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动物学杂志 ,作者熊子翔等
动物学杂志.
《动物学杂志》1957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主办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秉承基础性和应用性并重的办刊宗旨。及时报道动物科学领域具有创造性和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新思想、新方法,开展学术交流与争鸣。
麝,是一类起源古老,分布狭窄的偶蹄动物(盛和林 2007)。因为其性孤僻胆小,多单独活动,对于各种野生麝类的目击和调查记录都较少。 然而,随着红外相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这类行踪隐秘的哺乳动物的研究不再是天方夜谭。通过收集拍摄的红外照片,我们可以获取地域内物种的生活状态、生活史特征,特别是物种重要的活动节律特征(Swann et al. 2004)。 因此,为了探究麝类野外的活动状况,我们在湖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田县境内安装了红外相机,对43个监测位点进行为期一年的红外照相监测,并对其中采集到的安徽麝的红外照片进行识别、记录并进行活动节律的分析。 图1 湖北大别山保护区天堂寨片区的安徽麝(其成体外表的斑纹类似于原麝而有别于林麝故而曾被认定为原麝安徽亚种) 作者:熊子翔,许晓萌,唱意,吴昊玟,杜嘉和,姚子毅,徐红英,杨勤跃,李翔,漆俊 DOI: 10.13859/j.cjz.202423006 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曾被认为是原麝(M. moschiferus)的安徽亚种,李明等(1999)和宿兵等(2001)的研究支持其独立成种,定名为安徽麝,现隶属于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麝科(Moschidae)麝属,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蒋志刚 2021)。狭窄分布于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交接的大别山区域的安徽麝行踪十分神秘,由于分布稀少且栖息地多远离人烟,对于它的调查和研究非常缺乏。 我们的研究发现,安徽麝的日活动节律呈现夜行性,这与其他麝类相似。它在一日内有两个活动高峰,上午的活动高峰从06:00时开始,一直持续到12:00时;下午的活动高峰从18:00时一直持续到次日00:00时。 视频1 湖北大别山保护区薄刀峰片区的安徽麝,通常在夜间觅食活动 通过将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本保护区其他鲸偶蹄目动物对比,以及与其他保护区林麝(M. berezovskii)(彭科等 2021)的活动节律对比,我们发现生活在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麝活动节律的确有其特殊性,可能由于地理隔离和遗传演化,安徽麝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活动模式和生活习惯。 图3 安徽麝与小麂(A)、野猪(B)的日活动节律对比 Swann D E, Hass C, Dalton D C, et al. 2004. Infrared-triggered cameras for detecting wildlife: an evaluation and review.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32(2): 357–365. 蒋志刚, 吴毅, 刘少英, 等. 2021.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脊椎动物(第一卷) 哺乳动物. 北京: 科学出版社, 82–88. 李明, 李元广, 盛和林, 等. 1999. 原麝安徽亚种分类地位的再研究. 科学通报, 44(2): 188 彭科, 陈旭, 温平, 等. 2021. 基于红外相机的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偶蹄类活动节律调查. 四川林业科技, 42(1): 76–82. 盛和林. 2007. 中国麝科动物.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5. 宿兵, 王应祥, 王岐山. 2001. 安徽麝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 动物学研究, 22(3): 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