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辽宁 > 正文 站内导航

治沙老汉20多年坚守 让“沙窝子”变林海

媒体: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内详
专业号:辽宁种苗 2024/6/24 14:30:31
  6月的辽西沙原,一米多高的桑树伸展出绿叶,零星几朵小花吐蕊;初夏的风把油松吹得浑身透绿,松花苞蕾发出一丝香气。
  这里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所在的科尔沁沙地南缘,74岁的侯贵站在自家林子里。高处有树荫,脚下是绿草,沙地的沙被牢牢盖住。
  上午9点,侯贵已经完成了每天3个多小时的巡山,接下来的活儿是浇水。今年4月,侯贵新栽下两万棵树苗。现在是油松稳苗的关键期,浇透水才能让它们扎好根。
Image
  给山上的树苗浇水并不容易。要带着十几个一米多高的水桶和五十米长的连接管,侯贵的工具是一辆四轮小电车。山上没有平顺的路,稍不留神,车就会陷进沙石。终于到了目的地,三百多米水管分成八段,侯贵一段段地连上连接管。每个接口处再拧上三五根粗铁丝来固定。到这时候,他才能走上十分钟,到水井旁开闸。
Image
  一天不过24小时,这一趟就要四五个小时。而相比二十多年的时光,四五个小时,也不算什么。从侯贵扦插栽培第一片杨树苗开始,这是第24年。24年前,侯贵和他的老乡们自嘲住在“风口”和“沙窝子”,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我们这个地区深受风沙的侵害,风把沙子都带上,砸到我们院子里、庄稼地里。种地产量上不去,有时候村庄的道被沙子封上了,有的园子都刮进沙土了,还得用车拉出去,往远处送。”侯贵记得一清二楚。
  1951年,一座苗圃在四合城镇西边的章古台安了家,侯贵也是在那一年出生。那时,彰武的沙化面积已经达到了96%。第一代治沙人的故事,侯贵从小听到大。
  有时候,一排树能长成一片林;还有些时候,荒山好容易变绿,又一点点被黄沙覆盖。1983年,侯贵第一次成了种树人:“报纸上刊登一个消息,说农民如果在荒地荒山造林,林地不收任何费用,还允许子孙继承。我一看,这是个好事啊。”侯贵明白,政策是在动员大家在自家边上造林,改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
  他提着铁锹上阵。黄沙面前,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那一年,侯贵一个人种下71亩地的树——这片林地,他使用至今。
  之后的十多年,侯贵忙于种地,还当过村干部,种过的树扎进土里,也长进他的心里。到2001年,心里的树,遇到春雨。
  “党的政策是一贯的。”侯贵说,这一次,为了尽快治理沙地,社会力量也可参与造林。侯贵顺势上山了,50岁的他拿出所有积蓄,承包下了四合城林场。
Image
  侯贵一下子承包2000多亩地种树,人人觉得他是奔着发财去的。侯贵想挣钱吗?当然也想。但他很快发现种树不仅挣不着钱,还得贴钱。当时杨树苗要一毛多钱一棵,侯贵买不起,只能自己在地里育。他提着镰刀转遍了村边的山头,专找年轻杨树上的新生枝条,到处“割条”。苗就是这么育出来的。
  从选枝、育苗,好不容易熬到扦插,没过几天,小苗就被沙子“吞下”,有时候种上三四回才能有一棵小苗扎下根。第一年忙活出头,侯贵种活了300亩杨树。村里人笑话侯贵,老伴儿李树媛听了也来气:“我说栽那树有啥用?挨着骂,犯不上。他说咱国家号召造林是固沙,别人爱咋想就咋想吧,但是咱们该咋干还是咋干。”
说“挣不着钱”还是轻的。侯贵说,造林不但花掉他50多万元积蓄,还给他“拉了债务来”。他家的房子是左邻右舍里最破的,夏天需要用塑料布遮雨,冬天需要多烧点火、多糊一层窗才能保暖。侯贵半开玩笑,“是我不想住好房吗?非得住破房子吗?”他不但告诉家人,也告诉村里人,等手头的林造完,他立马去盖最好的房子。
Image
  植树治沙,困难比想象的更多。最初两年,克服了“种”的困难,侯贵为了“管”伤透脑筋。树长起来、草密了,牛羊倌都想来侯贵这片林子放牧。一开始,听说“我的牛羊不吃树、只吃草”,侯贵也不好阻拦。眼看着牛羊捎带着把树苗也啃了,侯贵急了。好话说尽,最后,他和老伴一点点钉木杆子建围栏,靠着两双手,钉出了一条7公里的防护网。
  “放牧的起大早,还有贪黑的。下大雨你要不去,那要进来一二百头牛,把这么粗的杨树都啃了。牛倌看你来了,他往外赶。要你没看着,就在那放,吃饱了走了。咱们要不及时赶,损失也很大。”侯贵说。
Image
  二十多年,2400亩,侯贵种下26万多株树,有20万株存活下来。对他来说,每一棵树,都是心血。
种树的第十个年头,因为杨树害病,侯贵也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树才是更好的固沙树?
  “我设计一个林地改造的方案,每个树种栽十行为一个林带,中间都用元宝枫做间隔,这样将来成形之后会更壮观。采用树种都是长寿的树种,抗旱能力强,适合在我们这个地区生长,打造一片具有百年以上防风固沙能力的精品工程。”
  ——这是一位中国农民靠双手摸索出的答案。
Image
  一把铁锹、一股干劲,一个信念、一场攻坚。侯贵想的从来不是过去的二十年,他朝前看:“再有10年我不就84岁了,但我不下山。我干不了了我也在这瞅着,这才是我真正想养老的地方。”他甚至想到了百年之后,“我就空手去了,树还在这长着”。
  6月的风里,白色的风车缓缓转动,带来清洁的能源。
  这是74岁的侯贵从不说“爱”的家乡。彰武依然多风,但沙已停下脚步。

Image

阅读 452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