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正在噼噼啪啪地烧木头。
木头是之前伐下的,烧了煮饭。火还未烧旺,木材爆裂发出清脆的声响,有一位文士循着声音而来,向众人问道:“敢问所烧是何木啊?”“前些天伐倒的大桐木。”“此木火烧之声绝美,可惜,可惜!”
毛泡桐。图片:Agnieszka Kwiecień, Nova / Wikimedia Commons
此乃东汉末年之事,为了避祸而辗转于江南吴地的蔡邕[yōng],遇见了他生命中最贵重的一段桐木。蔡邕不仅是知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也颇有音乐造诣,撰写过关于名琴名曲的著作《琴操》。听到爆裂声与众不同,他便向吴人讨要这块桐木。灭了火,取出木头来,蔡邕如获至宝,把这块木头制为琴,果然琴声清越悠扬。因桐木已被烧焦了一部分,连琴的尾部也有焦痕,故而这把名琴被称为“焦尾琴”。
蔡邕像,出自《三才图会》。图片:Wang Qi / Wikipedia
谁是正牌的“桐”?
蔡邕的故事,完整记载于明人张岱所著的《夜航船》中。其实在此之前,桐木适宜制作乐器,就早已为人所知。《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言:“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就是说,榛子树、栗树、梓树、漆树等六类树木的木材,适合制作琴瑟等乐器。
其中所说的桐,就是蔡邕从火堆里抢救出来的桐木,也就是如今所说的泡桐(Paulownia spp.)。至于“椅”是什么植物,说法不一,有说是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与桐木并非一类,也有说就是一种泡桐。
毛泡桐。图片:天冬
说个我小时候的黑历史。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和差不多同龄的孩子争论,对话如下:“你知道什么桐树啊?”“这个就是梧桐树。”“我还有泡桐呢!”“我还有海桐呢!”啊,那时候小朋友们还真是知道不少“桐”。其实这些所谓的“桐树”,并不是同一类植物。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桐?我们先看看李时珍大爷怎么说的。《本草纲目》之中写道:“桐华成筒,故谓之桐。”又记了各种桐,说道:“材轻虚,色白而有绮文,俗谓之白桐;泡桐,古谓之椅桐,先花后叶,《尔雅》谓之荣桐。”李时珍说,桐树的花,是筒状的——如此看来,只有泡桐才具有名叫“桐”的资格。就拿最常见的毛泡桐来说吧,它的花冠是漏斗状钟形,基部合生呈管状,上唇二裂,下唇三裂,这是板上钉钉的“桐华成筒”。
毛泡桐的漏斗状花冠。图片:天冬
其他具有“桐”名的植物就不太靠谱了。比如梧桐(Firmiana simplex),花小,花萼深裂而向外卷曲,要说“桐华成微缩章鱼”才轮得到它。此外的油桐(Vernicia fordii)、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之类,也都不靠谱。那为什么这些都被称为“桐”呢?这事至少有一半,要怪北宋一个名叫陈翥[zhù]的家伙。
这位陈翥也算是古代著名科学家,他写了一部著作,叫做《桐谱》,里面记录了六种重要的“桐”:白花桐、紫花桐、油桐、刺桐、梧桐、贞桐。前面两种,白花桐和紫花桐,确实是泡桐,应该对应如今所说的白花泡桐(P. fortunei)、毛泡桐(P. tomentosa)。后面就不对头了。有种说法是,他把叶子硕大、宽阔,可以形成树荫的其他几种树木,也都当作了“桐”。比如梧桐,以前就叫做“梧”,后来梧桐梧桐叫习惯了,也改不过来了。
白花泡桐。图片:天冬
泡桐花也有春天
也许您就该问了,陈翥在北宋,李时珍在明朝,这有个先后问题呀!也许李时珍是在修正前人的错误呢?他对桐的定义,陈翥看不见呀!好吧,看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怎么说的:“桐,荣也。”就是说,桐树开花很漂亮,这一来,梧桐就肯定没戏了。再看《逸周书·时训解》:“清明之日,桐始华。桐不华,岁有大寒。”桐花在春天开,这更是证明,春季开花的泡桐,才是真正的桐。
