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云南 > 正文 站内导航

历时近两年普查 昆明共发现外来入侵物种26种

媒体:昆明信息港  作者:内详
专业号:昆明市林草局 2023/11/26 18:28:50

https://www.kunming.cn/news/c/2023-11-25/13782304.shtml

11月24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介绍,历时近两年,昆明市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目前已圆满完成并通过验收。根据《昆明市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报告》显示,全市普查到外来入侵物种26种。其中水生植物5种、陆生植物17种、昆虫3种、软体动物1种。

普查范围覆盖

全市辖区内14个县市区及3个保护地

此次普查工作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全市共踏查路线7056.26公里,覆盖面积141125.2平方米,样地调查13896个,其中:林地样地8902个,草地样地4933个,湿地样地61个。采集17431条数据,记录26种入侵物种,影像资料375792张,标本1080份,建立了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标本库;撰写了昆明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提出风险分级区划、风险评估、发生趋势及预防与治理建议。

此次普查工作通过资料收集、访问调查和线路踏查后,确定了外来入侵物种重点分布区域,在昆明市境内,将普查单元林地中的乔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以及其他林地,草地中的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其他草地和湿地中的内陆滩涂、沼泽地、森林沼泽、灌丛沼泽、沼泽草地纳入普查范围

此外,以县(市)区级、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为独立普查单元,普查全市辖区内14个县(市)区及3个保护地(安宁市、宜良县、石林县、嵩明县、富民县、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呈贡区、晋宁区、西山区、禄劝县、东川区、寻甸县、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调查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地点、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传播途径,分析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及特征。

同时,使用全国林草系统APP采集外业数据,开展路线踏查工作、调查样地、采集标本信息,记录入侵物种的分布地类、寄主及危害部位(茎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普查拍摄记录照片,包括生境照、入侵物种照、样地样方照等。通过路线踏查,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样地详查,得到外来入侵物种在各县(市)区分布区域,统计出外来入侵物种在全市范围内林地、草地、湿地中的分布情况。依据调查数据,测算外来入侵物种在生态系统内的发生面积。最终形成全市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标本照片库。应用路线踏查及样地调查结果得出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分级区划和风险评估、发生趋势及预防与治理策略。全市调查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均按要求采集制作标本。经过采集制作与鉴定,昆明市共记录外来入侵物种26种,各县(市)区共制作标本1080份,全市提取标本52份保存记录。

全市内陆生植物入侵物种17种最多,水生植物5种次之

昆虫3种、软体动物1种最少

此次普查工作中,全市普查布设样地13896个,样方93962个,估算出外来入侵物种在全市森林、草原、湿地入侵总面积估算为57588.4412平方米。其中外来入侵植物类在森林、草原、湿地中发生总面积估算为52288.1078 平方米;其中在林地生态系统内发生面积52031.3856平方米、在草地生态系统内发生面积4552.6985平方米、湿地生态系统内发生面积1004.3571平方米。全市17个普查单元中发生面积最广的为宜良县,最小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类在森林、草原、湿地中发生总面积估算为4923.0004平方米;其中软体动物福寿螺在森林、湿地发生面积估算为377.3330平方米。全市入侵物种最严重的紫茎泽兰入侵面积估算49704.3714平方米,占全市入侵物种面积的86.31%。入侵最少的锈色棕榈象入侵面积估算0.5000平方米。

此次全市普查记录外来入侵物种26种,其中水生植物4种,为伊乐藻、大薸、凤眼蓝、粉绿狐尾藻;陆生植物10种,为刺果瓜、垂序商陆、落葵薯、马缨丹、土荆芥、飞机草、紫茎泽兰、银胶菊、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旱莲子草(水陆两生);昆虫3种,为红火蚁、桉树枝瘿姬小蜂和锈色棕榈象;软体动物1种福寿螺。此外,有8种其他外来入侵物种并未在国家与云南省普查名单之列,对昆明市造成了危害纳入本次普查范围,水生植物1种为水蕴草,7种陆生植物分别为毛果茄、藿香蓟、三叶鬼针草、苏门白酒草、圆叶牵牛、小蓬草和五爪金龙。

