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联合国内四家基金会及70余家组织和机构,共同发布《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1》。
根据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更新的记录,报告按此前已经检验成熟的建模方法,更新了1212种鸟类在中国的二值化分布图。报告也重新识别出了以往缺乏数据的青藏高原南部、“滇东南-桂西南”和东部诸多保护热点,并校正了以往对一些区域热点识别的偏差,呈现了这些重要栖息地的空间分布。报告梳理了本年度各省级行政单位最常见的前10种鸟类和当年有记录的珍稀濒危特有鸟种。报告继续应用基于公众数据的(年度)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开展了一轮评价。分析了中国鸟类保护,特别是湿地鸟类面临的挑战。回顾了2021年各基金会、观鸟组织开展的鸟类保护与观鸟推广活动,并推荐了中国哪些地区和鸟种值得特别关注。
目录
1. 背景介绍
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变更后的鸟类保护热点
2.1 《名录(2021年版)》中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种清单调整状况分析
2.2 2021年省区观鸟记录情况
2.3 观鸟记录反映的鸟类分布变化(2020-2021年)
2.4在中国什么地方看(kàn)好鸟和看(kān)好鸟
3. 公众参与区域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2021年评价结果
3.1 公众数据反映的中国各地2021年最常见鸟种
3.2 珍稀濒危特有鸟种2021年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记录情况(统计表格见附录五)
3.3 基于观鸟的鸟类指数评价
4. 中国鸟类保护面临挑战和积极进展
4.1 气候变化
4.2 城市化
4.3 其他挑战
5. 如何看(kàn)好鸟,看(kān)好鸟
5.1 看(kàn)好鸟
5.2 看(kān)好鸟
5.3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1服务升级介绍
1、背景介绍:
2021年2月,更新的《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公布。
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一阶段议程在中国昆明召开。
以《年报2020》发表为起点,定期集合观鸟爱好者群体和机构的智慧和洞见,向包括公众、保护组织、企业、研究机构和主管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分享观鸟爱好者所见的中国鸟类生存动态。
封
面
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变更后的鸟类保护热点
2.1 《名录(2021年版)》中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种清单调整状况分析
(1)新增鸟类达150种之多。其中非雀形目鸟类有71种,雀形目鸟类有79种。
新增的非雀形目鸟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中国罕见、狭域分布,或全球受胁的鸟类。第二,由于分类原因此前未列入原《名录》,且数量稀少或分布范围受限的鸟种。第三,考虑其类群在中国的分布状况、种群规模和变化趋势,以及受到威胁的程度而新增列入的鸟种。
青头潜鸭 图/陆建树
新增的雀形目鸟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狭域分布,或全球受胁的物种,第二,历史上分布广、数量大,受到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因素严重威胁,近几十年种群数量在其整个分布区内下降明显,有的甚至成为全球极危物种的鸟类,第三,高度依赖某种类型的原始森林植被栖息地的鸟类,其生境高度稀缺或脆弱。
画眉 图/陆建树
(2)对原《名录》所有物种均予以保留,并将原名录中的3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调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均为非雀形目鸟类。
包括三类:原《名录》所列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中的中国特有、狭域分布或全球受胁鸟类(尤其是一些全球极危或者濒危的鸟类);第二,一些需要某一类连续的大面积、高质量自然生境,或者近几十年在国内记录甚少的物种;第三,一些受到非法捕猎和贸易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的物种。
猎隼 图/韦铭
2.2 2021年省区观鸟记录情况
除香港和台湾地区记录因为疫情等原因,数据收集不充分,鸟种数有所减少外,2021年,各省市区的鸟种数均较2020年比较明显的增加。
图2.2-a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各省/市/自治区2021年累计记录鸟种数与上一年度变化比较直方图
统计数据显示,剔除港澳台地区(行政区划数据干扰)外,观鸟记录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覆盖县级行政区划的比例越高的地区,观鸟活动开展也相对越充分。经济发达地区的年度记录鸟种数往往超过《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所载该地区鸟种数,可见观鸟爱好者为完善地区《名录》和鸟类在全国尺度的分布信息做出的贡献。
