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保护地动态 > 自然保护区 > 正文 站内导航

震撼!宁夏白芨滩保护区在毛乌素沙海书写“黄绿交汇”景观!

媒体:宁夏日报客户端  作者:内详
专业号: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12/29 15:14:00

7月30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兴东再度赶到白芨滩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接待又一批慕名而来的人。

对他而言,工作越发忙碌源于白芨滩生态环境的连年向好。而这些变化,与三代白芨滩人70年来锲而不舍地治沙造林息息相关。

“白芨滩保护区累计治沙造林68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1%,有效遏制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保护了黄河、银川河东的生态安全,成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科学治沙的样板区。”文字与数据组合的成绩,落在王兴东的眼里,则具象化成为豹猫现出踪迹、职工收入提高等更为直观的表现。

“我们2021年在对保护区119台红外相机开展数据回收和甄别中,第一次发现了野生动物豹猫的踪迹。”王兴东解释,因为豹猫作为纯食肉动物,是衡量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指示物种。它的出现充分说明,随着沙漠里绿色、绿量的不断增加,白芨滩保护区动植物栖息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图片

三代白芨滩人坚持不懈地守护着黄河和银川的“东大门”,有效遏制了毛乌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扩。

这些年,白芨滩保护区生态系统、食物链等趋于完整,令野生动物种类总体呈增加趋势。除豹猫首现踪迹外,猎隼、石鸡、狗獾、沙狐等动植物数量也随之扩大,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家底”更加殷实。

生态的向好,关联到的还有当地职工生计的延续。历经多年探索,白芨滩保护区构建起前沿沙生灌木林、近生活区乔灌混交林,经果林、养殖业、种植业、生态旅游“六位一体”的治沙模式,实现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我们有名职工叫李国宝,他家现在经营着5座沙漠温棚,种植了6亩沙地韭菜和5亩苗圃,生态牧场还托管了6头奶牛,年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王兴东说,收入的提高,让治沙职工不仅可以到灵武市区购买新房,家家还购置了小汽车,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现今在白芨滩保护区,蓄草、养殖、果苗有机循环造就生态产业体系,特种苗繁育实现就地培育就地搬山造林,各项配套出台的补贴更是让林场职工感受到民生温暖。“2022年,白芨滩保护区职工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去年的一项统计数据也从侧面说明,白芨滩保护区正致力将“沙漠绿、职工富、场子活”的想法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宁夏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唯 祁国昌 文/视频 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阅读 252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