其中,外来入侵物种中紫茎泽兰、三叶鬼针草、土荆芥在全市分布,五爪金龙、伊乐藻、刺果瓜、锈色棕榈象只在一个县区分布。依据各县(市)区数据汇总分析,全市外来入侵物种中植物类在全市广布,入侵面积最多、分布最广、入侵程度最严重,在全市林地、草地、湿地均有入侵。

经此次全市外来入侵普查发现,全市内陆生植物入侵物种17种最多,水生植物5种次之,昆虫3种、软体动物1种最少。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程度划分标准为重度、中度、轻度,对应划分等级为I级、II级、III级。昆明市普查的17种入侵物种中紫茎泽兰为重度危害;福寿螺、红火蚁、桉树枝瘿姬小蜂为轻度危害;其余物种的为中度危害。入侵物种多数为有意引入,不知其严重危害性,导致目前扩散严重。

来看看26种外来物种长啥样

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隶属于兰菊科,泽兰属,是多年生草本或成半灌木状植物。在全市都有分布,全市都适合其生长。传播速度极快,结实能力强,种子随风飘移散落,极易在裸地和稀疏植被的生境中定植生长。紫茎泽兰已被国家、省级列入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紫茎泽兰入侵林地、草地、湿地后,与原生种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并分泌克生性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对森林更新、草地维护、湿地保护有极大影响。已对林地、草地、湿地都造成了危害。影响本土种,减少物种多样性。

主要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昆明市采取过人工防治,林草部门在森林抚育过程中,组建专业队伍除草、修枝、抚育采伐等工作,通过此项工作能间接抑制紫茎泽兰的生长,但效果不佳。

紫茎泽兰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49704.3714平方米,全市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重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昆明市的紫茎泽兰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3.66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紫茎泽兰划分为一级高风险物种。紫茎泽兰在昆明市的17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一级高风险物种。

红火蚁

红火蚁隶属于蚁科、家蚁亚科、火家蚁属。攻击性强,自然扩散能力强,传播速度快,是一种危害面广,危害程度比较严重的外来入侵性害虫。红火蚁在昆明市除寻甸县、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其余14个普查单元均有分布,适合其生存。红火蚁已被国家、省级列入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在红火蚁入侵地往往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红火蚁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4825.9841平方米,分布在昆明市的安宁市、呈贡区、东川区、富民县、官渡区、晋宁区、禄劝县、盘龙区、石林县、嵩明县、五华区、西山区、宜良县、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无意传播。

目前防治红火蚁的措施有:严格检疫、控制生境、化学防治等,查阅历史资料,红火蚁只在昆明市的宜良县进行过治理。昆明市的红火蚁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3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红火蚁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红火蚁在昆明市除寻甸县、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分布外,其余14个普查单元风险等级划分中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三叶鬼针草

三叶鬼针草隶属于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草本,生于村旁、路边及荒地中等。三叶鬼针草是通过种子繁殖,可凭借风力和水流传播,传播速度极强;目前除草剂是可以抑制三叶鬼针草的有效途径。三叶鬼针草在全市都有分布,全市都适合其生长。传播速度极快,结实能力强,由于它的果实有倒刺,也有可能会粘在生物身上被带到其他地方生长。2023年1月1日起,三叶鬼针草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三叶鬼针草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009.4809平方米,全市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防治的方法有人工防治:在幼苗期,人工挖除三叶鬼针草全株,集中晒干烧毁;化学防治:可用克芜踪,拉索、扑草净、敌草隆等除草剂防除。目前,昆明市未对三叶鬼针草采取过防治措施。

昆明市的三叶鬼针草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71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三叶鬼针草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三叶鬼针草在昆明市的17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福寿螺

福寿螺隶属于瓶螺科、瓶螺属。福寿螺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福寿螺在昆明市东川县、宜良县、晋宁县有分布,适合其生存。在福寿螺入侵地往往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大量粪便可污染水体。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水生物多样性。福寿螺的入侵、传播包括自然传播、无意传播和人为传播。福寿螺已被国家、省级列入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福寿螺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377.333平方米,分布在昆明市的东川区、晋宁区、宜良县,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无意传播、有意传播。目前防治福寿螺的措施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昆明市的福寿螺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63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福寿螺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福寿螺在昆明市晋宁区、宜良县、东川区普查单元风险等级划分中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毛果茄

