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春季沙尘天气减至年均9.2次
2024-07-1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分享到:
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记者从“国际防治沙尘暴日”研讨会上获悉,近20年来,我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2010年均值17次减至近10年均值9.2次。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们应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是产生沙尘的3个因素,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等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持续加大“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科学化、规模化治沙,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31亿亩,封禁保护面积达2708万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伟大号召。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三北”工程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增至13.84%,退化草原面积比重由2004年的85%降至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土地沙化程度持续减轻,重度和极重度比重由2004年的74.1%降至2019年的62.3%。风沙危害得到抑制。与2000年相比,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风蚀总量下降约40%,“三北”工程区极易起尘和高度起尘土地面积由2012年的48.1%降至40.4%。
同时,我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联合在华建立国际培训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加强对亚非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技术与项目支持,定期举办荒漠化防治管理和技术培训。已先后举办9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向世界分享荒漠化防治技术和经验,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近一年来,我国以“三北”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先后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重点面向东北亚、阿拉伯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为清洁美丽世界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此次研讨会以“防治沙尘暴灾害 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易卜拉欣·蒂奥作视频致辞。来自多个部门、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沙尘暴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沙尘暴国际合作、沙尘物质溯源研究及防治、“三北”科技攻坚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
会上,发布了《联合防治沙尘倡议书》,呼吁全球、区域与次区域伙伴携手合作,通过制定战略、共享资源、筹措资金等手段,共同应对沙尘暴挑战。(果叮咚)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