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大连6月19日讯(记者曹伟)第八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市长、专家专题演讲今日在大连举行。西南林业大学校长刘惠民在演讲中针对一些城市为了绿化进行“大树进城”“果树进城”等现象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表示有些城市选择了果树进城参与绿化,不宜多用,主要是果树栽培需要精心管理,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在出现病虫害时,化学防治又会造成二次污染。果树不是说一点不能用,用在小区绿化点缀一下还是可以的。
西南林业大学校长刘惠民。中国经济网记者姚宇摄。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组委会给我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进入这项工作时间比较晚,国家林业局安排我这两年参与城市森林的工作,我想谈一点个人看法。我大概去过十多个城市,今年有八个城市获得了森林城市的称号,我在这儿表示祝贺,这里我去过四个。通过参加国家森林城市的建设有三点认识。第一,城市森林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第二,各地党委、政府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并广泛参与。第三,许多城市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创出了特色,城市森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市森林建设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我们森林城市强调的是近自然的建设手法,强调的是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瑞,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
我们所到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民生工程的头等大事,狠抓落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理念被广大市民所接受,赞誉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这已经成为我们各级党政领导的共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广大市民自觉行动。
第二点感触,城市森林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总的感觉树多了,城市绿量增加了。空气清新了,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了,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了。生活品质,表示人们日常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城市森林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满足了人民对森林生态环境的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环境生活品质。无论是在城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森林各项功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森林建设成果直接惠及人民生活,相当一部分城市公园设施对市民免费开放,许多城市林荫大道遮天蔽日,我们的市民也享受到森林城市建设的成果。比如我去过的泸州市承建一批公园,使这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江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宜居城市进一步增加。另外梧州,通过创森带来了城市整体圣经环境的大幅改善,这几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百分之百,从08年到10年,全年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分别达到322、335和336天。
21世纪是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的时代,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经济实力,区位优势竞争,同时也是文明环境、市民素质竞争,还包括生态、人居和创业环境竞争。通过创森活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社会秩序和环境质量良好形象,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
森林除了自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效益以外,由于改善人居环境,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不少城市为次获益。如石河子市长期坚持城市森林建设,良好环境成了一片投资热土,人们看中的是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国内外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石河子。另外,我们林业产业自身也得到发展,这在我们梧州市做的比较好,是广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一个地区,凭借林业面积达,通过实施林板、林脂、林浆、香料药材、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五大林业产业集群建设探索出一套产业支撑型的森林城市建设模式。
关注森林文化的建设。刚才彭先生介绍了很多,我不展开讲了。我们这个森林文化是人对森林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认识及其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反映人与森林关系文化现象。要加强对森林公园包括林业科普基地等设施建设,充分利用这些物质载体开展森林文化活动,传播森林文化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森林生态产品,在森林科普游方面、湿地休闲游等方面下大功夫。
总的来看,我们森林文化方面的建设还是比较初级的,在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上基本上以休闲、健体等为主,郊区多是农家乐,基本上是休闲、餐饮为主,森林文化内涵十分匮乏,与国外发达地区的森林文化差距比较大。我所到的这些地区,至少没有发现一处与我们森林与人类方面的自然博物馆,在国外有很多地方的自然博物馆,我们这类教育比较少,对青少年教育没有什么场所。森林是重要的休闲旅游资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标准,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低于1000—1500个。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走进森林,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
充分认识城市森林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现在城市森林建设我们也在讨论到底是搞快了还是搞慢了,有些城市确实长期坚持效果比较好,但是有些城市也在搞大投入、搞大运动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城市森林建设要科学规划,长期坚持。在创森过程中集中开展创建活动,可以在短期内改善城市森林的状况,但城市森林建设更多的要长抓不懈,持之以恒。
城市森林要注重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均衡发展。目前比较多的城市注重开发区、新城区城市森林建设而对老城区树木绿化关注不够,城郊结合部与乡村城市森林建设仍是薄弱环节,城乡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不均衡,反差比较大。我们现在去看的一些地方,总的来说在开发区做的比较好,在农村包括结合部差距很大。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在国外,我去过新西兰,城市有大面积天然林,构成城市生态环境重要保障,城市内部连接大面积森林公园,包括林网、水网、路网,以及各种绿地,是乔灌草的结合,自然或近自然植物配植,城市森林近自然建设模式运用非常好,感觉城乡差别非常好。
要立足本地建设苗圃,适地适树。在我考察过的一些城市,截干的大苗、大树进城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地方苗圃建设不足,不尊重自然规律,跨区域远距离购树,南树北移等,失败的例子不少。适地适树,是指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树种选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所以我们创森首先要选用乡土树种。第二要尊重自然山水和地貌及地带性植被布局。对于野生和外来树种应近来科学研究,引种驯化逐步推广。南树北移更要谨慎,因极端气侯的影响,树体或树冠大面积枯死的例子也有发生。
古树名木也是城市有生命的历史文物和文化符号,要认真保护,不可随意为城市建设而移植甚至砍伐,大树一栽很难成活,即使成活也很难健康生长。有些城市选择了果树进城参与绿化,不宜多用,主要是果树栽培需要精心管理,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在出现病虫害时,化学防治又会造成二次污染。果树不是说一点不能用,用在小区绿化点缀一下还是可以的。
我们是建设城市森林而不是荒山造林,所以要从丰富景观的角度,根据叶色变化的特点,用好彩叶树种,彩色树种的应用可以提高景观效果和城市的绿化美化效果。
以上仅是本人参加城市创森评建活动中的一些感受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批评指正。最后祝愿城市森林建设在国家林业局的指导下,在各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更加健康,让我们人民生活更加健康,谢谢。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