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吴刚,学仙有过,谪令月中伐桂。吴刚郁郁不起,不思饮食,不操斧斤。金背蟾劝曰:
“吴君,这天地宇宙,上下八方,无穷无尽,目力不可及,是为无极。然妾尝闻《南华经》有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以其有限之长度,作无极之分割,虽至毫微而不能止,可称之为微分,其玄妙义理,常人难解。如今恰有桂树高五百丈,吴君何不试伐之,一来不违上帝旨令,二来也可印证此微分术,也好为后世算学开一大宗。”
吴刚思忖良久,欣然从之,持斧斫桂,树创随合。刚恚忿,杀蟾。
暑气已经褪了大半,天气愈发凉爽。这样的季节,适合做三件事:观月,赏桂,吃蟹。只是中秋已过,而螃蟹多半还在湖里,只有枝头桂花初绽,在夜色里飘出清香。
隔着屏幕,仿佛已经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图片:Bri Weldon / flickr
桂花的属名Osmanthus来自希腊语osme(香气)和anthos(花),种加词fragrans仍然是香的意思,足见其香。桂花的香是我最喜欢的香味。自然界里,带香味的花虽然多,但许多都是那种熏人头脑的浓香,闻起来好像被脂粉大汉打了一闷棍,对鼻炎患者更是大杀器。桂花的香清甜柔和,丝滑无比,好像涂了婴儿润肤乳的玉手,撩拨鼻腔。
大部分人能记住四岁之后的事,而对之前的事只能记住少数Gif一样的片段。对于我来说,四岁之前的记忆里有几个片段,与桂花有关。比如幼儿园小班放学后,在小摊上吃四个又大又甜的桂花汤圆。回家后,用磁带机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在桂花盛开的季节,收集大量桂花,洗净后加蜂蜜密封到玻璃罐中,假以时日便成了桂花酱。图片:i粗茶淡饭1 / 豆果美食
你说的桂,是什么桂
桂树历史悠久,名声颇盛,《山海经》中记载了两座产桂树的山,一曰招摇,一曰臯[gāo]涂。《吕氏春秋》还把招摇山产的桂树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我们熟悉的屈原的作品里,也经常提到桂这种植物,如菌桂、桂浆、桂栋等。
但这些桂跟今天介绍的桂花没什么关系。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桂”这个字指的都是一大类樟属植物,陶弘景《名医别录》中说“单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谓皮赤尔”。牡桂就是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皮厚多脂,气味浓烈,古时也称大桂。
肉桂用做香料的部分主要是它们气味芳香浓郁的树皮。而在印度一些地区,肉桂的花蕾也会被用做香料。图片:McCormick and company / wikimedia
屈原作品里提到的菌桂,也叫小桂,指的是樟属植物里树皮较薄、可以卷成筒的种类,如阴香C.burmannii等。这些植物本身富含芳香的挥发油,其树皮更是珍贵的香料,在先秦时代常用于祭祀。在文学作品中,桂常与兰并列,形容美才盛德或君子贤人。
阴香。图片:JMK / wikimedia
据古籍记载,肉桂也是非常厉害的植物,古称“梫”[qǐn],《尔雅》谓之能梫害他木。《吕氏春秋》既说桂之美,也说“桂枝下无杂木”,所谓姜桂之性,越老越辣,越辣越美,美出了化感作用(指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
识别木樨的诀窍:看叶子
今天介绍的桂花,在古代多称为岩桂或木犀,后一个名称流传至今,加上木旁,成为它的正式中文名,也有许多场合是不加木旁。之所以叫木犀,是因为它的树皮纹理如犀皮,名字里本来就有木,这个“木樨”未免有些多余。
虽然木樨与一众樟科植物共享“桂”名,但在分类学上差得相当远:樟科属于被子植物中较早演化出的木兰类分支,算是基群之一;而木樨科属于演化树另一头的唇形类,是较晚的一支。
木兰类属于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类。图片:maxpixel