毛果茄隶属于茄科,茄属。喜生于海拔1300-2300米的沟边,路边灌丛,荒地,草坡或疏林中。毛果茄为一种大型具刺杂草或亚灌木,全株含有毒生物碱,未成熟果实毒性较大,人和家畜误食可导致中毒。入侵林地、草地、湿地后,与原生种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是病害和虫害的中间寄主,对林木、植物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干扰并限制其他物种的生长。对森林更新、草地维护、湿地保护有极大影响。对林地、草地、湿地都造成了一定危害。

毛果茄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371.5667平方米,昆明市17个普查单元中除呈贡区和3个保护地无分布外,其余各县(市)区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目前的防治方法有苗期人工铲除,结种前人工拔除,化学防除,如利用草甘膦、百草枯等。

昆明市的毛果茄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42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毛果茄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毛果茄在昆明市的安宁市、东川区、富民县、官渡区、晋宁区、禄劝县、盘龙区、石林县、嵩明县、五华区、西山区、寻甸县、宜良县这13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喜旱莲子草

喜旱莲子草隶属于苋科,莲子草属。喜旱莲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水沟内。目前除草剂是可以抑制喜旱莲子草的有效途径。喜旱莲子草入侵林地、草地、湿地后,与当地种竞争生长所需资源使本地种的生长受到胁迫,导致群落的生存空间降低。另外,该草在世界范围内成片聚集,对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粮食运输、旅游造成巨大损失。

喜旱莲子草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263.975平方米,昆明市除三个保护地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4个普查单元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2023年1月1日起,喜旱莲子草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防治的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在幼苗期,人工挖除三叶鬼针草全株,集中晒干烧毁)、化学防治(利用整形素、水花生净、使它隆、草甘膦等除草剂消除)。根据喜旱莲子草不同的生长阶段,将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彼此有机整合,才能有效地根除喜旱莲子草的蔓延。

昆明市的喜旱莲子草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59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喜旱莲子草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喜旱莲子草在昆明市的除三个保护地无分布,宜良县为一级高风险外,其它13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落葵薯

落葵薯隶属于落葵科,落葵薯属。通常生长在沟谷边、河岸岩石上、村旁墙垣、荒地或灌丛中。落葵薯入侵林地、草地、湿地后,藤蔓可密集覆盖小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威胁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当地生物多样性。

落葵薯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49.47平方米,昆明市除三个保护地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4个普查单元都有分布,适合其生长。落葵薯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防治的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在幼苗期,人工挖除落葵薯全株,集中晒干烧毁)、化学防治(在幼苗期喷施常用除草剂,清理时要注意仔细清理落下的小块茎,避免再次传播)等。

昆明市的落葵薯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65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落葵薯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落葵薯在昆明市的除三个保护地无分布外,其它14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土荆芥

土荆芥隶属于苋科,腺毛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强烈香味。土荆芥的水浸提溶液对其他植物的种子萌芽和幼苗产生了强烈的抑制作用,说明土荆芥存在着显著的化学作用,影响其他植物的正常新陈代谢。

土荆芥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30.8154平方米,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昆明市除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6个普查单元都有分布,适合其生长。自然传播,通过种子繁殖扩散,传播速度快。土荆芥被列入国家、云南省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防治的方法包括人工防治(苗期及时人工锄草)、化学防治(花期前喷施百草枯等除草剂)等。昆明市的土荆芥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53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土荆芥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土荆芥在昆明市除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6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藿香蓟

藿香蓟隶属于菊科,藿香蓟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出现在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缘、河边或山坡草地、田边或荒地上。藿香蓟是通过种子和扦插繁殖,可凭借风力和水流传播,传播速度快;目前除草剂是可以抑制藿香蓟的有效途径。藿香蓟入侵林地、草地、湿地后,与原生种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是病害和虫害的中间寄主,对林木、植物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藿香蓟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26.548平方米,昆明市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和3个保护地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1个普查单元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2023年1月1日起,藿香蓟已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防治的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

