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媒体报道报送平台 > 网络媒体 > 正文 站内导航

藏富于林 藏福于林——访福建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

媒体:福建林业  作者:内详
专业号:福建省林业局宣传办 2024/8/13 11:29:14

上次,记者见识了江苏、山东是如何把森林资源小省做成林业产业大省的。这次,采访森林覆盖率多年排名全国第一的福建,2023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651亿元,看看他们又是如何扬长避短的——

 

 

福建,森林覆盖率多年位居全国之首,绿色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林业,不仅展示出“生态美”,同时促进了“百姓富”。他们是如何将绿色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色”的经济优势的?记者为此采访了福建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桢。

 

记者:智桢局长,您好!我想每个来到福建的人,都会有满目皆绿之感。我了解到,福建林业在改革发展、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这次我们策划了《绿色产业巡礼》系列报道,主要想请您谈谈福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先请您介绍一下福建林业特别是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王智桢:好的。福建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林多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根据最新的林草湿与“国土三调”数据融合结果显示,福建森林面积1.21亿亩,森林覆盖率65.12%,居全国首位;森林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八,其中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为每公顷121.64立方米、全国排名第三。我们九市一区全部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所有县市全部是省级森林城市,武夷山国家公园成为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之一。绿色成为清新福建、美丽福建的本底,为我们绿色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这些得益于我们一代代林业人所作出的艰苦努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多年来,我们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接续实施沿海防护林、江河流域生态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绿化和绿色通道等四个生态建设工程,厚植我省生态优势。另一方面,注重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接续实施商品用材林、竹业花卉与名特优经济林、林产工业、森林旅游等四个产业发展工程,壮大绿色产业,促进绿色富民。据统计,2023年福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651亿元,居全国前列。其中,一产1332亿元、二产5121亿元、三产1171亿元。

现有境内外上市林业企业24家、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5个、规模以上林业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225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7家。林业行业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7个;福建省名牌产品258个、福建省著名商标170个。

 

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记者:您介绍的虽然只是一个大概,相信也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福建林产业的确是名不虚传,在多个领域都名列全国前茅。请将所说的几个优势领域再进一步作一个介绍。

王智桢: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四库”重要理念,通过发展壮大木材加工、竹业、花卉种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木本粮油等特色产业,积极开发林业碳汇,促进山区农民增收,促进大家共同富裕。

木材加工转型加快。我省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近3000亿元,已逐步实现资源消耗型向综合利用转变,木质活性炭产量等居全国首位。同时,依托港口优势,大量进口木材、纸浆等原料,造纸产业总产值位列全国第二,纸浆、木制家具产量位列全国第三。

笋竹产业节节攀升。我省竹林面积1873万亩,约占全国17.5%,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100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均居全国首位。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组织实施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县、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和现代竹业重点县项目,开发竹制品、笋干、水煮笋等系列产品。已建成丰产竹林面积812万亩,年产竹材近10亿根、竹笋超过213万吨,其中建瓯水煮笋产能约占全球的30%。

 

建瓯市笋竹加工企业生产线。

 

花卉苗木欣欣向荣。创造了全产业链推进、设施种植保险等多个全国先例,盆栽花卉出口额连续10多年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290.8亿元,是2012年的5倍;已建成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5个、省级花卉种质资源库10个;2015年以来,已有460个花卉苗木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福清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蝴蝶兰生产基地。

 

林下经济特色鲜明。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利用林地空间,以短养长、立体经营,推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实现“不砍树、也致富”。目前已经认定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36个、重点乡镇33个,形成了林菌、林药、林蜂、林禽、林畜、林油、林粮、林果等8个系列的森林食物,培育了一批有特色、有品质、高附加值的生产基地。2023年,林下经济利用面积3229万亩,产值达830亿元。

森林旅游蓬勃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生态产品共享体系,持续打造“森林人家”“森林康养”、森林步道等森林旅游产品。截至2023年底,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超过1021亿元,有4个县区和5个康养基地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评定了16个省级森林养生城市、42个省级森林康养小镇和114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全省三星级以上“森林人家”达291家。通过实施“百园千道”生态产品共享工程,建设森林步道达1480公里。

