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是草原最迷人的季节。
我国是草原大国,面积位居世界第一。草原在我国生态建设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四库”巨大功能,我国政府和林草部门推出多项举措,用实际行动精心呵护着我国宝贵的草原资源。
风吹草低见牛羊(李晓毓供图)
2021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代草原保护修复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明确到2025年,草原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草畜矛盾明显缓解,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根本遏制,到2035年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到21世纪中叶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目标。意见的印发,为我国未来草原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给中国草原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充分发挥草原“四库”功能
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加上一个“碳库”。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
“逐水而居”是自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草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孕育了众多湖泊。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草原区,是世界上河流发育最多的区域,被誉为“亚洲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大都发源于此,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6%。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的河流湖泊众多,是松花江、嫩江、额尔古纳河等河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分布的湖泊有500余个。黄河水量的80%、长江水量的30%、东北河流水量的50%以上直接来源于草原地区。我国90%以上的冰川也分布在草原地区。如祁连山地区现有大小冰川2859条,总面积达1972.5平方公里,储水量811.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冰川融水量高达10亿立方米。如果说草原是地球的皮肤,那么,湖泊、冰川与河流就像血液从草原流过,共同维护着祖国的生态安全。
在我国文字没有创造前,畜牧业就已萌芽,草原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据测算,全国近40亿亩草地每年畜牧业产值可达2000多亿元。2021年,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近6亿吨,折合干草1.9亿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天然打草场产草量18万吨,按照每吨1000元计算,打草价值可达1.8亿元。2021年,青海省冬虫夏草总产值达201.6亿元,虫草采挖直接从业人员10万人,采挖期人均工资1.1万元左右,实现劳动收益120.1亿元,受益农牧民近216.5万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我国草原地区能源资源十分丰富,除化石能源和生物质能源外,草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无污染、可再生、分布广的特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草原这座“财富大山”,是老百姓致富的宝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草原与耕地、水域共同为人类三大食物来源。草原养活着世界50%的家畜,支撑着全球30%人口的需求。我国的草原生产了全国45%的牛羊肉、49%的牛奶和75%羊绒,为人们提供着食品、纤维、燃料和清洁的水源。
统计显示,我国牧区、半牧区县牛羊肉供给量占全国的比例正在大幅增加:2020年,我国牧区、半牧区牛存栏量占全国牛存栏量50%,比1998年提高了32.8个百分点;牛出栏量占全国牛出栏量26.4%,比1998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牛肉产量占全国牛肉产量39%,比1998年提高了27.5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牧区、半牧区羊存栏量占全国羊存栏量38.1%,比1998年提高了10.8个百分点;羊出栏量占全国羊出栏量30.4%,比1998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产量35.1%,比1998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牧区、半牧区提供的奶产品产量占全国的20%左右。草食畜产品正逐渐成为年轻人餐桌上的主流食品。
草原是我国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据测算,我国草原碳总储量占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16.7%,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碳储量占世界草原生态系统的8%左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专家学者利用不同方法对我国草原的生物量碳库和土壤碳密度进行了估算,其中草原植被碳储量在10.0亿—33.2亿吨,草原土壤碳储量在282亿—563亿吨。与森林等生态系统相比,草原固碳更为稳定、成本更低,草原固碳的成本是森林固碳的44%。据估算,目前通过每年实施种草改良4600万亩左右,落实38亿亩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我国草原每年碳汇量可达1亿吨。
高山草甸绵延不绝(李晓毓供图)
全面加强草原保护修复
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草原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机构改革草原监管职责划转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来,草原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草原管理实现了由以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为实现林草融合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国家林草局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加强草原治理体系建设,草原监测评价、草原保护、生态修复、草业发展、执法监督、保障支撑等草原治理“六大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是世界上草原面积最大的国家,解决草原底数不清问题迫在眉睫。
为此,国家林草局组建专班编写包括13项技术文件在内的《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在林草综合监测框架下,首次开展草原基况监测,完成外业监测样地2.9万个。累计划定草原草班10万个、小班1900万个,每个小班都有植被盖度、生产力、植被碳储量等属性信息。2021年,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整体纳入到林草综合监测中,实现林草一体化监测评价,解决了长期以来草原底数不清问题,为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提高草原科学利用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有了草原底数监测的基础,我国持续在草原资源保护上下功夫。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以组织实施第二轮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抓手,投入资金750亿元,全面开展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使近40亿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重点天然草原超载率从2017年的11.3%逐年下降到2020年的10.09%,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承载压力,促进了农牧民增收。从2021年开始,国家继续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政策补助标准不变,覆盖草原面积进一步扩大,政策内容进一步完善。监测结果显示,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从2011年的51%提高到2020年的56.1%,鲜草产量达到11亿吨。13个实施补奖政策省区的农牧民人均每年得到补奖资金700元,户均增加转移性收入近1500元。农牧民的腰包鼓了,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近年来,我国在草原生态修复上下足了功夫。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生态稳中向好,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已初见成效。
党的十九大以来,落实中央资金组织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退耕还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补助等草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通过人工种草、补播改良、围栏封育、黑土滩治理、草原鼠虫害和毒害草防治等措施开展退化草原保护修复,加快恢复草原植被,草原生态服务功能和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有效缓解天然草原放牧压力。2021年全国完成种草改良4600万亩,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工程和政策实施区内草原植被明显恢复,生态质量进一步提高。截至2021年底,各地共完成人工种草1888.35万亩、草原改良2766.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01%。在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的支持下,各地顺利推进国土绿化种草改良任务的实施,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现代牧业转型升级。通过任务区内外监测对比,区域内草原植被盖度比区域外高7.10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比工程区外高7.12厘米,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比工程区外每公顷高4891.23千克。
近年来,九三学社中央整合多方资源,在有关地方林草主管部门的配合下,组织实施了“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免耕补播科技示范试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国家林草局联合九三学社中央印发《关于大力推广免耕补播技术提升草生态质量的通知》,积极推广免耕补播技术,扩大试点规模,加强技术示范辐射,促进草原科学修复。
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草原生态和文化功能?
2020年,国家林草局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敕勒川等39处全国首批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名单,将资源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区域生态地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优美,以及草原民族民俗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草原纳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批草原旅游景区、度假地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草原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发展。
推动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无规矩不成方圆。
1985年6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标志着我国草原保护进入法制化的轨道。2003年3月草原法修订施行后,为依法保护管理草原进一步提供了法治保障。目前,形成由1部法律、1部司法解释、1部行政法规、20余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草原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打击各类破坏草原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草原资源保护注入了强心剂。
草原法律法规最大的受众就是农牧民,而他们往往远离都市,缺少信息来源。越是偏远地区,越要把法送进去。国家林草局坚持每年6月组织开展以“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草原普法宣传月活动,深入草原牧区走进基层,将草原普法引向深入。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受宣群众累计超过1000万人次。
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草原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据统计,2018—2021年,各地共依法查处各类破坏草原案件近5万起。各地加强草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向司法机关移送草原涉嫌犯罪案件近千起。2022年4月,国家林草局通报了2018年以来各地查处的草原违法案件中的16起典型案例,要求各地始终保持打击破坏草原资源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为巩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成果和建设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有了法律法规的护航,也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
党的十九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成为国家战略,草原地位空前提高,各项草原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10年来,国家累计投入资金超1700亿元,1200多万户农牧民受益,38亿亩草原得到休养生息;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让全国38亿亩以上的主要草原牧区得以休养生息;草原承包经营制度使43.08亿亩草原的利用更加合理、规范;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所需最基本、最重要的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基本草原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据统计,目前各地已划定基本草原面积36亿亩以上。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