昆明市的藿香蓟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53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藿香蓟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藿香蓟在昆明市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和3个保护地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1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垂序商陆

垂序商陆隶属于商陆科,商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疏林下、路旁和荒地,目前没有有效天敌。垂序商陆的茎具有一定的蔓性,叶片宽阔,能覆盖其他植物体,导致其他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垂序商陆具有较为肥大的肉质直根,消耗土壤肥力,根及浆果对人和牲畜有毒害作用。对森林更新、草地维护、湿地保护有极大影响。已对林地、草地、湿地都造成了危害。

垂序商陆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11.4783平方米,昆明市除五华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4个普查单元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垂序商陆被列入云南省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防治垂序商陆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拔除,在幼苗期带根拔出,由于其具有肉质根,拔出后整株晒干,最好烧毁;对于成熟植株要在果实成熟前割除果序,防止因成熟果实被鸟类取食而蔓延,同时对于肉质根也要晒干烧毁。

昆明市的垂序商陆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65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垂序商陆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垂序商陆在昆明市除五华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4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桉树枝瘿姬小蜂

桉树枝瘿姬小蜂属于小蜂总科,姬小蜂科。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寄主是桉属植物,由于该虫适应能力强,发育适宜温度范围较广,因此当其侵入新地区时,较容易建立种群和定居,只要桉树种植的地方都会是桉树枝瘿姬小蜂潜在的适生区;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孤雌生殖,繁殖能力强,种群密度大,扩散迅速;目前桉树枝瘿姬小蜂没有有效天敌。主要危害桉树苗木及幼林。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96.5163平方米,分布在昆明市的安宁市、呈贡区、富民县、官渡区、晋宁区、禄劝县、嵩明县、五华区、西山区、宜良县,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桉树枝瘿姬小蜂已被国家、省级列入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防治方法主要为人工防治,将已发现的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集中烧毁清除。

昆明市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78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桉树枝瘿姬小蜂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桉树枝瘿姬小蜂在昆明市的安宁市、呈贡区、富民县、官渡区、晋宁区、禄劝县、嵩明县、五华区、西山区、宜良县10个普查单元风险等级划分中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凤眼蓝

凤眼蓝隶属于雨久花科,凤眼蓝属。凤眼蓝环境的适应性强,在池塘、水沟和低洼的渍水田均可生长,最喜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喜生于浅水、静水中。凤眼蓝象甲对凤眼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凤眼蓝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90.1148平方米,昆明市除五华区和3个保护地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3个普查单元都有分布,危害程度为中度危害,入侵途径为有意和自然传播。凤眼蓝被列入国家、云南省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防治的方法包括防治水体污染、机械搅灭法、人工清除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等。

昆明市的凤眼蓝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71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凤眼蓝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凤眼蓝在昆明市除五华区和3个保护地未发现分布外,其他13个普查单元中的风险等级划分均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锈色棕榈象

锈色棕榈象,是鞘翅目象甲科棕榈象属变态昆虫。锈色棕榈象重点危害棕榈类植物。对10年以下树龄的幼年棕榈类植物(尤其是椰子)危害最大,一般较少危害30年以上树龄的老树。 昆明市住宅区以及景区种植棕榈类植物供以观赏,为锈色棕榈象提供栖息地。

锈色棕榈象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0.5平方米,只分布于西山区,其余16个普查单元均无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锈色棕榈象危害行道树及观赏树,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和形象,对农业生产、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其取食特性破坏棕榈科植物生长,影响棕榈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及生态价值。生态的破坏必然导致旅游产业受到影响。

目前防治锈色棕榈象的措施有人工捕捉、 引诱器诱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昆明市的锈色棕榈象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2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锈色棕榈象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锈色棕榈象只分布于西山区,其余16个普查单元无分布。

刺果瓜

刺果瓜,葫芦科刺果瓜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刺果瓜暂无天敌。刺果瓜的花雌雄同株,繁殖迅速。刺果瓜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6.4780平方米,只分布于呈贡区,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刺果瓜的花雌雄同株,繁殖迅速生命力、竞争力极强,具有极强的入侵性。刺果瓜已被国家、省级列入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昆明市的刺果瓜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05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锈色棕榈象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刺果瓜只分布于呈贡区,其余16个普查单元均无分布。

