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德宏州五种世居少数民族生态智慧印象
森林云南 2023-11-28 17:45 发表于云南
阳光下户撒的五彩稻田、雨后三台山青翠欲滴的茶园、华灯初上南宛河畔蹬窝罗的各族群众、假日里一房难求的出冬瓜村民宿、如火如荼的盈江观鸟经济……走进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仿佛走进一幅美丽的生态山居长图。近年来,德宏州生态保护的底色更足,民族文化保护和特色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这与生活在这里的五种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里传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观念和生态智慧息息相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马如意 摄
德宏州是云南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境内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0.33万人,占德宏州总人口的45.84%。生活在德宏的各少数民族沿袭着许多村规民约、民俗及禁忌,这些源自宗教禁忌、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传统文化习俗对少数民族自身的生息繁衍和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最直观的例子是许多民族的传统生态观及生产生活行为,借助民族传统文化,使村寨附近的一些植被和水源等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这些少数民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传统文化和对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德宏发现全国最大菲氏叶猴种群 郑山河 摄
▲“六五世界环境日”绿色骑行宣传活动
傣族的生态智慧
水稻种植休耕文化。生活在德宏的傣族世世代代依托庞大的地表水体系,充分保障水稻种植所需水资源,同时总结出了成熟的地表水系保护知识经验。世代居住在德宏的傣族先民对主要河流的汛期和涸水期的习性了如指掌,并熟练利用塘坝、湿地对地表水资源进行调节。休耕时节的广袤田野,也成了半湿地状态,对坝区的气候、空气、植物、动物的生存都带来好处。当地傣族对过去种水稻有那么一句话:“种一季,吃三年”,让水田能充分的休养生息,不过分透支水资源和土壤的养分,同时也让水田里相关的动植物得到较好的平衡发展,相对减少了次生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
浅层水源保护的自然崇拜文化。古代坝区的傣族先民,对井水、泉水的使用和近乎崇拜的呵护,反映出傣族先民对待浅层水系的利用、使用过程中的良好关系。傣族传统中对饮用水很挑剔,至今绝大多数坚持饮用井水或天然泉水,他们与浅层水系的关系是小心翼翼、精心呵护。傣族有沐浴温泉的传统习俗,对于喜好和特别依赖水的民族,自然也对温泉足够尊重。
顺应自然融为一体的村寨文化。过去傣族人民生活在大山森林里,住在树屋中,干栏式傣楼和树屋结构更相似,具有防野兽虫蛇的功能,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傣族居住环境鸟语花香,房前屋后以及小道边,除了种植瓜果蔬菜以外,就是各种各样的果树和花木。种得比较多的水果有菠罗蜜、芒果、香蕉、芭蕉、龙眼、番木瓜、酸木瓜、羊奶果、石榴、酸枣等,花木就选择茶花、三角梅、万年青、玫瑰、蔷薇等。傣族人民爱鸟护鸟,对一些鸟冠以神话寓意,给予特别关照爱护。傣族与孔雀和谐相处,模仿孔雀生活习性、情态、身姿,创造传承孔雀舞文化,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瑰宝。通常在傣寨生活的原生态鸟类有鹤类、鸦雀、斑鸠、燕子、猫头鹰、麻雀等。
以象文化为特征的动物和谐相处理念。傣族先民曾经与大象和谐相处,对大象进行开发利用。傣族聚居地曾被称为“滇越乘象国”。《蛮书》记唐代傣族象耕情节:开南以南养象,大于水牛,家数头养之,代牛耕也……象大于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人与大象的生存之争,被傣族的先人化为和谐相处和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地捕杀和驱撵。傣族人民把大象作为吉祥的象征、崇拜的神物,流传在傣族的信仰文化中。每到金秋十月,稻子收割完后,我们在坝子里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观:一群群水牛聚集在水田里,很多白鹭停在牛背和牛角上,帮它们清理身上的小虫子,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养的动人画面。
以榕树信仰为特征的植物保护理念。榕树在傣族地区不仅是特色植物,他同时还是傣族的神树,是信仰、崇拜的象征,是庙宇、奘房、金塔四周必须有的植物。傣族禁忌之一是禁止到“竜林”砍伐树木及一切植物。傣族先人在哪里安营扎寨,就会在那里植树造林。以林中大树作为村寨的保护树,俗称“竜树”。“竜树”周围的森林被视为“竜林”,“竜林”覆盖的山坡被叫作“竜山”。竜树作为村寨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本族群体团结的纽带,其虔诚祭祀及保护的认真程度,成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当地傣族对榕树的崇拜和保护表现在约束人的行为习惯上,在榕树生长范围内,人的行为要受到约束,不能做不敬、不洁的事情。竹子在傣族的生产生活中充当了其他植物无法替代的角色,傣族的建筑材料、主要劳动工具制作、生活用品制作的材料都是竹子。
