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
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吴 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我们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我们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三个重大转变”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大为增强,这在根本上源自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实践于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
以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自觉增强实践主动性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恩格斯教导我们不能用“主客二分”思维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这样的生态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内在的联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持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实现绿色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的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践行科学绿色观;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则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逻辑
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斗争态”走向“和谐态”,必然要通过人自身存在状态的自我革命。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就是对前现代状态的革命,而中国式现代化则又意味着现代性的新生。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鲜明特点,这是对现代化观念的革命性重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完成对发展观政绩观的转变,以思想解放和观念革命来带动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最大可能的“激励相容”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供牢固的制度基础。
从工业文明转型升级到生态文明的过程,也不免会有短期阵痛相伴随。此时,我们只有具备锐意进取的精神,才能为绿色发展打开空间。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打赢漂亮的标志性战役。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性的现代化革命,我们要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以行动自觉主动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要推动供给侧的绿色革命,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包含在“美丽中国”的愿景目标中,还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实践抓手。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由我们自己依据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来做出动态的自主决定。我们可以参考并汲取国际先进经验,但决不受他人左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拉闸限电”“运动式减碳”。我们要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和产业链平稳运转。我们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我们要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绿色要求,不把传统行业简单地当成“低端产业”,不能对其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其实现工艺、技术、装备的升级。我们必须自主推进生产和利用清洁能源的核心技术研发,更高质量地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转型。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推动共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更加科学的绿色认证标准体系。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https://yndaily.yunnan.cn/content/202312/06/content_175472.html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