樟属植物与木樨外形看起来有点相似,有些种类花期也重叠,如阴香,与木樨一样,花期都在深秋。虽然一个花被片6,一个花冠4裂,但二者的花都很小,远看区别不大,名称混用,实属寻常。
左为6个花被片的阴香花,右为花冠4裂的木樨花。图片:JMK / wikimedia,PxHere
非花期时,二者的区别更小了,但仍可从叶脉辨别。离基三出脉是樟科植物的辨识标志,而木樨的叶子是普通的羽状脉。
南宋范成大《桂海志》说别的树叶中间只有一条纵理,唯独桂有两道(明明三道),好像古时参与重大活动时所持的圭;又因其入药可以“宣导百药,为之先聘通使”,好像持圭的使者,因此加上木旁,故名为桂——这说的都是樟科的桂。
樟科植物柴桂(Cinnamomum tamala)的叶脉。图片:Kayser Ahmad / wikimedia
木犀的叶子。图片:Lazaregagnidze / wikimedia
至于木樨,虽然不如樟桂贵重出名,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花树,常喻为仙友、仙客等。宋朝张翊作《花经》,木樨名列二品八命,算是中上等品级。明代袁宏道《瓶史·使令》更是让花草有了主奴之分,给木樨找了个九品一命的芙蓉作奴婢。《镜花缘》中把三十六种花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是十二师,十二友,十二婢,其中桂花“态浓意远,骨重香严”,令人肃然起敬,名列十二师,芙蓉等十二婢开放时,“不但心存爱憎,并且意涉亵狎,消闲娱目,宛如解事小鬟一般”。
开橙色花的木樨。图片:Laitr Keiows / wikimedia
中国的木樨属植物约有25种,在古代,一些变种或相似种自然也被归为木樨名下,根据花期不同,有春花、秋花、四季花、逐月花;根据花色不同,白者为银桂,黄者为金桂,红者为丹桂;或浅黄为金桂,深黄为丹桂,红者为朱砂桂。
白色花的“银桂”。图片:needpix
《学圃余疏》中尤为推荐的品种叫“早黄球子”,农历七月即开花,茂密成球,馥郁异常;次者为丹桂;而终年开花的四季桂因为能结果,可以种一棵备用。其余的就不推荐了。
桂花除了食用,也可以当日常化妆品和护发用品。《本草纲目》记载,桂花同麻油一起蒸熟,可作润发和面脂,也就是“桂花油”,早在宋代《香谱》 中就有记载。我们更熟悉的是《红楼梦》中的行酒令“这丫头不是那鸭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桂花做成甜品也是极好吃的。图片:See-ming Lee / flickr
月亮上当真有桂树飘香?
除了木樨和樟桂,古籍中记载的还有一种月桂,这种月桂不是现今植物学上的月桂Laurus nobilis,而是字面意思,月亮里的桂树,也就是吴刚砍的那棵五百丈高的桂树。
植物学上的月桂为樟科月桂属植物。在古希腊神话中,达芙妮为了躲避阿波罗的追求,而化作一棵月桂树。图片:Pixabay
有关嫦娥奔月的传说比较杂,许多古籍中都有提及,至于那棵桂树是哪来的,《淮南子》中提到:“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说明这棵树本来是地球上的,后来不知怎么整到月球上去了。在《淮南子》中,这棵月桂树还是配制飞升之药的材料,嫦娥欲重返人间,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这“飞升之药”竟然还是往返票。
中国神话传说的玉兔捣药。图片:wikimedia
“月桂”到底不是人间草木,其种类自然无从得知。有趣的是,自武后以来,民间常有月中桂树落子的传说,亦载于正史或地方志。多为中秋时节,空中落子,其繁如雨,或砰然如雹,或纷如烟雾。其大小、颜色、味道不同,或大如豫章子(樟树果实),或小如牵牛子;或色白如玉,或黄白相间,或纹如雀卵;或咀之无味,或作芝麻气……这些果子被人拾取种植,往往成活,便称为月桂。
相传南朝陈后主极其宠爱妃子张丽华,为其建造“桂宫”,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设素粉屏风,庭中无他物,惟植一棵桂树,树下置药杵臼。这位华妃时常抱一白兔,漫步其中,以效仿广寒宫的凄冷寂寥。不料隋破南朝,华妃被斩,更被视为误国祸水。倘若其魂魄月下有知,也无可奈何,唯抱树唏嘘而已。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