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实现现代化首先要明确走什么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10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契合我国实际,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越走越宽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旗帜鲜明地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第一条,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各方面,深刻阐明“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从道路看,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推进。 ——从理论看,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 ——从制度看,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提供坚强制度保证。 ——从文化看,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的产物。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确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把远大理想和阶段性目标统一起来,一旦确定目标,就咬定青山不放松,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历史,深刻指出:“从这些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并不断取得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都是循序渐进、一以贯之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在总结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实践成就和经验基础上,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擘画了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图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锚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倒排时间表只争朝夕;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接续推进,谋划“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的发展图景; ——党的二十大更加清晰擘画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要求,科学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锚定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领导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历史、分析现实、瞩望未来,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成就和经验,深刻阐明“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我们党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随着实践发展,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擘画,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顶层设计,系统集成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1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原则之一。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芳菲时节,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的荔枝园里,古木新树交杂其间,荔枝幼果缀满枝头,一派生机盎然。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希望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兴旺,像荔枝一样红红火火!”2023年4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在村农创园广场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红红荔枝映照初心使命,幸福生活凝聚人民力量。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今天,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深刻阐明“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这既是对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科学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确保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主人翁精神满怀热忱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来。 ——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有效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力。 “可以说,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旗帜鲜明、至为深刻的论断,激荡着历史的郑重结论,蕴含着开辟未来的深邃启迪。新征程上,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领导,一定能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