木本粮油等经济林发展迅速。出台《关于实施油茶生产三年行动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建设高标准油茶林为重点,推广“良地+良种+良法+良机”丰产稳产栽培技术集成,促进油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2023年,油茶面积250.8万亩,年产茶油2.6万吨,实现产值50多亿元。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探索向森林要食物途径,开发板栗、锥栗、竹笋、香榧等绿色森林食品。我省经济林面积3385.8万亩、产品产量为995.7万吨,其中锥栗、板栗面积达82万亩、年产量达9.3万吨。

 

长汀县三洲浩祥生态园油茶专业合作社的油茶长势良好。

 

林业碳汇稳步拓展。印发《福建省林业碳汇专项发展规划(2021—2030年)》《福建省深化林业碳汇交易行动方案(试行》,编制《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碳汇计量监测方法》。推进3个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推广“林业碳汇+”模式,拓展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路径。累计完成福建林业碳汇(FFCER)交易和再交易412.86万吨、6484.29万元,成交量和成交额均居全国前列。

 

政和县出品的现代竹家具。

 

记者:林业产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心,福建给予了哪些方面相应的扶持?

王智桢:我们在利用好市场经济这一无形之手的同时,也注重运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

一方面,注重创新机制。福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近年来,又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为契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从产权制度、经营优化、服务保障等方面协同发力,积极创新林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机制活,产业优”。

另一方面,注重政策引导。组织编制了《福建省林业产业发展指南(2021—2035年)》《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加快推动我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先后以省政府或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发展七条措施的通知》。省财政每年安排超过2亿元资金推进竹产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政银企保对接、林场林企林农联结、产学研用融合、权益流转、产品展销、投资促进等平台建设,为林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金融保险、科学技术、交易贸易等服务。

 

三明市首发林业碳票。

 

记者:福建海岸线排全国第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也是福建优势所在,请您谈谈林产品进出口方面情况。

王智桢:“闽在海中”,福建人敢闯爱拼,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我们通过广交会、厦门投洽会等平台扩大林产品贸易,主要林产品年出口交货值超过400亿元,年进口木材超过200万立方米。同时,积极推进闽台林业融合发展,定期举办海峡两岸林博会和花博会,累计引进涉林台企200多家,利用台资超过30亿元。目前,台商在福建投资创办的林业企业已超过600家,合同利用台资超过140多亿元。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今年初我们研究制定了《扩大林业开放“四海”行动方案》,组织开展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海丝沿线经贸往来、海外国家合作交流、海纳集成汇聚众智的“四海”行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记者:这个“四海”用得好,期待早日融通四海。请您进一步介绍一下“四海”行动。

王智桢:好的。我们组织开展的“四海”行动是主动融入全局、大局的一种体现。

一是“海峡”,指海峡两岸融合发展行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林草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支持我们积极探索两岸林业融合发展新路。我们用足用好国家支持政策,主动融入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局,高层次推进闽台林业融合发展。引进推广创新台湾花卉苗木新品种等“五新”技术,持续推进两岸森林康养、花卉苗木等林业标准共通试点。加快推进永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林竹产业园等闽台林业合作园区建设,积极推进闽台林业花卉融合发展基地建设。继续办好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等活动。

二是“海丝”,指海丝沿线经贸往来行动。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市场,吸引华侨华人来闽投资林业,特别加强与东盟国家林业合作交流。鼓励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与海丝沿线国家合作利用竹资源等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鼓励和引导林业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反倾销,引导利用好“丝路投资”支持政策,到海丝沿线国家投资兴办原料林基地和林产品加工基地。

三是“海外”,指海外国家合作交流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我国元首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三个全球倡议”,积极推进林业生态经济、林业生态安全、林业生态文化等领域对外合作交流。聚焦林业生态经济,积极开展对外招商推介,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聚焦林业生态安全,积极响应落实“以竹代塑”倡议,加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交易、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武夷山国家公园与国际知名国家公园建立合作交流机制。聚焦林业生态文化,充分利用华侨、国际友城、商会等资源,积极推动国际林业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四是“海纳”,指海纳集成汇聚众智行动。通过交流互动,不断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突出博取众长,支持和鼓励林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与国际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长期合作交流,推广国际林业先进科技成果。突出加强对话,积极构建国际“朋友圈”,积极争取参与候鸟迁徙保护等相关合作项目。突出汇智聚力,推进一批涉外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如支持福建农林大学办好国际菌草产业研讨会,支持国际竹藤中心武夷研究基地、海峡花卉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等,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努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漳平市永福台品樱花茶园。

