。
(十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区域间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加快形成“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各区域竞争有序、优势互补、共享共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等后续扶持工作。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持续深化与其他省份经济合作,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探索区域间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
五、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
(十二)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以低碳化、集群化、数字化、高端化为方向,以重点园区为载体,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业产业集群。聚焦有色金属、新材料、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应用示范项目。发挥重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关键作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十三)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推进“一县一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整体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加快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和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烟草、有色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节能降碳行动。提升特色消费品制造业发展质量。
(十四)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推动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增强生产服务渗透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两端拓展延伸,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依托重点产业园区打造一批区位优势突出、制造服务融合成效显著、配套服务完善的服务型制造集聚区。
(十五)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体现云南特色、先进实用的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制定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更高要求标准。健全质量认证激励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推行企业承诺制。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完善高原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流程按标生产,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体系。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完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开展优质服务认证,提升服务质量。
六、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
(十六)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力、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应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落实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十七)加快建立公平统一市场。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严格执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贯彻落实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十八)加快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推动商贸、物流、交通、金融、信用等有机衔接,不断完善商贸物流设施,优化流通网络、完善流通市场、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承载能力和金融信用的支持能力,推动流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流通业态和模式更加丰富。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
(十九)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持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加快拓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服务消费市场。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严格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严格食品药品监管,强化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价格监管。
(二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农业农村等领域实施重大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投资审批和监督管理,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健康发展,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
(二十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加快推进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有序流通共享。持续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惠企政策兑现服务。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评价长效机制。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二十二)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步伐。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大通道建设。密切与周边国家各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外向型产业,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贸易投资和通关便利化改革创新。
八、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
(二十三)持续优化初次分配格局。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关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提升就业质量,增加劳动者劳动收入。健全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技术、知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提高农民收入和脱贫人口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二十四)逐步健全再分配机制。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更加注重向欠发达地区、困难地区倾斜,推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税种的调整完善、征收等工作,在省级税政管理权限内,加强税收征管。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二十五)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健全社会资本、公益组织开放式共同帮促的激励机制,畅通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社会救助的渠道,探索打造社会荣誉等慈善褒奖制度。
九、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二十六)强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粮食稳产增产,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增强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救援和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建设。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