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鸡
“ 谁能有我这将军般的身姿与气度?今年的舞林大会必然是我胜出了”
红原鸡学名:Gallusgallus
又叫做茶花鸡,鸡形目,雉科,原鸡属鸟类,外形和家鸡相似,但是很瘦削。IUCN标准:无危(LC)、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
形态特征
雄性成鸟上嘴黑褐,下嘴较浅,呈角黄色;脸和喉几乎完全裸出,虹膜红褐或橙红,眼周有裸皮;头顶暗桔红色,头顶上具肉冠,喉下有一个或一对肉垂;耳羽簇浅栗色。后颈和上背的羽毛均呈矛状,特细而长,覆盖着整个背部及两翅覆羽的表面;这些矛翎从后颈的羽基量起,长达150毫米。它们的基部暗红,而大部分呈金橙色,各羽并具明显的轴纹,在前为白色,向后转为褐色;被覆盖在矛羽下面的背羽及两翅的小覆羽均黑,稍有暗蓝绿色反光,羽端略带暗栗色,位于后方的栗色羽端更形扩大,而缘以栗红色。下背浓紫栗色,并闪着灿烂的金属反光。两翅的中覆羽暗栗,各羽的基部黑色,并具辉亮的栗红色羽端;初级覆羽和大覆羽呈暗蓝绿色,有金属反光;飞羽褐黑色,初级飞羽外缘以浅棕色,次级飞羽则有宽阔的浓肉桂色的外缘,形成一块极明显的羽区,最内侧的飞羽黑而辉蓝绿色。矛状腰羽及较短的尾上覆羽又转为与矛状颈翎略同的金桔或深桔红色;较长的尾上覆羽呈辉亮的金属绿色;中央一对尾羽特别长,呈镰刀状,色黑而有金属暗绿色反光;其余尾羽均短而呈黑褐色,各尾羽的白色羽基常展露于外:位于中央尾羽两侧的1-2对尾羽,其外翈也稍沾绿色反光。下体全部褐黑色;肛周羽呈绒状。跗蹠及趾等均铅褐以至蓝灰色,并具一个尖锐而向上曲的长距。
雌性成鸟体形较小,羽毛较暗钝;脸仅局部裸出;头上亦具肉冠,肉冠和肉垂均不发达,红色。头顶棕黄,各羽中部散有黑色;额与前头浓栗,此色并沿着眼的上方向后延伸,由耳后方下至胸部,形成项领状;后颈矛翎被覆于上背,其较短者近棕色,较长的转浅黄色,各羽均具宽阔的黑色轴纹。胸浓红棕色,羽干棕白;腹和两胁棕色更浅而沾灰,并稍具黑褐色虫蠹状斑,羽干浅棕近白;上体余部以及两翅的覆羽大都浅锈褐色,密布以黑褐色蠹状细斑,间杂以一、二粗斑,并具白色或浅棕黄色羽干;飞羽大都黑褐;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的外翈与背同色。下腹中央灰白;尾下覆羽淡黑褐色。尾羽黑褐,中央一对尾羽的两翈边缘具暗栗色细斑,两侧3对尾羽的外翈也是如此,但不很显著。
栖息环境
分布于印度东部和北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南部等地。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热带雨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竹林,以及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等各类生境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村落附近的耕地上。巢多置于树脚旁边或灌丛与草丛中地上,巢甚简陋,通常为地面的一小凹坑,或由亲鸟在地面稍微挖掘一浅坑,内再垫以树叶和羽毛即成。
生活习性
常成群生活,大多为3-5只或6-7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中的大群。早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晚上栖息于树上。主要以植物叶、花、幼芽、嫩枝、幼嫩竹笋、草莓、榕果、草子、浆果和种子为食,有时也到耕地啄食谷粒,甚至到村落附近的耕地上与家鸡混群觅食。觅食方式也和家鸡相似,用爪刨和用嘴啄,常常边走边觅食。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
繁殖方式
繁殖期2-5月。进入繁殖期后雄鸟叫声频繁,常常发出近似“遏遏-遏遏”的啼叫。主要营巢于林下灌木发达、干扰较小的茂密森林中。每窝产卵6-8枚。卵浅棕白色或土黄色、光滑无斑,椭圆形。由雌鸟承担孵卵,卵化期19-21天。雏鸟早成性,孵出不久即能随雌鸟活动。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