图2.2-b 观鸟记录在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县级行政区的情况
2.3 观鸟记录反映的鸟类分布变化(2020-2021年)
2021年,记录中心的观测数据中,有一批鸟种为各省在本记录中心的首次记录。这些新记录鸟种,也有不少除了是数据库内的首次记录外,同时也为该省分布新记录。
表 2.3 省级新分布记录数列表
本年度未能生成分布图的鸟总共有23目66科246种,原因是:这些鸟种或已在中国绝迹多年;或是缺乏系统调查或观察的海洋性鸟类;或仅为边缘性分布于中国,或为偶在国内有记录,且分布不稳定;或为种群数量稀少,而观测记录较少。其中最后一种情况的鸟类值得关注。
黑头白鹮图/韦铭
2021年年报用于分析的鸟类分布范围,为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技术支撑团队于2021年更新的鸟类分布模型,而此前团队于2017年、2019年进行过两轮更新。这种定期的更新使得以更高的时空分辨率来解析鸟类分布的变化提供了可能性。
图2.3 乌鸫分布范围差异(2020年年报分析使用范围(左)与2021年年报分析使用范围(右))
观鸟记录的增长,还使得一些以往无法通过观鸟记录绘制分布图的鸟类,在2021年首次得以呈现其在全国尺度的分布。相比上一年度年报,本年度年报新增19目51科126种进行分布图制作的鸟种。
但同时,与2020版年报相比,本年度能够进行分布图制作的鸟种也减少6目21科29种。。这些鸟类自2014年以来在全国尺度记录都甚为稀少。这可能意味着其中某些物种的数量在近年可能确实减少了,是需要关注的物种。
2.4在中国什么地方看(kàn)好鸟和看(kān)好鸟
看(kàn)好鸟
2020年版与2021年版全国鸟类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空间格局基本一致,但在如下4个区域新识别出大量热点地区:
①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江南丘陵和南岭至华南沿海,包括海南岛、台湾岛的中低海拔区域。
②云贵高原地区如滇东、滇中、桂西南和滇东南。滇东南和桂西南新识别出来的区域。
③新疆阿尔泰山、中低山地区。
④青海湖至横断山东缘(四川西部)、东南缘(云南西北部和西南部的盈江河谷等地),和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至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等。
图2.4 2021年更新鸟种分布后获得的全国鸟类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
看(kān)好鸟
2021年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中国几乎所有的全球受胁鸟类,中国特有鸟类和一些典型、原始生境下的代表性鸟类已经被全部纳入。报告也针对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研究了其栖息地格局发生的变化。新增区域多是低海拔、人口密集地区的湿地、农田、草地和近自然林地。而减少区域则是东部低山、河谷沿线的一些区域,以及新疆北部、东北的一些区域。
图2.4 新、旧版《重点保护名录》重点保护鸟种分布热点对比图
3、公众参与区域鸟类多样性评价指数2021年评价结果
3.1 公众数据反映的中国各地2021年最常见鸟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记录次数排名前十的鸟种共计77种
麻雀、白头鹎、珠颈斑鸠、白鹡鸰、喜鹊和白鹭,为分布最为广泛的“常见”鸟种。
麻雀 图/韦铭
3.2 珍稀濒危特有鸟种2021年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记录情况
310种“珍稀濒危鸟类”分布最广的三种是黑鸢(34个省份)、红隼(33个省份)、普通鵟(32个省份)。
排在其后的还有雀鹰、白尾鹞、游隼、白琵鹭、鹗和燕隼,都在30+个省份有记录。
与2020年报告相比,52种增加了有点位记录的省级行政单位数量,90种减少了数量,其中近年提升了全球受胁等级的鸟类需值得关注。
“珍稀濒危特有鸟种” 最多的省区
云南 190种 占全国比重的52%
四川 142种 占全国比重的39%
中国西南山地、黄土高原和台湾岛,尤其是环四川盆地的山地和台湾岛,是中国特有鸟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图3.2 中国特有鸟类多样性分布格局
3.3 基于观鸟的鸟类指数评价
与上一年度统计结果相比,2021年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三地以外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各鸟类指数数值整体处于上升趋势。
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三地以外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
“鸟类观察活动的活跃程度”指数值>0.6,共14个区域,从高到低排列如图:
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三地以外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中“区域鸟类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排列如图:
4、中国鸟类保护面临挑战和积极进展
4.1 气候变化
图4.1-a 气候变化暴露度(左:《年报2020》中依据IPCC5气候模型得出的结果;右:《年报2021》中依据IPCC6气候模型得出的结果)