傣族原生丧葬文化。傣族人人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美化生活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本质上是古朴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傣族丧葬过程崇尚自然转化,不起碑和墓,在划定坟地中挖坑掩埋,装殓简单,用木质和竹编做棺料,以便于更快融入自然泥土中。
傣族原生饮食文化。傣族人民以生食的方式,将小型动物和昆虫作为肉食类的补充,如竹虫、沙虫、蚂蚁蛋、野蜂蛹等,既获得优质蛋白美味,又遏制害虫过度发展,维持生态动态平衡。原生态的蔬菜和野菜类食物,取材便利、做法简单,素食对人体健康也有益。
傣医傣药文化。傣医傣药的形成和发展依赖得天独厚的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中的动、植物基因王国的大背景,以开发应用这些动植物基因的中草药物为基础,从而产生了诊疗技法特殊、手段奇特、药物药效和治疗效果优良的神奇效果。傣医傣药完全产生于原生态、依赖于原生态,一片树叶、一棵草茎、一粒土石、一滴露水,都能入药成医,变为治病健身的元素。
▲芒市介桃傣族村寨进行菠萝王评选 杨帮庆 摄
▲傣族群众收割遮放贡米 杨帮庆 摄
景颇族的生态智慧
大山文化。景颇族把山川丛林等生态环境看作是养育本民族的摇篮和崇拜对象。在深山中狩猎、采集、种植山地作物,成为景颇族的主要经济活动。大山养育了景颇人,景颇族对大山寄托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的追求与向往,蕴含着山地民族深切的眷恋与期盼。景颇人进行的狩猎、采集、种植山地作物等生产生活活动,集中体现了山地丛林民族的主要特点和依赖自然经济的习俗。大山的气候变化、大山的资源盈枯等因素,与采集、狩猎、寻找丰富食物的习俗有着密切关系。在生产生活中,景颇族形成了一整套既依赖大山又爱护大山的传统经验知识。景颇族的村寨和竹楼,与山野环境非常协调,展现一种粗犷的美。景颇族狩猎有很多禁忌,对脆弱生物链起到一种保护作用。
绿食文化。景颇族生活的崇山峻岭,是森林植被及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域。景颇族是一个“靠山吃山”的民族,高高的景颇山,莽莽大森林,丰富多样的原生态动植物资源为“靠山吃山”奠定了基础。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景颇人与身边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融为一体,并根据居住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总结出了比较完整的天然、绿色、保健、合理的饮食结构,积淀出符合自己民族的饮食习俗。景颇菜除少部分来源于菜园种植以外,多靠采集野菜制作而成。景颇族的传统采集食物,种类可分为块根、茎叶、笋、蘑菇、果子、昆虫六大类。由于景颇山雨量充沛,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为景颇人丰富多彩的绿叶宴创造条件,鸟兽虫鱼、花草果木无不在觅食之列。正如景颇族的民谣所言“山里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绿叶宴用具主要是翠竹和芭蕉叶,绿叶宴的饭是用竹筒烧出来的,菜是用绿叶包烧或用竹筒舂制出来的,盛饭的盘和盆是用肥大的树叶或芭蕉叶制成的,喝汤用的碗和勺是用竹木枝叶折叠而成。景颇人席地而坐,宴中食物,均为无污染的绿色食物,品食饮用之间,有回归大自然之感。
万物有灵。景颇族最鲜明的文化特征是目瑙纵歌神鸟崇拜,传说神鸟把目瑙纵歌仪式从天上带到人间,景颇族先民迁徙途中迷失方向,由犀鸟等候鸟引路带到太阳出来的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景颇族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创造神秘的自然崇拜信仰,信仰万物有灵,认为日月山水、鸟兽虫鱼、巨石怪树、世上万物都有灵魂,告诫大家不要随意去触犯神灵,背后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景颇族史诗《目瑙斋瓦》充满了效法自然的精神,记述了景颇族先民如何学会种棉花收棉花,学会织布、穿衣打扮及盖房子的经过。
▲枇杷丰收促景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景颇族民居 杨帮庆 摄
傈僳族的生态智慧
狩猎有时。傈僳族崇拜火与弩弓,有浓烈的狩猎文化。新中国成立前,傈僳族根据物候特征把一年分为10个月,即:过年月(1月)、盖房月(2月)、花开月(3月)、鸟叫月(4月)、烧火山月(5月)、饥饿月(6月)、采集月(7月、8月)、收获月(9、10月)、煮酒月(11月)、狩猎月(12月)。除狩猎月常上山打猎外,在收获月、煮酒月、过年月及盖房月也偶尔上山狩猎,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禁止上山狩猎,以防捕猎到怀孕的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均衡发展。
