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
春分时节,万物生长
上回说到
戴维神父将黑白熊运回法国
经研究鉴定后
这一神奇的可爱物种
被人类定名为“大猫熊”
吃瓜
那这个“大猫熊”又是怎么变成了“大熊猫”的呢?
2018年11月5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专家组一行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9年,是以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图片来源:保护区)
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自2015年3月开办北川自然学堂以来,已累计为绵阳和北川的小学生开展免费公益自然体验活动171期,接受生态教育4400多人次。
北川学堂一瞥(图片来源:刘方正)
北川学堂活动照片
(图片来源:保护区)
保护区还创办了《北川生物多样性简报》,目前已经连续编印9期2000余本,荣获四川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17年度科普宣传优秀读物。
北川生物多样性简报(图片来源:刘方正)
小编
说了这么多,之前的大猫熊的故事呢?
在后面呢,先铺垫下。
师兄
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教人员给我们讲起了大熊猫和猫熊的故事:
戴维神父将他获得的黑白熊送到了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
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命名为“大猫熊”或“猫熊”。
在1939年我国重庆的一次动物标本展览中,“猫熊”标本吸引了大量观众和记者的注意。
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所以,我们国宝大熊猫的名字是被国人叫错了,并自然而然的流传了开来。
事实上,大熊猫在分类上的位置是动物学家存在争议的地方。从形态、骨骼、牙齿、器官和基因等不同角度上看。
这些不同的学术主张更好地反映出大熊猫这一物种的独特性,尤其是在研究物种进化和生态适应方面的重要性。
感谢在北川学堂(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学习到的生物多样性知识。
最后附小朋友的大熊猫绘画,并祝大家猪年好运。
来自北川学堂上小朋友的绘画(图片来源:刘方正)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