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P6pLswlqNtodOmvVQeWwtQ
中国对茶叶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晋时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巴志》中,周朝初立,分封居住在今四川宜宾、云南昭通一带的僰人首领建立“僰侯国”,僰侯为感谢周武王的恩泽而进贡土特产,当时“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证明在三千多年前,僰地就有茶叶产出了。
以昭通市昭阳区靖安乡凌子口隧道为分界点,有一个极为独特的气候现象,靠昭通方向到凌子口一路艳阳高照,然而,穿过900米隧道往北前行却是阴雨绵绵,大关一直到宜宾的关河峡谷两岸山上常是云雾缭绕。云深之处大量分布着一种叫“川小叶”的茶,茶叶外形紧细、秀丽,金毫显露;香气馥郁,天然花香、果香彰显,滋味鲜醇,回味悠长被更多人喜爱。
唐朝茶马互市过程中,大关茶便已参与其中。南宋时,宜宾茶马互市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大关、筠连的茶叶更换战略物资“乌蒙马”。成千上万的马帮沿着五尺道,过叙府、经大关、达昭通,用心血和汗水,在五尺古道上留下了无数的足迹和马蹄烙印,用茶叶换回“乌蒙马”。
明朝初立,洪武四年(1371)决定开展“改土归流”,于是彝族首领编张起兵反抗。而在北方草原产马地区仍被元朝残余势力——北元占据,在西南以茶换马、以马攻北元迫在眉睫,明朝一边平定“编张叛乱”,一边抓紧征收茶叶。据《明实录》和《巴蜀商道》一书记载:洪武初,设成都茶局三所。一在灌州(即今天都江堰市),收茶74担;一在安州(即今天的绵阳市),收茶130担;一在筠连,收茶2900担,折合145000公斤,专供茶马交易之用。筠连茶局的茶叶来源主要就是筠连县和一山之隔的大关(今大关、盐津一带)茶叶,大关茶叶沿五尺道而下交货到筠连征茶局,汇集成都茶局。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今大关辖区随乌蒙府从四川调整为云南布政司而隶属云南。公元1383年(洪武十六年),又划归四川布政司而隶四川,原因之一也是受茶叶这一战略物资征收影响。
雍正年间,鄂尔泰完成东川、乌蒙、镇雄的“改土归流”。而在整个北方,整体纳入清朝的版图。统治稳定后,茶马互市战略作用已经不再,清朝允许民间茶叶贸易,市场交易兴起,五尺道上,马帮、背帮、挑夫,络绎不绝,沿途客栈、茶馆、饭店生意兴隆,达官显贵,商旅名人不再满足简单用茶解渴,品茶鉴茶之风渐起,产自大关翠华的茶叶逐步打出名号,是沿途商旅馈赠亲友的佳品。虔诚的赶马人,把翠华茶用于礼佛贡品;翠华寺僧前往四川峨眉山朝拜时,也把翠华茶作为贡品;昭通知府精选翠华茶进贡慈禧太后。翠华贡茶也由此而来。
有学者对翠华茶缘何能够脱颖而出并成就精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翠华茶产于北纬27°36′—28°15′之间的黄金产茶带上,加之大关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内陆南下的干冷气流与北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因凌子口山脉影响而在大关地域交汇,形成了大关多阴雨、湿雾绵绵的气候特征,故成就翠华茶产区独特的小气候,也成就了翠华贡茶精品。1915年,翠华茶在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人文科技界的诺贝尔、影视文艺界的奥斯卡和工商界的巴拿马,并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三大奖项)品评会上获二等商标荣誉,1917年,巴拿马赛会上以“色味俱佳”获二等商标奖状。
《中国茶经》记载:“大关翠华茶是云南省的历史名茶,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光滑、匀整、色泽黄绿、香气清香馥郁,滋味甘醇可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建国后,翠华贡茶得到进一步发展,1955年10月,浙江杭州农学院茶叶专修毕业的聂爱中到大关专职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指导,于1955年底在翠屏山老君庙创建了翠华茶厂,1957年为扩大生产、茶厂搬迁到郭家祠,新增了红茶、仿龙井茶等品种,1962年曾特制翠华仿龙井茶1斤,进京献给毛主席。1963年,昭通地委在杭州聘请了制作龙井茶的朱堂生到大关翠华茶厂传授制作龙井茶技术。1986年从四川筠连县引进小型电动“四五”型揉茶机,至此大关的茶叶加工工艺完成了从人推揉茶机,土制烘干器具到电动揉茶机的技术改造。1980年到1983年,翠华茶连续4年评选全省名茶。1995年获中国昆明科技产品展览交易会银奖。1999年,茶叶公司改制为承包经营后,也正式注册了“翠华贡茶”商标。“翠华贡茶”凭借优良的品质与口感,于2000年获“云茶杯”优质茶奖,2001年获中国云南首届春茶交易会银奖,2002年翠华贡茶、翠华苦丁茶双双获得中国云南第二届春茶交易会金奖。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关“翠华贡茶”再次声名鹊起,不断引起国内外关注。
虽有翠华贡茶这个品牌做支撑,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业规模小,茶农收益不高,销售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使大关这一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茶叶年产不足10吨,产值仅200万元左右。
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大关县委政府决定把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茶产业作为脱贫支柱产业来打造。在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决定把茶产业作为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一同发展壮大。2016年9月,在第三届“南博会”上,大关县政府同贵州百鸟河茶叶公司达成协议,建立云南翠贡茶叶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实现县委提出的五年内建成30000亩标准茶园的发展目标。全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茶产业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完成了《云南大关县生态茶产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关县茶产业规划》;涉及乡镇及时搭建好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及措施,确保了茶产业工作的有序推进。翠贡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联带机制,聘请牟氏茶叶世家传人牟小虎为技术总监,贵州盛华学院茶学院教师为主的技术团队,对大关茶叶产品进行研发,产品“金耳环”在昆明获2018滇茶杯云南名茶评比中获金奖。
在乡村振兴路上,大关县继续把茶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1年组建了省、市专家工作站,完成了历史名茶“翠华贡金耳环”制作工艺的恢复和改进。2022年以来,由中组部牵头从云南农业大学选派吕才有、李家华、高峻、马燕4名专家教授到大关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关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并推进实施。
在各级专家的精心指导下,企业所生产的翠华茶在第二届滇茶杯大赛中荣获绿茶金奖及乌龙茶优质奖,在首届南亚名茶大赛中红茶荣获金奖,在云南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工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23年6月,在“中茶杯”第十三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中“翠华贡金耳环”喜获绿茶组金奖,同时获得三个发明专利、十个实用新型专利,创建了翠华贡茶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系列产品品牌。在加工销售上,全县已有8家公司及10多个小作坊在运营,其中建规模基地配套精制加工厂房和包装销售体系大公司有翠贡、董峰和紫纵。
如今,大关县稳定茶园面积有5.1万亩,其中老茶园2.8万亩、新茶园2.3万亩,当中发展“翠华贡茶”基地3.1万亩,认证绿色茶叶基地1.5万亩、有机茶叶基地0.26万亩,产业覆盖农户1.5万户、6.8万人。全县已认证绿色茶叶食品19个,年产干毛茶220余吨,实现产值4500余万元,所有加工产品抽样检测结果是未检测出农残,翠华茶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当前,大关县正组织相关部门申请翠华茶的区域性品牌,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力,让茶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一路飘香。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