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江门市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动美丽广东建设。
近年来,广东省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划定5.07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累计争取财政资金约50亿元,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829.9万亩,实施梅州、韶关2个国家级山水工程项目,完成矿山修复项目160个、海洋修复项目72个,整治修复大陆海岸线近300公里,营造修复红树林7.3万亩。惠州惠东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被评为全国十大典型案例,韶关大宝山、梅州铁山嶂项目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全省“三屏五江多廊道”的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确立,逐步形成陆海联动、通山达海的生态保护修复蓝图。
各地在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江门市强化系统修复,建成国家、省级绿色矿山39个,创建小鸟天堂、开平孔雀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453公顷的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湛江市稳步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颁布施行《湛江市红树林湿地保护条例》,推进雷州、徐闻两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示范基地。韶关市坚持分类治理,探索“生态 产业”发展模式,多个治理项目入选国家山水工程典型案例或省国土空间修复范例。梅州市协同推进治山、治水、治土、治穷,引入社会资本推动废弃矿山转型发展,治理历史遗留矿山超780公顷,蕉岭新铺“山水修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梅县区和平远县分别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谋划“十五五”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布局国家及省级“山水工程”,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五大工程”、历史遗留矿山修复、红树林营造修复等各项工作。建立生态保护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进区域间生态保护合作,全面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推动“厦门实践”经验在广东落地见效,谱写新时期广东的“山海经”。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