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保护动物朱背啄花鸟是一种体形小巧的鸟类,体重6—8克,体长81—97毫米,属于雀形目啄花鸟科。它们喜欢频频光顾次生林、林园及人工林中的寄生植物,生存环境高可至海拔1000米,主要以昆虫及浆果、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花、花粉、花蜜和少量昆虫、蜘蛛等。
朱背啄花鸟的喙长而弯,具有金属光泽的体羽,它们会营建精美的悬巢,巢材为细草尖和其他柔软材料。其叫声也很有特点,它们的典型叫声为偏高的金属声,鸣声为重复尖细的声音,声似“滴、滴、滴”。在繁殖季节时,雄鸟常会站立在高枝上鸣唱,还会一边飞行一边鸣叫。
眼下,正值候鸟迁徙季,广州掀起观鸟潮。日前一个周末的上午,一支由数名青少年和自然导师组成的观鸟小队走进广州市海珠湿地,探寻湿地里的“奇妙访客”。
上新:初一学生湿地发现朱背啄花鸟
前不久,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初一年级学生陈钰琳在海珠湖观鸟时发现海珠湿地新成员——“三有”保护动物(指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朱背啄花鸟(雌鸟),至此海珠湿地鸟类提升至201种,让来到海珠湿地的观鸟爱好者又多了一分期待。
陈钰琳告诉记者,这次发现朱背啄花鸟,源于国庆期间她到海珠湖观鸟的经历。陈钰琳说,当时在一棵开满花的杨桃树上,她看到有小鸟在跳跃。一开始还以为是暗绿绣眼鸟,举起望远镜观察后发现,这只小鸟的后背有一抹红色,她拍照后回去查资料才确认,这是雌性的朱背啄花鸟。“这种鸟在天河区比较常见,但这是首次在海珠湿地发现。”陈钰琳说。
海珠湿地自然导师黄海涛向观鸟小队队员介绍道,“朱背啄花鸟鸟如其名,朱背——雄鸟的顶冠、背及腰猩红色,如一缕鲜红的长发,尤为醒目;啄花——以花蜜为食。”
据悉,目前观鸟研学课程每个周末上午都会在海珠湿地二期开展,将一直持续到12月7日。此外还有“湿地夜揭秘”的夜观课程,带领青少年发现夜幕下动植物的奥秘。
在黄海涛的带领下,参加观鸟研学课程的孩子们举着手里的望远镜,漫步湿地栈道,希望在树影草丛中有所收获。
“看!”“哇!”一只白鹭划过天空,一群斑文鸟从田间跃起,孩子们的望远镜随着鸟儿的轨迹转动。第一次参加观鸟研学的广州市南武第二实验学校初一年级陈同学说,课本中的鸟儿仿佛飞入现实,让他为大自然的魅力深深着迷。
研学活动接近尾声,海珠湿地新成员朱背啄花鸟却迟迟不现身。黄海涛解释道,白鹭等大型鸟类较好辨认,朱背啄花鸟体型较小,隐于林中,当然较难发现。
“朱背啄花鸟此前在天河区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就有现身,而在海珠湿地尚属首次。对于动物而言,哪里有食物,它们就往哪里走。海珠湿地成为朱背啄花鸟的新晋‘食堂’,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步上升。”黄海涛说。
海珠湿地工作人员叶桀瀛介绍,海珠湿地发育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地区,由果林—河涌—湖泊等构成近自然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是非常稀缺的城央绿色空间。近年来,湿地针对水鸟种类、数量、生长习性及其生境多样性等关键点,开展水鸟栖息地构建关键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营造多样的鸟类生境,为鸟类提供栖息、庇护生境和食物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专家:野生动物正在提升自我拓展能力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表示,朱背啄花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因为它比较喜欢温暖的环境。它的出现从侧面体现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变化,尤其是在树木环境的改善方面更加显著。
胡慧建持续二十多年观测广州野生动物的生态与恢复,2008年他发起的以广州市“野生动物进城”工程为代表的城市野生动物恢复,正是以“动物群落恢复”的理念,让原本就生活在广州的动物“回家”。
胡慧建介绍,2017年—2019年进行了第二次广州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数据显示,相比2007年,2019年时广州城区物种丰富度数量增加了20%,特别是鸟类种类增加了1/3。“可以说,由于环境的改善,城市里发现候鸟的概率也增加了,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效应也开始显现,比如说原本栖息在白云山的一些鸟类现在飞到了海珠湖,以往只在南沙出没的候鸟也会到访海珠湖,这也体现出很多野生动物正在提升自我拓展能力,慢慢拓展进入城市。”胡慧建说。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