▲傈僳族群众聚居区——盈江诗蜜娃底风光 郑山河 摄
阿昌族的生态智慧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从古至今,阿昌族聚居的地区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很多野生动植物得以在此栖息繁衍,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甚至还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阿昌族在边疆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态文化,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地区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保护效应。
阿昌族群众建寨盖房首选山脚半坡处,尽量维持陡坡山地原貌,居住地区大多数陡坡山地依然被茂密树林、花草等植被覆盖,很少有大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发生,陡坡山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
阿昌族对自然的崇敬和万物的崇拜,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认为山有灵魂,人们就不会破坏山体;认为河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污染河流;认为树木有灵魂,人们就不会乱砍滥伐;认为动物有灵魂,人们就不会滥捕猎杀。
阿昌族保护水源地周边森林植被和山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山养水、水养人、人养树”“人欺山、水欺人、人无路”,解释了山与水、水与人、人与树、人与山和谐共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阿昌族很多村规民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比如禁止随意砍伐树木森林。阿昌族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村寨专门划定一些区域作为丧葬地,禁止随意埋葬。
▲阿昌妇女采茶忙 梁河县委宣传部提供
德昂族的生态智慧
茶色香浓。德昂族尤善种茶,经验丰富,被海内外誉为“古老的茶农”。德昂族把茶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喜欢在房前屋后、村寨周围种上茶树,大片的茶园美化了家园,保护了生态,同时茶香健壮体魄,茶叶收入改善生活。德昂族有神树崇拜的文化传承,小孩出生、老人去世都要种树寄托希望和思念。
轮歇耕种。德昂族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旱地居多,为了保证土地的肥力,对于山坡上的旱地多采用轮歇耕种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一般是头年栽种甜荞、苏子(油料作物)或饭豆等,以增加土质的肥力;次年种植旱谷;第三年又种植甜荞、饭豆等;第四年即轮歇,待土地休耕十多年后,待山地又长出灌木丛林和茅草,再耕种。轮歇耕种的生产方式,包含着德昂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智慧。
生物多样性。德昂族热爱生态、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德昂族尊重鸟兽虫鱼的生命,极少打猎,大量动物得以自由生存,这为德昂族聚居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营造了文化氛围、奠定了人文基础。例如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勐丹村动植物种类丰富,动物有绿孔雀、麂子、穿山甲、野猪、刺猬、画眉、山鸡等,植物有杉木、思茅松、桦树木瓜、板栗、西番莲、香蕉、杨梅、石榴、菠罗蜜、梨、芒果、澳洲坚果等。又如三台山乡早内村的生态环境较好,村内有200多亩原始森林,林中野生植物达1800多种,这和当地的德昂族群众不乱砍树木、不打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林水相依。水是大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德昂先民从古朴的角度对其认识很深。德昂族在生活中对凡是与水相关的水源地、森林、植被、江河、溪水、水井等,都是高度重视、精心呵护,成为古老的生态保护传统。德昂族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民俗和谚语,反映出保护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如“缺了树林就断了水源”“砍了大青树、断了水源”“有了大青树,就有了村寨和人家”,蕴含着古朴的生态伦理观念,无形中对保护生态起到引导的作用。
▲香蕉熟了,德昂群众收割忙 杨帮庆 摄
▲掩映在森林中的德昂族民居 杨帮庆 摄
来源:德宏融媒
作者:陈 林
编辑:谭钠丹
校核:王佳纯
终审:彭杏资
https://mp.weixin.qq.com/s/-yMLD5o5xEvQuzUjtPedng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