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云南 > 正文 站内导航

全国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

媒体:动物世界  作者:动物世界
专业号:大理州林业和草原局 2023/4/21 20:18:10

全国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本土物种的生存

 

说到中国,我们每个人都会为这片土地上丰饶的物产感到自豪。

但你不知道的是,背后正隐藏着一场巨大的危机……

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同时也是遭受外来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

在我国到底有多严重?

从2021年开始,“物种入侵”这一话题就频繁登上热搜,而且是一挂就好几周的那种,所以我国遭受的生物入侵事件,真的这么严重了吗?

我们先看看几个比较有名的案例。

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年初,一种名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植物轮番上了10多次热搜,刷爆各大社交平台,就连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都不得不单独为它两次发文:

图片

原产于北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自1935年作为观赏性植物引入上海、南京等地,随即便呈失控态势。

研究显示,仅80年代开始的二十年时间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已将上海本地的30多个物种赶尽杀绝,是名副其实的“恶魔之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目前在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等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水葫芦,又名凤眼蓝,是比加拿大一枝黄花成名更早的另一大明星入侵植物。

它原产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

图片

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

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如今,水葫芦早已经成为不少人心目中,本土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除了植物,这几年来,频繁登上热搜的入侵动物就更让人头疼了。

比如,作为地表最强入侵生物的红火蚁

图片

自2004年广东吴川报告首例红火蚁伤人事件以来,仅仅用了17年,红火蚁就让我国南方12个省区市全部失守

而从2021年开始,海关截获各种非法入境动植物的新闻也屡上热搜,以下是当年两个月之内的相关新闻:

2021年4月19日,山东青岛邮局海关现场查验关员从进境邮件中查获38只非法入境的“世界上最危险的蚂蚁”。

2021年5月13日,苏州海关截获8只原产于中南美洲的活体长戟大兜虫。

2021年5月21日,广州海关查获了50只非法入境的巨人恐蚁。

……

图片

而2020年前十个月的数据显示,我国海关就截获有害生物3948种、40.97万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12种、5.9万次

而在入侵动物中,最令人胆寒的,非鳄雀鳝莫属。

鳄雀鳝隶属于大雀鳝属,是雀鳝科两属7种中的一种。

1990年,雀鳝科鱼类以“异宠”的形式进入国内宠物市场,但是由于其巨大的成长空间导致很多饲养者最终“无处安放”,小区的池塘和桌边水库自然成了首选的放生之地。

图片

现存的七种雀鳝家族,最下面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翁——大雀鳝。图片来源见水印

同样,还有占据童年宠物排行前十的“非洲大蜗牛”。在1999年前后,北京地下通道口也常有人喂叶售卖。它的学名叫褐云玛瑙螺(Lissachatinafulica),俗名为非洲大蜗牛。在南方,尤其是广东很常见。

它的入侵也比较复杂。在 1800 年到1900年,它从非洲开始,向东扩散到东亚和东南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日本的军事行动,非洲大蜗牛进一步得到扩散。在我国,非洲大蜗牛始见于 20 世纪 30 年代,可能是由植物携带卵或幼螺无意引入的。

图片

非洲大蜗牛食量很大,对农业、园艺和林业都有比较大的危害。

更严重的,本土病原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找上了入侵的非洲大蜗牛,使其成为中间宿主。

饲养非洲大蜗牛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图片

物种入侵会带来一种

生命繁盛的幻象

在读《物种入侵》这本书之前,阿信关于这一话题的感觉,和很多小伙伴一样,以为物种入侵,就和曾经的小龙虾一样,只不过是全球商贸交流中的无心之举而已。

但事实是研究显示,以饲养、种植、观赏等为目的人为引进,已经成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之一

冉浩老师在书中写道,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欣欣向荣,到处都是生命繁盛的景象,但实际上,我们正在营造“绿色荒漠”和“生命孤岛”。

在阿信2021年出版的纪录片同名图书《大卫·爱登堡: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一书中,传奇“世界自然历史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爷爷就以自己90多年的生命历程,向我们亲口讲述了这一“幻象”。

他说:

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最大的源泉。

所以,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他总会力求将每一帧画面的美发挥到极致:

图片

图片

《大卫·爱登堡: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中的海岛、草原和雨林

但这却不是事实。

1950年代,婆罗洲有四分之三的土地为雨林,20世纪末,婆罗洲的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

图片

砍伐雨林,有双重诱惑,人们透过木材取得收益,然后被清空的土地上种植油棕榈,从而再捞一笔。

乍看之下,排列整齐的棕榈园一片绿意盎然,但内里,它摧毁了雨林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几乎无法为任何植物和动物提供养料。

这片棕榈园,早就是个已经死亡的生态环境。

图片

如今,地球上一半的肥沃土壤如今成了农耕地,地球上70%的鸟类都是家禽,其中肉鸡占大多数:

图片

人类占所有哺乳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有60%是人类蓄养的产肉动物,而其他动物,从老鼠到鲸鱼,只占4%。

一旦某个物种成为人类的目标,地球上就再也不会有它们的藏身之处。

从我在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一半。

现在看着这些影像,我发现,当年虽然年轻,但身处荒野之中,依旧能体验到未经人类干扰过的大自然。

图片

如今看来,这只是一种沾沾自喜的幻觉。那些森林、平原和海洋从那时起,已经在变空或者已经消失。

以上,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过程。

 

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物种入侵?

水葫芦、红火蚁、罗非鱼,我们会因为知道了某个外来入侵物种而感到恐慌吗?

冉浩在《物种入侵》说:“当我们面对一盘茄汁罗非鱼时,我们说不定仍会大咽口水。”

图片

事实上,多数外来入侵物种并不会对每个人的生活造成多大的直接影响。

哪怕是如红火蚁这般有可能造成直接伤害的物种,身处疫区的多数民众也不常被叮咬,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只是极少数人。

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我们正与很多入侵物种共同生活

但是,环境却在悄悄改变。当拉开一定的时间尺度后,我们才会骤然惊醒。

就如戴夫·古尔森在《寻蜂记》中所言,哪怕“在那些未被破坏的栖息地上,现在也可能只是以前繁荣景象的余晖”,我们已经“永远无法得知 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博物学家穿行的田野是怎样的情形”。

图片

随处可见的紫茎泽兰(凤眼莲)

伴随着人类活动,当代生物多样性正在持续衰减,而外来入侵物种正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它们的名录变得越来越厚。

情况正在持续变糟,我们生活的地球生物圈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单一

这些变化因人而起,并最终会不同程度地反馈到我们每个人身上。“至少应该让更多人了解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才有可能做出应对。”

https://mp.weixin.qq.com/s/_fJSa80dLAGtan_TnsWAUQ

阅读 855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