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地方林草动态 > 江西 > 正文 站内导航

【非遗保护看赣南】探寻会昌藤器技艺 弘扬文物匠心

媒体:原创  作者:赣州市林业局
专业号:赣州市林业局 2023/7/17 10:37:27

一根普通的藤蔓,在“会昌藤器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平清的手里能变幻成富有客家风情的家具,也能变幻成栩栩如生的动物造型工艺品。“藤条要这样压,每一步都要细致,不要急,要有耐心。”7月13日,在江西会昌中等专业学校藤器制作传习所内,文平清正将藤器制作技艺传授给孩子们,“藤器制作十分讲究,选藤要粗一点、软一点的,先用水煮一下,然后晒干,再用水浸泡一天半的时间,再压扁,之后再继续晾干,整个流程下来要一丝不苟。”

文平清讲授藤器编制技艺(李梦丽 摄)

文平清讲授藤器编制技艺(李梦丽 摄)

会昌藤器是会昌县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江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清初时期,会昌县就有藤器编织的传统。1980年,“会昌山”牌客厅套装藤家具被当时的轻工业部评为“部优产品”,1984年单双人藤沙发被评为“省优产品”……

作为会昌县的重点对外推介产品,会昌藤器在不断市场化、生活化中实现升级换代:编织原料从单纯藤条为主向草绳、木片、竹片多样化原料转变,编织技术从传统的立编、经编技艺向藤柳混编、藤木混编、藤木草铁复合编等复合型技术转变,产品花色从单一色彩向多种色彩转变,已形成侍椅(太师椅)、沙发、茶几、藤桌、儿童用品等8大类、120多个品种。

文平清讲解藤器编制技艺(李梦丽 摄)

文平清讲解藤器编制技艺(李梦丽 摄)

文平清将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到藤器制作中,练就了炉火纯青的藤器制作技艺。编织藤椅圆形底座,不需圆规就可达到十足圆形;编织藤椅、茶几、藤沙发等十几种家具,全凭眼力和手上功夫,不需任何模具。他擅长编织米字型、回字型等多种花纹,尤其擅长编织“雀眼”,编织的藤器美观大方,扎实耐用。文平清出色的藤器制作技艺,让许多人慕名而来。从艺40多年来,他不仅在传统藤器的样式上有所创新,还招收了几十个徒弟,把藤器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受现代市场的冲击,依靠手工艺制作的会昌藤器不复往日辉煌,愿意学习藤器制作的人少之又少。为破解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困局,会昌县大力推行非遗生产性保护工程,采取保护核心技艺、开展传习活动、完善相关产品和刺激市场需求等方式,对会昌藤器制作技艺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其自我造血。2006年,会昌藤器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自2016年起,文平清受聘为会昌县特殊教育学校藤器制作班授课教师,每周星期一下午到学校上三节课,倾心授艺。经过手把手教学,每年帮助聋哑人熟练掌握藤器制作技艺,为他们解决生计问题。2022年,“会昌藤器制作技艺”非遗传习所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平清工作室在会昌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启用,从此开启了在中等职业学校传授藤器制作技艺新模式。

“学校一共有三个传习所,分别是藤器传习所、匾额传习所和剪纸传习所。”会昌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丁晓芳表示,成立传习所、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学习掌握一项技艺,不单单是为了就业、生活,“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非遗项目,掌握非遗项目的技艺;另一方面是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形成保护与传承的精神,塑造匠心精神,传承好文物精神,弘扬好文物匠心。”

目前,会昌县已拥有2000多名技法娴熟的藤艺编织民间艺人。该县探索完善“协会+公司+基地+编织户”的经营模式,将藤编企业经纪人和编织农户联合起来,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价格,大额订单统一生产,争取贷款统一分配,藤器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产品畅销广东、福建、浙江等地。

“只要有人想学,我就教。”文平清说,将以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责任和使命,毫无保留地传授藤器制作技艺。(凤凰网江西频道 文/李梦丽)

阅读 901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