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社团公益 > 正文 站内导航

从环境法治视角出发,聚焦COP29边会圆桌对话

媒体:原创  作者:环境保护基金会
专业号:环境保护基金会 2024/11/28 13:20:37

2024年11月20日,以“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在行动”为主题的中国角边会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巴库举行。此次边会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联合主办,该边会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王振刚副秘书长在边会致辞中介绍到:我会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基金第五期资助计划以“聚焦气候变化,切实提升环保社会组织法律工作能力”为主题开展行业赋能,采取分层资助法,对一批大中小型环保社会组织分别开展了100万、60万、30万资助,探索解决环保社会组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受资助的伙伴们分别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研讨会”“应对气候变化与公益诉讼研讨会” “化工园区减污降碳研讨会”“钢铁行业减污降碳论坛”“气候治理相关利益方圆桌会议” “建材码头减污降碳环境调研报告”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社会组织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路径和方式。该资助项目入选了《气候慈善影响力案例选编》,在前几天的COP29新闻发布厅刚刚发布。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王振刚副秘书长在COP29边会上致辞

其中从环境法治视角出发的“凝聚环保社会组织力量,以环境法治手段助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了我会环保民间组织能力建设基金资助的5家环保社会组织代表,他们分别是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总干事邓佳瑜、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传播筹资总监巢博、合肥市庐阳区深蓝环境保护行动中心气候项目官员谭丽雅、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建军、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气候项目主任乔峰。5位代表在圆桌讨论环节和我们分享了通过法律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项目经验、最佳实践以及未来计划围绕哪些内容去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圆桌讨论现场

圆桌讨论问题一:分享通过法律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或者最佳实践。

1、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

绿色江南在参与中国环境法治工作进程中,积极应用环境法治手段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获得生态环境部门采纳我们的建议,增补百余家企业进信息披露名单,并监督企业信息披露内容的完整性,规范化和全面化,助力企业合法合规;其次,我们还会利用法律工具,关注重点行业企业,如钢铁,水泥,化工行业的气候信息披露和碳减排的情况,推动他们降碳减污,促进企业合法合规,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2、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

应对气候变化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对于不了解的人,很需要一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集合,来帮助了解和参与。福建绿家园用时一年制作了《应对气候变化探索研究指南》,内容涵盖五个板块,包括气候变化的常见概念、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如何去观察国际的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结果、国际与国内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最佳实践案例,为需要了解这个话题的初学者搭建了一个可靠信息来源的知识树。这个指南会每年更新,现在已经持续运用在我们进入大学、社区、市民公共空间的线下活动中,为感兴趣的人提供信息便利。我们开展的另一个工作,是监督福建省八个重点高碳排放行业的企业的碳排放数据是否有完整公开,以及数据是否有下降。我们把观察到的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获得了快速的答复。对于二氧化碳排放信息公开不完整的企业,相关部门会加大监督力度。这也是公众参与监督企业减排的一个很好的路径。

3、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

作为一家区域性枢纽型社会组织,我们更加关注动员和整合更多的力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而不是单打独斗。在应用法律工具应对气候变化项目上,我们搭建湖南环境公益律师行动网络,一方面聘请法律理论专家和务实派专家组建专家团,编制工具书和教案,另一方面向全省招募环境公益律师,请专家为公益律师赋能,提升他们运用法律工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4、合肥市庐阳区深蓝环境保护行动中心

机构在政策倡导和推动信息公开方面,通过提供研究数据、技术建议等方式影响立法机关,如参与大气污染防治法、危险废物管理、排放许可制度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同时定期向公众披露相关的环境数据,以增加透明度,我们连续多年发布《安徽省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分析报告》,对废弃物产生量、处置利用率进行整理和对比,从而得出相应的减排数据。在通过监督评估政策的执行现状方面,通过申请信息公开、实地调研、寄送建议信等方式监督了100多家化工企业的贮存、转移、处置情况,着重关注了几十起因企业搬迁或倒闭导致的遗留污染地块的修复工作,以及因危废非法倾倒导致的污染事件的修复工作,避免危险废物的泄露或不当处理影响生态系统和碳汇功能。在环境法律赋权方面,培训了逾百名专业环境律师,与安徽大学合作,对60多名法学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法律培训,指导他们参与案件调研、社区法律倡导、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法律意见分析等,并对8000多位工业园区周边居民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使其能够使用法律工具维护环境权益。

