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政策性项目 > 正文 站内导航

科技治沙 产业造绿

媒体:新华社  作者:张文静
专业号:关注森林资讯 2017/9/1 22:16:16

于甘肃省敦煌市的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沙泉共处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进入夏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而牛清河作为月牙泉的“医生”,已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进入景区了。
“80后”的牛清河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也是我国万千风沙防治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
早在2008年,他还在攻读研究生时,就在导师指导下,将目光锁定在敦煌的风沙防治以及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保护工作上。
敦煌紧挨库姆塔格沙漠,是中国的极旱之地。
“有数据表明,在这块极旱之地上,近20余年,月牙泉周边沙山已对月牙泉形成夹击之势,具体表现为北沙山南移,南沙山北移,对月牙泉有较大威胁。保护月牙泉时不我待。”牛清河说,确定研究目标后,他着手开展风场环境和沙山移动特征的研究。
牛清河和团队成员在景区里架设了野外定位气象站、移动气象站和积沙仪等仪器。他们通过观测、定位监测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风况、风沙运移、沙山动态变化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与分析。
科学研究的道路充满着艰辛和挑战。6月中旬,敦煌的最高气温达30多摄氏度。茫茫沙山上,有游客在骑骆驼,还有游客畅快地滑着沙,嬉笑玩闹的声音不时传来,而牛清河全然不顾,耐心地调试设备,记录数据,即便大汗淋漓,也顾不上擦去;即便面部被晒得通红,嘴唇干得起了皮,他也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
饿了吃点随身携带的饼子、渴了就喝几口矿泉水,但他丝毫不觉得苦,“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习惯这种生活了”。
经过多年研究,牛清河和团队成员发现了沙山移动规律,并提出了治理景区沙害的解决方案,比如打通通风道,逐步恢复风沙流场。这些方案被当地政府采纳,成功遏制了月牙泉被沙山夹击的趋势。同时,他们还对月牙泉的保护进行了总体规划,并被纳入敦煌市最新版城市规划。
在牛清河看来,作为青年科研人员,能够为保护沙漠奇观贡献一份力量,觉得很自豪。“我们现在通过日常监测,可以评估月牙泉保护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能够更好地保护月牙泉。”
除了像牛清河一样的科研人员,还有越来越多的“80后”民营企业家志愿加入为荒漠“织绿”的队伍中。
“80后”的龚涌是甘肃酒泉泓力沙漠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自2014年起,该企业加大投资,对酒泉市肃州区长沙岭滩沙化严重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工作。
龚涌介绍,自2014年2016年,他们在这块沙化严重区域共种植了8000亩梭梭,并对治理区域内的管护道路、生态围栏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改造。“今年,我们计划种植1000亩梭梭,并对往年保存率不高的区域补植补造。”
龚涌说,梭梭生态价值颇高,具有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等重要作用。“从目前效果来看,梭梭的种植有效缓解了区域内荒漠化进程,防风固沙成效显著。”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目的,但龚涌认为,只为经济效益而生存的企业没有灵魂和生命力,所以他愿意为荒漠“织绿”。“我们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投资回收期漫长。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都得靠企业自身力量。”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他没有退缩,“我们从小就在沙尘暴的危害中成长,现在有点能力能够让沙漠绿起来,改善生态环境,未来某一天还有一点收益,我觉得这是双赢。”
为荒漠“织绿”、为家园“造绿”。如今,一批批“80后”治沙青年正奋战在风沙防治一线,为我国的风沙防治事业不断贡献智慧。

阅读 267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