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媒体报道报送平台 > 专业媒体 > 正文 站内导航

鱼的故乡 一周一鱼 | 宽大吻突三岔鱼:拥有挖掘机铲斗状吻突

媒体:学习强国  作者:学习强国
专业号:云南省林草局 2022/8/11 11:27:33

鱼的故乡 一周一鱼 | 宽大吻突三岔鱼:拥有挖掘机铲斗状吻突

https://yn.xuexi.cn/local/detail.html?ae5e411fe91d6d3c1ac4def110933f4f=64fe26b23aff85c4ce7577ab769fd668&6e9d852f0075def5a5b44097c3ebecda=e0aeec6d1f65f80cf6eb709f671383309ef3c6641af2cffda1093cebd97a2dc5&ac11f3c9ee565cedc2b7aa9b8914e5a6=81e0083613e7ba24bb6391d5d5c94c79

2022-08-02作者:姜杭云 盖志琨

分类位置:盔甲鱼亚纲,华南鱼目,三岔鱼科,三岔鱼属。

化石产地:云南省曲靖市三岔村。

时代和层位: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徐家冲组。

命名人和命名时间:潘江、王士涛,1981年。

在人们眼中,挖掘机的铲斗是机械力量的一种展现。在古鱼王国里,头顶挖掘机铲斗状吻突的宽大吻突三岔鱼同样受到关注,这是因为三岔鱼的力量征服了其他盔甲鱼吗?答案或许是由于宽大吻突三岔鱼的挖掘机铲斗状的吻突是个吃饭的好工具,让其他鱼羡慕不已,只能望“吻”兴叹。

宽大吻突三岔鱼复原图。杨定华 绘

宽大吻突三岔鱼复原图。杨定华 绘

宽大吻突三岔鱼很有特色,具有大而特别发育的角及内侧角、挖掘机铲斗状的吻突。它的角和内角的功能是为了增强鱼体的浮力和平衡作用,而挖掘机铲斗状吻突易于取食。它的名字也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其外形特征,吻突与大部分盔甲鱼相比宽大些。

宽大吻突三岔鱼在分类上属于无颌类盔甲鱼亚纲华南鱼目三岔鱼科。目前,三岔鱼科仅有2属2种,包括三岔鱼和箭甲鱼,以其宽大的吻突为主要特征,因其侧向延伸的角从头甲中部伸出,与不具有吻突的昭通鱼科比较相近,可能代表了华南鱼目的最原始类型。该科系潘江、王士涛(1981年)依三岔鱼属建立,稍后刘玉海(1985年)将箭甲鱼属归入此科。此科头甲呈六叉形,分别为吻突、中背棘以及角和内角各一对;中背棘硕壮;角的基部位置前移,以致角的后端尚不达内角的基部;感觉管末端分叉。

宽大吻突三岔鱼复原图(左背视,右腹视)。桂芳 绘

宽大吻突三岔鱼复原图(左背视,右腹视)。桂芳 绘

宽大吻突三岔鱼最早由张定辉等人1976年发现于云南曲靖三岔早泥盆世徐家冲组地层中,属于中等大小的华南类,它的主要特征包括:头甲略呈六角形,长约80mm,宽大于长;吻突发达,前端膨大呈蘑菇状;角略内弯作镰刀状,其位置前移从而其末端尚不达内角基部;内角粗壮,指向后方,其末端乃头甲的终点;头甲后缘具硕壮的背棘,与两侧的内角构成“M”形;中背孔呈横置椭圆形,宽约为长的2倍;眶孔背位,但距头甲侧缘近;松果斑约处于眶孔后缘水平线上;侧线系统中侧横管5对,游离端分叉,“V”形眶上管与眶下管于眶孔前方相遇而交叉;纹饰由小而密的突起组成;鳃囊12对或稍多。

王念忠和王俊卿(1982年)根据三岔鱼的中背孔、眶孔和松果区三者各自的形状及三者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根据多鳃鱼类型侧线系统特别是头部腹面构造与多鳃鱼类更相近,从而认为三岔鱼科应置于多鳃鱼目,同时认为华南鱼目的建立仅仅以较少的头甲背面特征为依据,缺乏充分的证据。而朱敏和盖志琨(2006年)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则认为,三岔鱼科代表了华南鱼目的原始类型。

宽大吻突三岔鱼化石照片。盖志琨 摄

宽大吻突三岔鱼化石照片。盖志琨 摄

宽大吻突三岔鱼属于盔甲鱼亚纲三个目之一的华南鱼目,华南鱼目以长吻突和侧向延伸的角为主要特征。由于长吻突和侧向延伸的角可能在盔甲鱼亚纲内发生过多次平行演化,对于华南鱼目是不是一个单系类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朱敏和盖志琨(2006年)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排除古木鱼之后的华南鱼类组成了一个单系类群,主要包括三岔鱼科、鸭吻鱼科、三歧鱼科和华南鱼科。华南鱼目成员的出现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出现在华南地区早泥盆世布拉格期,可能代表了盔甲鱼类的最后一次辐射演化。

众鱼羡慕的宽大吻突三岔鱼。杨定华 绘

众鱼羡慕的宽大吻突三岔鱼。杨定华 绘

背景故事:潘江

潘江,1927年6月生,江苏盐城人,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

潘江是中国早期脊椎动物(即泥盆纪及泥盆纪以前的脊椎动物化石)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无颌类化石、盾皮鱼类化石和志留-泥盆纪生物地层学等方面卓有建树。潘江1952年从学校毕业后,从事早期脊椎动物研究和博物馆事业40余年。退休后,潘江投入旅游地质和地质遗迹的研究工作,在中国首倡地质遗迹保护,开创了中国地质遗迹保护事业的先河,并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遗迹工作组委员。

在长期的地质工作中,潘江曾对我国18个省(区、市)的地层及矿产进行了多项调查研究。曾任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地层分会通信委员,世界遗产委员会世界地质(含化石)遗址工作组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古脊椎动物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潘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专著5部、论文200余篇,主要论著有《南京泥盆纪五通系鱼化石》《中国志留纪及泥盆纪早期脊椎动物生物地层及地理研究》《中国志留纪及泥盆纪盔甲鱼类的新发现》《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特征》等。

阅读 1327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