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林草产业博览 > 沙产业 > 正文 站内导航

沙产业发展的对策

媒体:好问网  作者:吴春荣
专业号:林博君 2023/4/18 14:32:38

钱学森倡导的“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搞大农业生产,是“尖端技术”支撑下的“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的产业;其实质是“通过沙漠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进行高能产品生产的体系”;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产业。离不开“不毛之地—— 沙漠” 、“ 太阳能+ 植物—— 光合生产”、“知识密集型—尖端技术”、“大农业—规模化”等要素。简单地讲,就是“沙漠中的高效光合产业”。不能片面地臆想成“沙地农业”、“绿洲农业”、 “沙丘沙产业”、“沙生植物产业”、“沙区产业”等,那么未来沙产业发展有哪些规划,具体内容涉及哪些?

沙产业规划的基本思路及战略构想

一、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沙产业,建设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沙产业必须搞好前期规划,优先进行沙产业经营制度的框架设计,鼓励引导企业在实施沙产业过程中循环利用资源,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发展集约经济,提高生态农业的有机构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实现增值增效;用经济和技术手段强力推进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沙产业发展。

有人讲,沙产业应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的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工业化的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就产业链的延伸、加工、增值来说,是“四过”转化的过程。一是“过光(阳光)转化”:把阳光、叶绿素、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植物蛋白。二是“过腹转化”:把植物蛋白通过家畜、家禽的消化系统转化为动物蛋白。三是“过机(机器、设备)转化”:把动物蛋白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流水线转化为食品、饮品、药品、用品等生态精品。四是“过市(市场)转化”:通过名牌创建、科学管理、网络营销、市场竞争,把生态精品转化为畅销商品,赚取“增了值的货币”。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是符合西部特殊规律,兼顾历史、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基础的大整合、大创新。

二、实施“基地带动”和“工业化”战略

高度重视工业技术在沙产业上的应用,重视农业工厂化生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和能为地方财政大幅增收的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培育和开发新品种,培育地方特产和市场名牌,集中建基地,形成产业群规模,延长产业链条。要使沙产业能为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商品,为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通过龙头企业抓基地,建设基地促农户,扩大规模,带动沙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三、实施“技术与人才促进”战略

大力加强生物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从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构建新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从源头上解决技术供需矛盾;以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为发展重点,开辟新的生产领域与增产途径,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努力培育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带动产业化经营质的飞跃。大力推进院地、校地科技合作,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和科研单位进入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化道路。

沙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一、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出一批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系列沙产业生产的特色产品、绿色食品、名牌产品,使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加工转化增值率提高到新水平。区内综合经济实力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大增长。达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

二、坚持工业化发展方向,形成产业化规模。首先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先导,逐步引导沙产业向工厂化生产形式靠拢,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开发、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沙产业经营格局,基本具备较强的向周边地区的渗透和辐射功能,最后达到产业升级,持续发展。

三、完善农业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市场化水平。依托有关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共建若干个省级农业产业化基地;发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企业专利和品牌注册代理、农业科技企业成果孵化、科技评估评价、人员培训等中介科技机构;加快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有一定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有所发展;培养组建流通队伍,全方位搞活商品流通。

四、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为主线。大力发展地膜覆盖和日光温室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工厂化生产的目标。

沙产业开发布局

沙产业的发展区域强调在沙漠戈壁地区。然而,绿洲是荒漠地区隐域性的特殊地域,属于广义荒漠的一种类型。从其开发顺序而言,应遵从先易后难原则,应该从绿洲边缘这些得天独厚的地域开始。所以,我们认为,现在绿洲与沙漠或戈壁的交会线应当是沙产业开发的中心线。

依据沙产业开发项目涉及的内容,可以在边缘绿洲或沙漠戈壁上进行。可以依据具体条件和设计要求延伸。一般地,从交通、管理、灌溉、生活、防护及保持荒漠生态小气候特征等方面考虑,延伸范围不易超过7km。在其上风方向首先建立防风固沙、阻沙林带或封育保护措施保护沙生植被,为沙产业生产区提供保护屏障。然后在距离最近防护林带边缘线5-10m后开始建设沙产业生产区,周围防护林带也应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原则是不能遮光。所有防护林带采用的树种应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更新换代容易,生长迅速。

沙产业生产区依据项目内容设计,遵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2 一般小作业区不大于0.1hm 。常见的、技术要求不十分高的形式是:节水型日光暖棚或温室加高附加值作物栽培系统;小球藻、螺旋藻等微藻专业生产基地。采光采用塑料薄膜、玻璃、复合化工透明布等系统,能源采用民用电力、太阳能或风力发电系统,灌溉采用管道供水和微喷、滴、渗、注射或无土槽式系统。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和“两高一优”农业,建设小麦、玉米、棉花、啤酒大麦、啤酒花、酿造葡萄等名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抓好粮、棉、油、畜产等大宗产品的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促进产供销、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以节水灌溉、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重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区。并在合理规划、试点的基础上依托乡镇企业和区域性市场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小城镇,促进沙产业的市场和经营体系的发育。

沙产业开发步骤

依据先逐级推进,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以绿洲边缘为参照线,先从老绿洲发展起,然后向沙漠戈壁推进,带动新绿洲的建设;其二,一手抓现有产业的改造提高,发展壮大现有生产力,一手抓新型沙产业的开辟拓展,培植高新技术支撑的新的增长点。以第一战场试验提高来支持或保障第二战场,再以第二战场反哺第一战场,达到全面提高;其三,以常规实用技术起步,努力掌握新技术,逐步改造完善旧技术。先建立示范区,在强化培训的前提下,逐步实施生产。在建立生产基地的同时,开始扩展市场。在建立内部市场之后再推广应用,在形成生产基地后要拓展外部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

