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吉林 > 正文 站内导航

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 建设生态安全体系 吉林省多策并举防治“地球的溃疡病”

媒体: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吉林种苗 2022/6/17 9:49:12

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在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记者从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吉林省持续推进荒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建设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在吉林省荒漠化地区建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屏障。

图片

吉林省的荒漠变绿洲

  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国际主题是“携手抗旱共同成长”。我国的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化 共建命运共同体”。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被称为“地球的溃疡病”。

  吉林省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长春市所辖14个县(市、区),这一区域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是科尔沁沙地、嫩江沙地和苏打盐碱地的重要分布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年前,吉林省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农田被沙侵沙埋,禾苗被沙打沙压,种子肥料以及表土被风刮跑,“三刮四种”现象经常发生,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采取人工造林、封原育草、林草湿连通、土地整理等综合措施,统筹推进荒漠化土地治理工作。吉林省林草部门在荒漠化地区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退化林草修复、防沙治沙工程、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等生态建设工程,大力推进荒漠化治理进程。2016年以来,吉林省共完成荒漠化土地治理面积183.15万亩。

图片

吉林省的三北防护林工程

  吉林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了荒漠化防治力度:

  加强领导,高位推动荒漠化防治工作。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强黑土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全省建立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省政府与荒漠化地区各市、县(市、区)政府签订了防沙治沙责任状,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日程,制定了《市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荒漠化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落实领导责任制。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每年4月份为全省“造林绿化活动月”,组织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活动和荒漠化治理活动。副省级以上领导带头到沙区参加义务植树,带动造林绿化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强化督导检查。省人大开展了防护林建设情况专项调研,积极推进防沙治沙工作。省林草局每年成立检查组深入各地检查督导包括防沙治沙在内的造林绿化工作。四是指引方向。202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吉林省第三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等方案和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荒漠化防治的目标和任务,为全省荒漠化防治指明了前进方向。

  攻坚克难,用重点工程带动荒漠化防治。吉林省坚持重点工程带动,将荒漠化防治相关的重点工程项目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以 “三北”工程为重要依托,以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为突破口,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工程,大力开展全省大规格国土绿化行动,通过采取植树种草、封原育草、林灌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全省因地制宜确定区域建设重点,着力解决区域突出生态问题。西部地区以防护林建设和防沙治沙工程为主攻方向,以国家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示范基地为先导,实行造封结合、乔灌草结合、人工与自然修复结合,提高沙化土地治理成效,努力建设森林、草原、湿地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中部地区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田防护林修复完善工程,采取恢复、新建、改造、更新模式,对防护林网进行系统性补充、完善和提高,让农田防护林成为防治荒漠化、保护黑土地和确保粮食安全的“绿色城墙”。全省启动了省级防沙治沙专项补助资金治沙造林工程项目,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规模推进,提高土地荒漠化防控能力。2016年以来,全省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93.18万亩,封山育林47万亩,中西部农田防护林网修复完善工程建设36.83万亩,省级防沙治沙专项补助资金治沙造林工程项目3.3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105.75万亩,进一步提高了荒漠化防治和黑土地保护功能。

  携手防治,增强荒漠化治理合力。吉林省坚持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荒漠化防治工作机制。发展改革部门积极争取国家预算内资金,在编制全省“十三五”规划、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等规划时,将荒漠化防治列为重点内容;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荒漠化防治工作;水利、交通运输部门加强水源保障和管理,积极开展公路、江河绿化,沙区14个县(市、区)完成公路、铁路、河流绿化3100公里;畜牧部门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累计改良草地358万亩、禁牧面积840万亩;农业农村部门探索推广发展节水农业,减少荒漠化产生的可能性;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落实荒漠化地区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评审核项目200余个;林草部门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以林草植被为主体、采取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共青团、妇联、驻军部队等部门和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开展造林绿化活动,为荒漠化防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探索创新,拓展荒漠化治理新模式。针对荒漠化地区气候、降水、土壤等因素对造林绿化的不利影响,积极创新机制,着力解决荒漠化治理活力和动力不足等问题。一是推进多树种造林和发展经济林。针对吉林省荒漠化地区造林树种单一、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等问题,运用生态建设产业化思维,大力推广文冠果、沙棘、山杏等生态和经济兼用树种造林,引进开展了枸杞、扁杏、柽柳等灌木经济林树种;实行立体栽培,对山楂、苹果梨、葡萄、大榛子等经济林树种及药用植物黄芪、甘草、白刺等进行了栽培试验,进行了沙区现有的樟子松嫁接红松的实验,改变了荒漠化地区林种、树种单一的倾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鼓励多渠道投资,吸引多主体造林。制定优惠措施引导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进入造林绿化领域,减轻了荒漠化治理造林投入资金的压力。在发挥地方国有林场造林绿化主力军作用基础上,大力发展造林合作社和造林大户参与造林绿化和荒漠化治理,鼓励采取租地、合作等方式造林。

图片

吉林省的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工程

图片

吉林省防沙治沙工程

图片

吉林开展退化草原修复治理

  目前,吉林省荒漠化地区已基本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功能防护体系,农防林防护效能得到提升,防护林质量得到提高,原本退化的草原上裸露的碱斑地块基本消失,沙区林草植被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吉林省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工作结果表明,吉林省荒漠化土地治理大于破坏,沙化土地继续保持逐渐缩小的态势,实现了整体稳定,逐步逆转。吉林省荒漠化地区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大风次数下降,流动、半流动沙丘得到了固定,一些大的风蚀坑得到了治理,重点地段的风沙危害得到遏制,控制了沙地蔓延和草原沙化,农田和牧场得到有效庇护,过去沙埋耕地、牧场和风剥种子、化肥的现象得到了改变。吉林省在荒漠化防治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全省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了黑土地和粮食安全,促进了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加快全省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魏静 赵冷冰 王万峰)

阅读 946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