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角柱、箬竹、小蓝雪花、蓉金莲1号、蜀葵、报春花......在2024成都世园会郫都分会场内,一块大小约800平方米的绿地里,20多种人们平时不多见的珍稀植物“齐聚一堂”,在阳光下蓬勃生长。它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川花新品种。这片户外绿地被命名为“川花自主创新园”。这片看似不起眼的绿地,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川花在世界花坛中绽放的希望。
跨越百年
岷江蓝雪花得“新生”
“这里面的植物原生境都在四川本土,通过我们自己对野生种子资源的发掘、采集、引种、驯化、育种,最后才能形成大家所看到的川花,这些花卉品种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就是自主的体现。”谈及园中植物的来历,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高素萍充满自豪。
100多年前,被称为“植物猎人”的英国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在中国收集了4000多种植物,把将近1600种中国特有的植物移植到西方园林,其中就有在四川首次发现并带走的植物——岷江蓝雪花,使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得到广泛应用,至今仍在欧洲园林景观中占据一席之地,由岷江蓝雪花精提炼制作的康养保健产品也一直畅销全球。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价值极高的本土植物在国外发扬光大,却在我国默默无闻。“为什么我们不能培育出属于中国人自主的花卉品种?”
100多年后的2016年,从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收集、移栽了少量种子和几株植株后,高素萍团队在岷江河谷再次与岷江蓝雪花相遇。他们要完成的任务是要再次引种,并以新品种、新名字来给岷江蓝雪花一个川花新身份。从采集到移栽驯化,然后从中选择最优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再扩大样本,继续观察选育,最终获得一个性能稳定的品种。历经6年的攻关,高素萍团队以岷江蓝雪花为母本成功选育出了川花新品种——蓝角柱。
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采用科学方法,培育出了蓝角柱育种系列的玲珑蓝角柱、大蓝角柱等更多的新品种。其中的玲珑蓝角柱无论是身材和花朵都十分别致,且目前仅有培育成功的20余株,十分珍贵。世园会期间,这些宛若精灵一般的蓝色小花,吸引了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的目光。曾经散落于山野田间的川花,如今成为了世界园艺奥林匹克盛会里的一“棵”新星。
得益于各方的努力,川花新品种的研究培育和推广应用如今也日益受到重视,成都在乡土植物的引种扩繁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产业发展科科长黄靖琪介绍,这几年,成都相继在大邑、广元、雅安等地开展了多次野生花卉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累计收集太平花、峨眉四照花、青城细辛、淫羊藿、柳兰、野扇花、龙胆等野生植物资源100多种,并进行了相关的驯化和扩繁研究,本土花卉植物种质资源库得到不断扩充。
“落户”都市
山野植物如何才能成新星?
川花新品种“子孙满堂”的背后,是科研团队与时间博弈的结果。从山野河谷,到城市庭院,一朵川花,要经历怎样的跋涉才能走进大众的视野?高素萍介绍到,一般来说,每一种植物从野外进行发掘引种以后,都要经历三大阶段,数个生命周期才能真正地得以新生。
“我们从山上引下来的植物首先要进行适应性观察,不断地进行数据记录、进行观赏价值和商业的评价,这个过程要3年。然后就要做育种,育种的过程就是上千颗种子种下去,再年复一年地进行人工选择,最后只能选出几株性状稳定的品种。一代做完了还不行,还得要连续地做,一共做三代,进行3个生命周期的观察,即便是采用最简单的选择育种,这个过程最少也是3年,甚至还不够。最后则需要进行不同区域的生境评比,做区域的趋势试验,这还得3年。所以,理想状态下,一株川花最少最少要历经9年的‘长跑’,才能走进人们的视野中。”高素萍说。
看到这,或许有朋友会问,既然川花培育时间长、投入成本高、一些客观因素制约着川花的开发和培育。一般的企业承担不起如此高昂成本,甚至让一些年轻的科研团队望而却步。有没有方法能兼顾育种的效率、成本和可操作性?
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育种方法分别有选择选育、杂交育种、化学或物理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分子育种这五大类技术,高素萍团队在培育“蓝角柱”新品种过程中,就灵活地使用了选择育种基础上,再进行“生物+诱变”的技术,创制了株高20cm开花的玲珑蓝角柱等系列新花卉,其比母本矮化60%以上,特别适合家庭园艺应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让性价比高一点,时间周期成本高低一点,最重要的是不存在‘基因漂移’等安全问题。”高素萍说。
方兴未艾
川花发展释放更多新动能
数据显示,2024成都世园会开幕“满月”时,位于郫都区分会场的春天花乐园入园人次已突破60万,累计销售收入1.7亿元。以世园会为窗口,成都以花为“媒”,撬动城市发展新动能,正不断推动国内外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于此,共建“朋友圈”,让世园会流量变经济发展“留量”。
走出会场,成都与花相关联的各类产业发展也值得期待。成都市花卉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温佐艳认为,在成都,人们对于花卉植物的需求逐年攀升,家庭园艺持续火热。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成都通过公园城市建设营造美好人居环境和高品质生活,这让花卉产业方兴未艾。而川花具有较强的本土化特色,无论是推动在产业发展还是刺激花卉经济消费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潜力。
四川省有高等植物12000余种,其中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和传统名花有5000多种,但目前开发出来的川花才大约500种,还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这让川花这一山间“来客”更显价值非凡。在黄靖琪看来:“四川的花卉产业现在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前面很长时间的发展,在花卉产业上中下游端的布局也变得越来越规范、科学,发展川花,是很有希望走出一条独具四川特色、成都特色的川花产业之路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行业社会效益。”
蓝角柱抗寒性更好、花期长,花量大且集中,观赏性佳。这一新的川花品种目前已经运用到了成都以及周边城市的公园、市政以及家庭中,还可应用于乡村休闲农业景观打造,甚至在康养及园艺疗法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白及品种的“蓉及1号”“蓉及2号”也是川花自主研发品种,通过野生白及杂交选育而成,端庄典雅,极具观赏价值。
在成都的天府广场、天府大道、三环路等城市重要门户通道,“粉沉香”“蜀红”“傲冬”“飞羽”“瑞雪”“胭脂蜀”等小报春新品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武侯区二环路新希望路口,一片面积约750平方米的低维护植物景观示范点内遍植青城细辛、板蓝、白及等45种乡土植物品种以及37种新优园艺品种,形成了结构稳定的“微自然”植物景观......
川花,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根植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为城市人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疗愈。
值得注意的是,川花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还不远止于此。“我们在观察蓝角柱生长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它的叶片上布满像盐一样的白色粉末,经过研究后发现是碳酸钙的晶体,是从大气二氧化碳经过植物的代谢由此固定而来。我们认为这种植物具有生物矿化固碳额功能,或许它能在国家提倡的双碳战略目标上发挥作用。”高素萍团队成员、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崇州实践教学基地办公室主任雷霆分享了他们在蓝角柱培育过程中的这一开创性的重大发现。“在这之前,还没有其他科研团队把这一现象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联系起来。而在川花的发掘、培育和研究过程中,能给我们科研工作者提供不少新的发现,这些发现是极具时代性价值的。”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