泡桐花在春季绽放,古时也是值得欣赏的风景。在明朝时基本成形的“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就有“清明一候桐花”。陈翥所说的白花桐,“花先叶而开,白色,心赤内凝红”,紫花桐也就是毛泡桐,则是“花亦先叶而开,皆紫色,而作穗,有类紫藤花也”,这两种都为古人所赞赏。
毛泡桐花。图片:天冬
唐朝诗人元稹的《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诗中说道:“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以桐花比兴,寄托思念之情。白居易回复的《答桐花》诗,则说“叶重碧云片,花簇紫霞英”。可见他们俩是在观赏毛泡桐。
由于泡桐花从初开到全部凋落,可以绵延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桐花落时,春光也差不多到了尾声,所以零落的桐花,也被古人用来描绘伤春的心思。比如诗人杨万里的《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诗中写道:“红千紫百何曾梦,压尾桐花也作尘。”桐花是压在春季末尾凋落的。
毛泡桐花。图片:天冬
然而树上的桐花,和掉落在地上的桐花,给人的感觉全然不同。毛泡桐的花在树上时,一树紫色,还有清淡的香气,给人的感觉十分美好,等到花朵掉落在地,往往已经开始腐烂,带了黄褐色,也散发出烂草味儿,混着原本的淡香,说不出的诡异。
再加上桐花的花冠原本就比较厚实,外部还带有腺毛,落在地上,被人踩过,被车轧过,扁平地糊在路上,会让地面变得非常容易使人滑倒。桐花落时,又往往伴着春雨,湿滑等级更上层楼。雨水味儿,烂草味儿,快要消散的桐花香味儿,再加上脚下一路的滑溜溜黏糊糊,此刻的桐花真的让人爱不起来。
树大“孩子”小
也许年轻一点的读者没赶上,但我上学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文里有一篇叫《一个好树种——泡桐》,里面讲了泡桐的各种优良特性。其实泡桐最值得称赞的,是它的速生特性。用种子栽植的泡桐,一年苗可以长到高达2米,如果是分根苗,一年可长至2~4米高。而且泡桐的材质轻软,耐湿隔热,可用于制作板材家具,算是理想的经济树种。
这里必须要再次说一下我的黑历史。小时候我想去采毛泡桐的种子,回来栽种,到秋天大约9月,看见枝上的黄褐色小球球,就撸了一把下来,第二年春天种下,果然一个也没发芽。因为那并不是泡桐的种子,而是第二年春天将要开花的花蕾。以北京而论,城市里栽种的毛泡桐,结实率比较低。这和古人的观察相符合,“桐”的字意原本是“荣”,就是开花,暗指华而不实。
毛泡桐花蕾。图片:天冬
即使结果,毛泡桐的果实在北京也要到10月才成熟,卵球形的果实两侧开裂,里面的种子……有点抱歉,像飘飞的头皮屑一般,细小而轻盈。种子厚度不足1毫米,周围具翅,连翅的长度也通常不足5毫米。想起前一阵子网络上流传的大熊猫生产的视频,那么硕大的熊猫,“啵”地一下子,把小小的胎儿生了出来。毛泡桐也差不多吧,明明是如此高大粗壮的树木,种子却小得有点可怜。
靠风传播的毛泡桐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但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光照。如果毛泡桐的种子在暗处,发芽率会有明显的下降,特别是陈年的种子,在暗处的发芽率可能不足20%,而新种子在光照环境下,发芽率超过90%。播种毛泡桐的种子时,表面覆土的厚度也不宜超过5毫米。
毛泡桐种子。图片:天冬
为了增加毛泡桐的种子发芽率,人们想了不少办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将种子进行低温处理——放在约5℃的冷藏箱中,放置20~60日,这样可以显著提高种子对于光照的敏感程度。
另一种办法就比较别出心裁了。你不是喜欢光照吗?好啊,我拿激光来照一照。按照文献中的记载,泡桐种子在经过激光照射后,非但发芽率有所保障,发芽后的幼苗生长速度也会更快,抗涝能力还会增强。古有制琴良材经历烈火烧炼,今有泡桐种子接受激光考验,如果毛泡桐树会说话,大概会责问我们:人类怎么这么能折腾!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