两轮计算结果均显示,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中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较高的气候变化暴露度。
两轮结果都反映,中国东部平原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藏南部地区是当前鸟类多样性保护热点与气候变化高暴露区重叠的区域。但本轮结果呈现的暴露度最高的前5%区域,除环渤海区域和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谷地外,几乎均未与鸟类保护热点重叠。表明,在几十年这个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可能不是对鸟类保护直接威胁最严峻的因素。但因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给鸟类造成的直接伤害,依然值得关注。
图4.1-b 中国至2070年气候变化高暴露度(前5%)区域和鸟类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
4.2 城市化
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中国人口密集区的鸟类重要栖息地,依然应是看(kān)好鸟的主要区域。
图4.2 中国夜间灯光指数与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新版《名录》)分布热点
4.3 其他挑战
野生水鸟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鄱阳湖鹤群 图/韦铭
5、如何看(kàn)好鸟,看(kān)好鸟
5.1 看(kàn)好鸟
2021年,朱雀会与各地合作伙伴合作,继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观鸟节/赛活动,为活动所在地区提供了一份完整的鸟类清单和丰富的影像资料,从而为长远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并且有效推动地方生态保护主流化进程。
2021年,团队大年活动继续开展,各地观鸟组织也开展了各类地区性观鸟大年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共有52套鸟类相关新书面世,为“看(kàn)好鸟”提供了重要参考。
5.2 看(kān)好鸟
需要关注的地区
所有历史记录和近年更新的记录反映的鸟类保护热点地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集中分布地区、发生变化的鸟类保护热点都需要重点关注。
那些鸟类观察活动活跃度指数依然“低迷”的省、市,可能还有大量未纳入视野的亟待保护的关键鸟类栖息地。这些区域也亟需更多的关注。
较上一年报告统计,2021年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新增有观鸟记录的县级行政单位达320个之多,尚未建立“定点记”观测点的县级行政单位仍有616个。但新增地区观鸟爱好者注册用户较少,且鸟类观察活跃度较低;尚未建立观测点的县/区也不乏处于全国鸟类保护优先区及鸟类保护热点变化的区域,这些县/区也是需要增加关注的区域。
需要关注的鸟种
包括:以往5年内,在各省、市、自治区有过至少1次记录,而2021年在该地区没有记录到的鸟种。
以往5年内,在全国范围内有过至少1次记录,而2021年全年没有记录的鸟种。
2021年有记录,而记录点对模型输出范围覆盖率最低的鸟种。
齐努力
2021年度,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湖北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及国内各观鸟组织结构都开展了丰富的鸟类保护活动。
5.3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1服务升级
在持续的升级优化及各种活动的开展下,2021年,观鸟记录中心数据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图5.3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2020、2021年分月发布记录用户数(左上)、报告(右上)、记录(左下)和记录鸟种(右下)环比统计
主编:
感谢:
承蒙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老师、北京林业大学雷光春老师、中山大学刘阳老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李俊生老师审读本报告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完善建议,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使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提交记录的所有用户,为本报告的内容提供了基础数据来源.
感谢各地观鸟组织与机构在本地持续开展观鸟推广与鸟类监测、保护工作的同时,对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参与到本报告的联合发布。
感谢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为本报告提供的技术支持,昆明周行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为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架构、客户端的开发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