 

记者:林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特别是新时代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请问福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智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前不久,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经济为根基、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部署了“注入林业科技新动力、推动林业产业新升级、激发林业改革新活力、擦亮生态保护新底色、拓展数字赋能新场景”等5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突出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和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强化科技攻关,用活用好“揭榜挂帅”机制,力争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和共性难题。二是深化种业创新,实施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落实花卉新品种奖励政策等。比如,我们组织开展了7期林木种苗科技攻关。福建的主要树种杉木育种已经完成全国首个第四代种子园建设,造就了“世界杉木看中国,中国杉木看洋口”的佳话。三是孵化创新载体,推进“南林+南平”“福建农大+漳州”等合作,统筹组建一批创新联盟等。四是优化科技装备,加大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推广力度,鼓励引进智能化林业机械和林产加工设备等。五是转化技术成果,加强科技推广示范成果库建设,加大林业新品种等“五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深化“林农点单,专家送餐”科技服务活动等。

记者:当下,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大,不少企业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难题,福建林业企业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王智桢:近年来,我们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困难。比如林业产业整体还有提升空间,存在产业链不长不强不完善、整体技术设备水平不够高、加工业分工协作和精深加工还不够强等问题。林业经营主体整体偏弱、散、小,种养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特别是森林旅游康养等三产比重偏低,与周边省份相比有差距,这也是福建的短板。相比人们对森林观光、康养等亲近自然需求的不断增大,三产对应供给端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我们也面临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挑战和国际形势带来的新困难。比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20多个国家已承诺到2030年停止和扭转森林砍伐,进口木材等将越来越受限。同时,俄乌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都给我们林产品贸易带来很大冲击。

 

畅游武夷山九曲溪。

 

记者:这些问题在全国林业产业发展中也普遍存在,福建在这方面有什么对策措施?请您作一个分享。

王智桢:遇到问题就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准备重点在以下7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铸品牌。按照“抓特色、创品牌”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提升林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争取每年培育10个省级以上品牌。

二是拓市场。继续办好林博会、花博会、竹博会等展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外林业展会活动,并通过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丝路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积极闯市场、拓销路。

三是壮龙头。积极扶持和推动24家涉林上市公司、225家涉林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扶持,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引导建立龙头企业与林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林农增收。

四是延链条。积极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支持林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标准创设、品牌创建等方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我省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特色发展为契机,支持建瓯、永安、政和等16个竹产业特色县打造竹材分解、初级加工、成品精深加工三级竹产业加工体系,做全做长木竹精深加工产业链条。

五是建园区。主动服务,加强用林等要素保障,重点培育漳平、永春、漳浦、永安、顺昌等5个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莆田国林木业城、尤溪县竹木加工集中区、长汀县闽赣竹木制品精深加工循环产业园、漳州西禅木业产业园、延平三元循环经济产业园等5个省级林业产业重点园区发展,扶持一批林业产业重点县、特色县发展。

六是抓项目。积极策划一批全省林业重点招商项目,组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招商,精准招商,增强林业发展后劲。

七是强服务。建立健全重点林业龙头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的困难,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惠企政策。

 

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深切感到,福建果然是福地,“藏富于林,藏福于林”,林业创造了无穷的绿色财富,带来了不尽的生态福利,务林人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最后,您还有什么想给《绿色中国》读者说说的?

王智桢:感谢《绿色中国》这次为我们提供了展现福建绿色产业发展风采、交流探讨林业改革建设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锚定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目标,不断增强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的使命感;不断增强人当如竹、高风亮节,亦当如树、荫遮一方的责任感;不断增强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成就感;持续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福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有不少的创业机会;不仅是山清水秀的胜地,也是投资兴业的热土。在此,诚挚地欢迎《绿色中国》读者朋友们多来福建走走看看。

 

王智桢:经济学硕士,现任福建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曾任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福建省委农办副主任、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NjMyODMyNQ==&mid=2247631940&idx=1&sn=71288eee7dc4c073f3f500609f0e011f&chksm=ec4a89aedb3d00b83cb51518e6c2cebab281e940aada25cabdb0c2f74e82bdad0bb74aacfd20&token=884605000&lang=zh_CN#rd

 

阅读 1278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