5、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海南智渔是中国本土第一家专注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非营利组织。我们关注渔业、渔村和渔民的“三渔”问题。在气候变化的当下,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影响很大,保护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健康,维持可持续渔业的发展,对应对气候变化、乡村振兴都非常有意义。除了水体污染、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外,非法的渔业生产特别是使用小的网目不加选择地对幼鱼捕捞,给渔业资源的恢复和补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除了浙江在2015年出台相关立法,开展具体的幼鱼保护之外,其他省份还比较缺乏相关的规定。所以海南智渔在申请了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能力建设项目后,开展了对浙江幼鱼保护立法和执行情况的调研,并广泛开展了幼鱼保护的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对于幼鱼的保护意识。为推动幼鱼保护立法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设计制作和分发了相关的宣传资料,还联合沿海多个相关环保组织,在每年的4月开展幼鱼保护宣传周活动,向全社会宣传幼鱼保护的重要性,我们也组织专家召开经验交流会座谈会,撰写了提案,向相关决策者提供幼鱼保护的专业知识。2021年中国自然资源报还专门报道了我们开展的沿海幼鱼保护行动。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法规可以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当我们希望系统性的解决气候变化应对的问题时,除了必须要有法律视角,社会组织还可以从公共意识的提升,议题倡导和讨论以及多方参与等角度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突破点。

讨论问题二:未来,各机构将围绕哪些内容去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1、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

绿色江南作为中国关注降碳减污领域的社会组织,我们将继续关注重点行业的降碳减污工作,如钢铁,光伏,水泥等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气候行动工作,推动这几大行业的企业做好碳减排和碳信息披露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传播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

2、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

福建省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绵长的海岸线、茂密的森林、美丽的滨海湿地,因此福建省潜在着丰富的碳汇资源,比如林业碳汇、海藻碳汇、海洋碳汇等等,有一些地方已经在开发,但是还处于早期阶段。今年我们已经开始关注自然资源的固碳价值核算的问题,我们关注碳汇是否能让居民能在自然保护中获利,增强居民保护家乡自然的主动性,所以我们会关注福建省各种生态资源的碳汇核算方法。除此之外,还会增加对于国际碳汇核算方法的研究,帮助福建的核算方法和国际对标,并保持对管理这些碳汇资源交易的法律法规的关注。

3、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湖南环境公益律师行动网络,通过提起涉林、涉水、涉生物多样性等系列公益诉讼案件,守护生态安全,修复生态环境来缓解气候变化。同时,也将加强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公众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里面来。

4、合肥市庐阳区深蓝环境保护行动中心

我们将主要关注电动汽车电池与光伏行业的环境法律挑战。具体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可持续管理法规倡导:我们倡导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EPR),使电池和光伏模块生产商承担从生产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责任,从而降低污染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2) 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推动电池和光伏行业的环境信息公开,使公众和监管机构能够了解碳排放、有害物质和供应链状况,增强对环境风险的监督。(3)绿色供应链管理:强化供应链透明度要求,鼓励企业定期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和危险物质管理等情况,确保电池和光伏材料从采购到处置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环境标准。(4)倡导绿色金融:倡导投资部门及金融部门支持环保企业的低碳运作。推动金融机构向低碳企业投资,强化了环境责任在金融决策中的地位。(5)国际标准与全球协作:鉴于电池和光伏产业的全球化运作,我们推动企业向欧盟电池法规等国际标准靠拢,确保资源提取、生产和处置过程满足全球高标准的碳排放要求。

5.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随着气候变化危机的加重,我们认为灾害性的极端气候事件,以及长期的气候演变将会不断的显现其后果。因此我们会把气候适应的工作纳入到智渔的海岸带生态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我们主要集中在气候适应的领域。有人的地方才能谈到灾害,也才会有风险。我们关注的是海岸带的渔村社区,他们的生计十分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气候环境,如何要在气候变化的时代,做好主动适应,是个十分重要而且很有意思的工作。比如我们在海口市的北港岛和荣山寮两个村子,接下来将开展基于渔村社区的气候风险评估。在我们看来,这个工作是有一定的开创性的,我们在已有的案例和指导手册里,都没有找到对应的或合适的评估方法,所以我们希望这个工作取得的经验,也能够介绍给中国以及世界的同行们。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王振刚副秘书长和环保社会组织代表合影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组织积极发挥着从参与到引领的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和广泛联系公众的优势,我们相信社会组织更是连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桥梁,未来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推动政策倡导、开展项目等方式,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共同助力应对气候变化。

阅读 371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