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诗|诗僧栖一芦花诗词
诗僧栖一《武昌怀古》诗词赏析
枯木
《武昌怀古》
【唐】栖一
一代君臣尽悄然,空遗闲话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何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浦雨连天。
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
版本二(《全唐诗》)
战国城池尽悄然,昔人遗迹遍山川。
笙歌罢吹几多日,台榭荒凉七百年。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岛雨漫天。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关于《武昌怀古》有两个版本,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选的是第一个版本,清康熙年间《全唐诗》选的是第二个版本。主要区别在于首联和尾联。颔联和颈联基本相同,究竟哪个更接近原作?笔者认为应该以第一个版本更为妥帖。
原因有三:第一,武昌城,发源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时值汉丞相曹操率军讨伐东南的地方诸侯孙权。双方在长江中游两岸形成气氛十分紧张的军事对峙,孙权为抵抗曹操的军事打击,在长江江汉平原段的南岸严密布兵(其后的战争,史称“赤壁之战”)。
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在江夏山筑土石城(夏口),寓“以武而昌”之意,命名为“武昌”,故 今武昌始有夏口和江夏之称。而版本二所谓的“战国城池”似乎不妥,因为武昌在战国属于荆州,称“夏”,但是并没有筑城,因此不可能有战国城池一说。
原因二,作者栖一(832一?),晚唐诗僧。卒年与姓氏字号均不详,武昌人,同著名的画僧诗僧贯休(832~912)同时期。诗中的“台榭荒凉七百年”,超前追溯700年左右。可以看出,正好是对武昌城筑城之初的怀古之篇,而不是对战国时期的怀古(超过千年)。
原因三,版本二用语“秋岛”不如“秋浦”雅致;“雨漫天”的“漫”同前面的“风满树”的“满”重音,似乎不妥;“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比较通俗,缺乏含蓄,没有“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韵味悠长,令人回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个版本更代表诗人栖一的原作,第二版本为后人杜撰,然而结构失实,用语不严谨,比较通俗直白,损折了原诗的真正韵味。因此建议诗词爱好者,赏析的话还是以第一个版本为佳。
《武昌怀古》是诗僧栖一的流传于今的仅有两首诗词之一,另一首为《垓下怀古》。栖一生活于晚唐到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作佚失,个人事迹未见经传,然而从仅存两首来看,诗风遒拔雄劲,悲壮沉郁,文学造诣相当深厚。
《武昌怀古》应当是诗人在武昌江边故垒的怀古之作,也许是看到颓垣断壁,追怀以前的“赤壁之战”,凄凉悲怆,感慨无比。
“一代君臣尽悄然,空遗闲话遍山川。”首联起笔简洁明快,入手直抒。“一代君臣”都已作古,从古代惊天动地、战火纷飞的战场,变成如今的残垣断壁。七百年来,一代代君臣尽作古,成为冢中枯骨,争权夺利的结果不过也是黄土一抔。
用“悄然”来形容结果,对比强烈,发人深省。不管你是君王宰相,良将英豪,无论你如何叱咤风云,最后都成了人们口中的闲话。“闲”字着实调侃了一番过去君王,争权夺利的结果,并不是名列青史,而是闲言碎语,任人调侃。
“笙歌罢吹几何日,台榭荒凉七百年。”颔联接承上句,雕梁画栋的楼台亭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不再繁华,莺歌燕舞,也早已停唱多时,经过七百年的风吹雨打,如今已经荒凉弃掷,成了残垣断壁。
“蝉响夕阳风满树,雁横秋浦雨连天。”颈联堪称妙对。“风满树”对“雨连天”,尤其精彩,给人们展现出一副秋天江边的萧瑟气象。在秋风中,树枝飘摇,寒蝉凄切的鸣叫,远处秋雨连绵,淫雨霏霏,一行大雁南飞而去,既刻画了凄凉悲怆的景象,又渲染了悲秋的抑郁气氛,令人心中充满惆怅,郁结于胸,难以排泄。
“长江日夜东流水,两岸芦花一钓船。”尾联则点明主题,长江之水日夜流淌不息,岸边的芦花如雪,春荣冬枯,随风飘摇,一叶扁舟,随波荡漾。是呀,世事变幻,物是人非,一切去休,要看清楚世间事,不要百般强求,还是学会释然,懂得放下,知足常乐。
《武昌怀古》通过对东吴政权的没落和世事沧桑变换的感慨,从而得出宠辱不惊,乐观豁达的心态。从诗人角度而言,也就是佛家思想,要有平常心,顺其自然,身心明静,洞彻天地变化,心尘不染,清澈空明,淡泊随缘。
《武昌怀古》风格沉郁苍凉,韵味悠长,令人回味,艺术造诣较高,值得我们吟咏回味。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