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科研、忙管理、忙履职......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任海的工作中,“植物”始终是重中之重。
自从华南国家植物园于去年7月正式揭牌后,任海亲眼目睹园区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同时也感觉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作为生态恢复和植物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国家级植物园的管理者,编制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方案、联合申请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植物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引进高层次人才、带领全国植物园同行制定《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和《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要工作,都需要任海亲力亲为。
点击加载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任海。(南都记者张德威摄)
2023年,任海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全国人大代表。谈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任海既感到意外,也非常期待。“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会以科研精神积极履职,加强学习、深入基层、勇担履职责任。”此次参加全国两会,任海结合自身专业,持续关注科技创新和植物保护的交叉领域话题,并精心准备了“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遗传资源数字化序列信息的保护、规范与利用”等建议。
科研
成果产出数量居世界顶尖水平
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正式揭牌,成为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植物园,也是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2023年,广东省工作报告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分别提出了“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和“涵育多彩多姿的广东山水、广东湖海、广东花木”的工作目标。
对此,任海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其核心工作就是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国家植物园,而强化自主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则是这项工作的基本支撑。
在科研方面,华南国家植物园成果斐然。“去年,我们发表SCI论文533篇,集中在生态学、植物学、农学三大学科,总数在全球植物园中排名第一,高质量论文数也排第一。”任海还表示,揭牌后华南国家植物园联合申报了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并获准建设,同时依托这一平台引进44位高层次人才。
点击加载图片
华南国家植物园内收藏的植物标本。
任海透露,2022年华南国家植物园还承担了三项国家重大项目,以科研成果服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除此之外,华南国家植物园还牵头制定了《中国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和《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标准》,参与编制国家植物园体系规划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21-2030)》(英文)的工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将努力为绿美广东建设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任海介绍,结合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他们还将重点研究南方海岛植被生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估和保护等。
保护
既是珍稀物种的“避风港”,也是植物资源的宝库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的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两个国家植物园联袂举办兰花展,各种珍稀兰花品种亮相。其中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温室群景区及兰园内,550余种兰花“共聚一堂”,兜兰、迷你蝴蝶兰、香蕉兰、领带兰等为“花城”增添了别样风采。而各种兰花争奇斗艳的背后,反映的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珍稀植物的收集、保育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不懈努力。
点击加载图片
华南国家植物园中人工育苗的兰科植物。
华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重要职能。据任海介绍,去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引种植物超过11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8种。“我国总共有大约3.7万种高等植物,其中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收集了超过1.7万种(含种以下单元),居全球前列。另外在500余种广东特有的植物当中,我们也收集了相当一部分。未来我们将力争迁地保护植物达到2万种左右,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的大半,并实现华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园内迁地保护全覆盖,经济植物达到6000种左右。”任海说。
点击加载图片
华南国家植物园内迁地保护的珍稀植物。
“怎么让濒临灭绝的本土珍稀植物存活下去并增加数量,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重点问题。”任海长期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工作,在他看来,珍稀植物的收集可以有效地避免物种的灭绝,同时物种保护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在漫长的实践当中,他的团队逐渐摸索出了兼具保护与经济功能的植物保护模式。
据任海介绍,他带领团队共筛选了200余种乡土植物,研发了集调查、评估、收集、研究、繁殖、栽培、搭配和养护于一体的配套的植被生态系统建设方案,用于海岛、丘陵的生态恢复。此外,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他和团队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解决了猪血木、报春苣苔等36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繁殖问题,并帮助它们回归野外。此外,华南国家植物园已从保育物种中评价研究筛选出1500多种,涵盖园林花卉、果蔬、工业原材料等不同用途,部分物种已移交广州市相关机构,进行规模化快速繁殖。
点击加载图片
华南国家植物园内的珍稀植物怀集报春苣苔。
“相信这些物种很快就能走入社会、走到群众身边,为城市园林绿化、乡村振兴提供高价值和高生态效益的资源植物。以兜兰为例,曾经的兜兰在市场上售价高达5000元一株,那么可否通过成熟的种植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而让市民们用20来块钱就能买到一株兜兰呢?我们希望这个目标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此外,任海特别推介了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发的两个功能水果新品种,即面向年轻一代的鲜吃枸杞和面向老年人群的三叶木通。其中前者已在宁夏开展规模化种植,预计今年上半年就将进入市场。
愿景
我国至少要建设7~10个国家植物园
自1992年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读研究生,任海已在这个“植物王国”中学习工作30余年。他感受到,近些年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愈发重视,人民群众对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的需求更加多元,建设国家植物园迎来最好的机遇。
此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履职,任海提出了关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建议。他指出,尽管国内已有两个国家植物园,但对于中国的生态多样性保护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气候带、国家战略等多个因素来看,中国至少要建设7~10个国家植物园,才能以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示范性更强的方式就近迁地保护国家各地的植物。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未来建立一个国家植物园体系。”
此前,任海的同事对国内植物园的状况进行过仔细地调研。他们发现,目前我国拥有约200个植物园,但分属城建、医药、林业等多个不同的职能系统管辖,而每个系统管辖的植物园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能力也并不理想。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国家植物园体系,通过国家植物园带领其他植物园的发展,促进整个植物园行业的进步。”任海建议对现有的植物园进行规范管理,同时由国家加大对这些植物园的支持力度。
不过,在任海眼中,国家植物园的使命远不止于此。据他透露,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参与了国家植物园体系编制,主持了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标准和中国未来10年植物保护战略行动计划的编制,同时正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体制机制。
点击加载图片
华南国家植物园外景。
“国家植物园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城市的名片。希望华南国家植物能够更多地展示广东乃至中国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示范性工作,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拥有更大话语权。”任海如是说。
据了解,今年两会期间,任海还将建议对我国遗传资源数字化序列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并通过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对其进行立法保护。
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陈卓睿实习生林亦青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