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太过熟悉了。它是儿时的歌谣,是长大后的乡愁,是爱人手里被风带走的眷恋,是孩子稚嫩的小手和嘟起的可爱小嘴。
它总是出现在我们周遭,楼下的花坛,路边的砖缝,甚至在老去的屋檐下都有它倔强的身影。
童年已经随蒲公英飘走啦。图片:pixabay
常与你我相伴
有一类植物,它们在原生植被丰富的环境中不太多见,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地方,它们却欣欣向荣地生长。这种和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植物就叫做伴人植物。蒲公英便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伴人植物。在春天的花坛里,蒲公英是黄色的小花,到初夏,它就变成了释放小伞的绒球。
石缝间长出的蒲公英。图片:maxpixel
我们似乎对蒲公英有所了解——它是蛮荒年代充饥的食物,是春日餐桌上清苦的婆婆丁,有时也是替代咖啡的提神饮品,英国人还会把它的花朵做成鲜花煎饼。蒲公英的故事有趣又可爱,为我们的生活点缀上不少乐趣。
今天,我们不去聊它生活中的可爱,而是来看看,这样的小植物是如何在我们身边生活的。
蒲公英叶也可以做成沙拉。图片:koreanbapsang.com
原生的蒲公英喜欢生长在向阳开阔的草地。在灌木遮蔽或者高大的草本之下,蒲公英很难现身,而在林间空地、河床裸露的石滩,以及干旱的向阳山坡上,它们则能成片生长。
蒲公英花海。图片:Vadim Indeikin
蒲公英具有强大的分生能力,在不同环境里会长出不同长度的地下匍匐茎,只要条件允许,匍匐茎上的芽便会破土而出,长出小小的个体。在人类活动限制大型草本和木本植物生长之后,蒲公英的这种习性,非常适合它们在裸露的土地生长。于是,它们成为了占领荒地的先锋植物之一。
从平原,到高原
蒲公英属(Taraxacum)是菊科中非常庞大的家族,它们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形态却差别不大,所以蒲公英属植物的分类一直是人们头疼的事。
虽然平原与高原上的蒲公英外表相似,但它们在生长繁殖策略上却有极大的差异。平原低海拔地区的蒲公英,喜欢生长出较长的匍匐茎来寻找裸露空地。为了争抢有限的阳光,它们会萌发得很早,甚至在较为温暖的地区可以四季常绿。低海拔的蒲公英花期极早且非常长,可以从早春延续到秋末,它们会不停地开花并长出大量果实。
蒲公英的头状花序,等到繁殖产生果实后,就变成了果序。图片:Greg Hume
高海拔地区的蒲公英则有长长粗大的根系,用以抵御寒冷和贫瘠,强大的分蘖能力可以帮助它们形成大丛个体,从而挤占有限的土地。它们在短暂的生长季节内有明显的花果期,春花秋实是它们的常态。
从大地,到天空
蒲公英是非常典型的虫媒植物。小球状的花粉外长着小刺一样的突起,很容易附着在昆虫身上。蒲公英是机会主义者,它们没有特定的传粉者,我们常见的蜂类、蝇类,甚至是蚂蚁都可以为它传粉。
蒲公英的单朵花很小,许许多多黄色的舌状小花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朵”圆形的头状花序——也就是我们时常见到的样子。蒲公英的头状花序每天都会朝开暮合,尤其在早春寒冷的夜晚,可以防止小花受冻。
蒲公英的头状花序与舌状花结构。图片:michigannatureguy.com ;汉化:物种日历
蒲公英的小花一般会开放几日,等待昆虫到来之后便会完全闭合。到“花朵”再次打开,原先小花的花瓣凋谢之后,宿存的毛状萼片便会展开,加上长长的柄,新诞生的“羽毛伞”便带着蒲公英的果实浪迹天涯。小伞一样的毛状萼片,也叫做冠毛。完整的冠毛可以调整果实着陆的姿势来增加萌发率——竖立时,果脐更容易接触到潮湿的土壤,因而更容易萌发。
飘飞的蒲公英瘦果。图片:Didier Descouens
不同种类蒲公英的果实也有细微区别。低海拔的蒲公英,果实大多来自有性繁殖,因此具有很强的活力,这些果实落在湿润的地方会很快萌发生长。高海拔的蒲公英种类,果一般是依靠无融合生殖(无性繁殖)产生的,所以活性相对较低,它们会感知周围环境是否适宜生存,延迟或者等待萌发。
多样的生存智慧
实际上,低海拔的蒲公英种类,核型大多是二倍体。开花极为努力的二倍体类型主要是通过昆虫传粉来完成受精,形成果实。二倍体类型的小花为两性可育花,细小的花朵中,雄蕊围坐在具有长长柱头的雌蕊周围。
在中低海拔地区,还有一些三倍体类型的蒲公英。这些蒲公英为了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和较少的传粉者,花序中常常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单雌花。单雌花可以不需要授粉就发育成果实,即无融合生殖。三倍体类型的蒲公英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当环境恶劣、养分不足的时候,花序中的单雌花数量会增加,从而保证能产生种子。
当然,难免变秃。图片:Uwe H. Friese
严酷的生活环境,使得高海拔地区的四倍体类型蒲公英对开花授粉兴趣不大,春夏盛开的花序里,两性可育花少得可怜。四倍体蒲公英更擅于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更为饱满的果实,这些果实的个头比有性生殖的果实更大,在严酷的环境里伺机而发。正是不同环境下极富多样性的应对策略,使得蒲公英对环境的适应力大大增加,从而演化出了种类繁多的蒲公英大家族。
不瞒你说,这些都是蒲公英家族的不同成员。图片:Misato Oki & Greg Hume & Dalgial & Scott Eliason & Javier martin / wikimedia
在人类世界,蒲公英是为数不多可以适应人造环境的植物。它是菊科植物对环境变化产生多样性演化的典范之一。这种看似毫不起眼的小植物,隐藏着生存的大智慧。
人们似乎难以停下破坏原生生物群落,改造成适合自己生活的环境的脚步。而那些弱小的植物,它们的身躯虽然无法与环境的剧变抗争,但它们会利用自己渺小而多变的身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寻找自己的一方容身之地。
换个角度,你将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图片:maxpixel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