水蕴草

水蕴草,水鳖科水蕴草属植物,多年生沉水草本。水蕴草对硬质水适应性强,为无性繁殖,对水质要求不高,繁殖迅速且暂无天敌。水蕴草进入自然水域,可后生生长,适宜于水域异质生境条件后会繁殖增量,种群优势突出,严重者改变水域生态环境,干扰水域物种多样性。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

水蕴草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7.7834平方米,水蕴草在全市局部分布。该物种在宜良县、晋宁区、安宁市、五华区等4个普查单元分布,其余13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

昆明市的水蕴草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91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水蕴草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五爪金龙

五爪金龙,旋花科虎掌藤属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多年生缠绕草本,目前昆明市还没对该物种进行过防治,无成功案例。五爪金龙抑制当地物种生长,对生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造成危害,对自然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也会造成破坏,尤其是在果园、茶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蔓延成灾,给农林以及旅游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

五爪金龙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0.1944平方米。五爪金龙在全市局部分布。该物种在东川区分布,其余16个普查单元均未发现。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

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昆明市的五爪金龙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81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五爪金龙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五爪金龙只在东川区分布,其余16个普查单元均未发现。

银胶菊

银胶菊,菊科银胶菊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银胶菊生于旷地、河边、荒地、农田、田埂、沟渠边、道路旁及村落附近,甚至入侵到居家及庭院旁,无有效天敌。银胶菊属于恶性杂草,对其他植物有化感作用,由路旁向荒地、耕地发展,引起了很大的危害,包括入侵道路旁,阻碍交通、破坏道路环境;入侵放牧地,减少放牧地产草量;入侵耕地,引起农作物减产;且有毒,可引起人和家畜(牛)的过敏性皮炎、鼻炎及哮喘,危害人类健康。

银胶菊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0.1944平方米。银胶菊在禄劝县、东川区、五华区3个普查单元分布,其余14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银胶菊被国家列为重点管理对象。

目前防治银胶菊有用的措施为人工防治:防治方法是在开花前拔除,然后火烧殆尽。

昆明市的银胶菊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98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银胶菊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银胶菊在禄劝县、东川区、五华区3个普查单元分布,其余14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

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菊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无有效天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防治方法主要为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13.59平方米。分布于盘龙区、晋宁区、呈贡区、西山区,其余13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国家列为重点管理对象。

昆明市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98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于盘龙区、晋宁区、呈贡区、西山区,其余13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

伊乐藻

伊乐藻,水鳖科、水蕴藻属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无有效天敌。伊乐藻进入自然水域,可后生生长,适宜于水域异质生境条件后会繁殖增量,种群优势突出,严重者改变水域生态环境,干扰水域物种多样性。昆明市采取过人工防治,在滇池区域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打捞销毁,但效果不佳。

伊乐藻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20.5955平方米。在晋宁区1个普查单元分布,其余16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伊乐藻黄花被国家列为重点管理对象。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

昆明市的伊乐藻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66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伊乐藻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只分布于晋宁区1个普查单元,其余16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

小蓬草

小蓬草,菊科飞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小蓬草通过种子繁殖扩散,无有效天敌。目前昆明市还没对该物种进行过防治,无成功案例。小蓬草对秋收作物田,果园和茶园危害重,影响农田作物生长。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破坏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种群结构,能降低生物多样性。

小蓬草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21.4211平方米。小蓬草分布于东川区、禄劝县、五华区、富民县、盘龙区、嵩明县等6个普查单元,其余11个普查单元均无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主要防治方法为人工拔除、化学防治等。

昆明市的小蓬草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52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小蓬草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小蓬草分布于东川区、禄劝县、五华区、富民县、盘龙区、嵩明县等6个普查单元,其余11个普查单元均无分布。

苏门白酒草

苏门白酒草,菊科飞蓬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常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路旁,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可以大量开花,一棵植株上有上万颗种子,种子很轻,可以随风、随车轮到处传播,无有效天敌。苏门白酒草对秋收作物田,果园和茶园危害重,影响农田作物生长。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破坏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和种群结构,能降低生物多样性。防治方法包括人工拔除、化学防治等。