总体上分设计部署,建立示范区(1年)、培育基础,建设产业基地(2年)、巩固发展,形成产业化市场(3年)三个阶段建设。

在发展决策上一定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尊重市场,逐步扩大吸收多种投资方式参与经营;要综合集成产业带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利用农业区域经济的非均衡、集聚、点串效应,对推动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夯实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实现区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沙产业发展重点内容

一、节水高效生态农业工程。采取生物节水与工程节水相结合,配置沙产业生产体系,为沙产业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促使有限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效节水方面,推广现代新型节水设备,创新节水机制。

二、农副产品深加工工程。围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附加值、市场份额和增加农民收入,引进和利用现有农产品加工设备,开展农产品增值技术和产后加工、贮藏保鲜及食品多样化技术的开发。技术开发的重点领域是小麦专用粉、玉米淀粉、啤酒大麦、葡萄酿酒、马铃薯加工、蔬菜加工、保鲜。

三、优势和特色阳光产业工程。通过合理布局,突出名、优、特、新和商品化及市场占有率,以制种、蔬菜、瓜果、中药材、花卉为重点,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引进和采用新技术,开展优质无公害生产,示范推广生物菌肥、生物农药,严防土壤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壤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证土地与食品安全。在设施建造技术、专用品种、节灌设备、模式化栽培、自动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力求有创新性的突破和更合理的集成。

四、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工程。按照市场体系要求,首先在河西各市及农村小城镇建立销售沙产业产品的销售网点,搭建市场营销平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产业互动,促进协调发展。按照武威-金昌-永昌经济聚团区、张掖-临泽-高台经济聚团区、酒泉-嘉峪关-玉门经济聚团区的城镇化建设布局,围绕重点产业域面,引导农村企业向工业小区、县城和交通干线的建制镇集中,发展功能比较健全、带动力较强的新型小城镇,成为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加工基地和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促进农村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金融等行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五、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根据产业带区域的特点,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产业、无公害优质蔬菜产业、制种产业、优质中药材产业、酿造葡萄及葡萄制酒产业等8个产业。

六、完善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有关高校、科研机构,按照“开放、流动、竞争”的原则,坚持公益性与自主发展紧密结合,产学研共建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体系,全方位为沙产业服务。

沙产业发展的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结合地方科技工作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加强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与地方、企业的科技合作,大力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普及。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积极引进人才、智力、项目,推广电子商务技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品牌意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依靠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先进技术组装配套和创新,运用市场、科研、开发、生产一体化的新机制,推进科技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区内专业学校和职教中心的作用,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地、县、乡、村四级科技推广网络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建立工作联络制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农相结合的良好格局。

二、实施项目带动策略

加强对沙产业的宏观指导和环境建设,增强跨地区的交流和协作,组织实施一批跨地区、影响大的科技引导项目。制定招商引资项目指南并予以定期发布,引导、集聚社会资金投向。推进沙产业运营的中介化管理。各级科技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策划、包装作为沙产业建设的重点,强化企业的科技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重视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走内涵发展的路子。

三、实施投资扶持策略

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强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社会集资引资多元化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投融资体系。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沙产业的支持;地方各级政府相应加大对沙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和资金配套比例;鼓励风险资本支持成长期的企业和项目。运用市场化管理机制,实行从资金、技术、人才到资源、产品、商贸流通的全方位开放,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源投入到沙产业的建设中来。其次,在法律支持方面,我们期望遵照现有法律,对沙产业这样的生态产业,实施税费优惠政策、技术项目扶持优先政策和权益法律保障政策,为沙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实施持续发展策略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经济中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必须强调持续发展,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要使用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 实施人才强业策略

发展沙产业需要高科技作为保障,因此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具体而言,就是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重视沙产业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加强生态领域的基础教育,大力发展生物科学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荒漠化治理人才的素质,为荒漠化防治和沙产业发展提供各类人才保障。要鼓励科技创新,在沙产业高新技术、光能高效转化等关键领域和其他生物科技领域掌握前沿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知识产权。同时,还应切实转变观念,加强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要加快剩余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贸易专业化,通过抓人才,促进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六、实施区域合作策略

要加强西北省区市与周边省区市的经济技术协作,充分利用联合优势,扬长避短;如加强甘肃与新疆、河东以及陕西的纵向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突破条块体制,走强强联合之路,增加凝聚力。同时要充分利用沿海对外开放的形势,要非常敏感的关注他们吸引外资的情况,主动地去争取成为它的配套产业,成为它整个供应链和生产链的组成部分,从而加快西北工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沙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西部的投资主体仍以开发资源为主。

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其自然资源紧缺,但是,由于处于地理区位优势,加之中央实施加快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这些地区普遍实行了“外向型”经济加“劳动密集型”引进战略,是“两头在外”( 原材料和吸引劳力),最终产品在外(出口)。不仅充分利用了国际资源(因为国际市场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特点是呈下降趋势的),还开拓了国际市场(提供出口产品);积极吸收了外国投资(等于引进了外国技术),促进了本地民间资本增长;不仅消化了本地的劳动力,还吸收了外来劳动力。这是非常成功的经济追赶型战略。所以,对西部地区而言,需要从基于资源开发战略转向知识发展战略。今后实行更加开放的拿来战略和贸易自由化战略。

(作者系甘肃省洽沙研究所研究院)

阅读 3732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