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林草热点聚焦 > 正文 站内导航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潘旭涛 吴宇轩
专业号:日月峡资讯 2018/1/5 21:35:34

  2017年11月9日,在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师生正在烟墩角港湾给天鹅喂玉米。
  林海珍摄(人民视觉)

  2017年7月25日航拍的江苏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美丽景色。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2017年6月10日,江西德兴市万村乡万村村民驾驶农机耕田,白鹭与水乡共色,人与自然共谐。
  胡敦煌摄(人民视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供了强大思想引领、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

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新了关于生态与资源的传统认识,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专门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4年后,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进一步扩展。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7次会议时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十九大报告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纳入其中,并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大大丰富和完善了现代化的内涵。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现代化必须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前提,只有高楼大厦、没有绿水青山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实现现代化。

着眼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视野,提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全人类的共同心声,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当前,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中国能够为解决事关人类发展与安全的重大问题发挥更大作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将进一步彰显中国大国责任担当,增强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美丽中国新坐标

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有重大意义。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开始既要“生存”也要“生态”,既要“温饱”也要“环保”,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与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能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作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可以推动各地下决心解决产业结构、能源体系、空间布局等问题,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民族未来。

保护生态环境是今天的全球共识,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在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作为党对中华民族的庄严承诺。

绿色发展新作为

十九大报告不仅擘画了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而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给出了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任务清单。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题中应有之义。”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认为,要鼓励绿色生产,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绿色产品及服务的供给,促进人民群众绿色消费;与此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最终形成绿色合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7年1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公布《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这是中国首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工作,并首次公布绿色发展指数,对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这是防治污染、治理环境的基本方针。十九大报告指出,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近期,《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政策的出台或实施,将进一步保障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长远大计。今后,中国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新的环境保护税也开征了。今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开始实行。《环境保护税法》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为应税污染物。在税收征管方面,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后,征收部门由环保部门改为税务机关,环保部门配合,实行“企业申报、税务征收、环保监测、信息共享”的税收征管模式。这一征管模式对企业的最大影响,就是税法遵从意愿大幅提升。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这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体制保障。今后将重点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中国将继续深度参与环境国际公约谈判,承担并履行好同发展中大国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加强与世界各国、区域和国际组织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务实合作。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控制碳排放,落实减排承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阅读 1592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