苏门白酒草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24.2768平方米。除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及西山区、安宁市、晋宁区、呈贡区、石林县等7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其余10个普查单元均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

昆明市的苏门白酒草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52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苏门白酒草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除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及西山区、盘龙区、安宁市、晋宁区、呈贡区、石林县等7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其余9个普查单元均分布。

飞机草

飞机草,菊科飞机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泽兰实蝇可以使飞机草繁殖面积下降。飞机草能分泌感化物质,排挤本地植物,使草场失去利用价值,影响林木生长和更新。同时,它的叶有毒素,含香豆素类的有毒化合物,能够引起人的皮肤炎症和过敏性疾病,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家禽、家畜和鱼类误食也会引起中毒。

飞机草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24.8246平方米。分布于禄劝县、富民县、宜良县、安宁市、晋宁区等5个普查单元,其余12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飞机草的适应能力极强,传播迅速,被国家列为重点管理对象。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昆明市的飞机草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84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飞机草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分布于禄劝县、富民县、宜良县、安宁市、晋宁区等5个普查单元,其余12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

圆叶牵牛

圆叶牵牛,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圆叶牵牛为有性繁殖,对土壤适应性强,传播速度快,无有效天敌。圆叶牵牛能够迅速蔓延,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其他植物生长受阻、死亡。圆叶牵牛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影响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

圆叶牵牛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37.4098平方米。除3个保护地及禄劝县、官渡区、宜良县、呈贡区、晋宁区等8个普查单元未分布,其余9个普查单元均有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

昆明市的圆叶牵牛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69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圆叶牵牛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

粉绿狐尾藻

粉绿狐尾藻,小二仙草科狐尾藻属植物,是多年生沉水或挺水草本。粉绿狐尾藻靠茎的碎片进行快速的无性繁殖,借助流水传播,短时间内可形成较大的种群数量。无有效天敌。粉绿狐尾藻进入自然水域,可后生生长,适宜于水域异质生境条件后会繁殖增量,种群优势突出,严重者改变水域生态环境,干扰水域物种多样性。

粉绿狐尾藻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39.1759平方米。分布于晋宁区、西山区、盘龙区、富民县等4个普查单元,其余13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粉绿狐尾藻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对象。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等。

昆明市的粉绿狐尾藻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80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粉绿狐尾藻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粉绿狐尾藻分布于晋宁区、西山区、盘龙区、富民县等4个普查单元,其余13个普查单元未见分布。

大薸

大薸,天南星科、大薸属水生漂浮草本植物。大薸泛滥成灾,一方面堵塞河道、池塘、湖泊、水库、渠沟,不仅影响排水、灌溉,还严重影响通航和泄洪。另一方面,大量繁殖的大薸还吸收水中大量的氧和营养物质,对其他本土植物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掠夺了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很大的生态破坏。昆明市晋宁区采取过人工防治,在晋宁南滇池区域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打捞销毁。在本次林草湿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中,发现大薸的数量明显相对较少,说明晋宁区历年来对外来入侵物种大薸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大薸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48.8662平方米。分布于东川区、禄劝县、宜良县、安宁市、晋宁区、西山区等6个普查单元,其余11个普查单元未发现。危害程度为轻度危害,入侵途径为自然传播。大薸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对象。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昆明市的大薸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1.72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大薸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大薸分布于东川区、禄劝县、宜良县、安宁市、晋宁区、西山区等6个普查单元,其余11个普查单元未发现。

马缨丹

马缨丹,为马鞭草科马缨丹属植物。马缨丹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极强,其全株或残体可产生强烈的植物间抑制或异株克生物质,对林地、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都有危害。目前昆明市还没对该物种进行过防治,无成功案例。

马缨丹在昆明市的发生面积为63.4285平方米。除了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晋宁区、嵩明县、五华区、寻甸县等8个普查单元内未发现,其余9个普查单元局部分布。马缨丹被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对象。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昆明市的马缨丹定性分析后按照评估模型计算出风险评估值为2.17分,参考外来入侵物种风险等级划分表将马缨丹划分为二级中风险物种。(来源:都市时报 记者:张小燕  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阅读 338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