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年绿色接力:书写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典范
——“三秦楷模”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系列报道之二
(2023年5月30日 榆林日报A1版 记者:马露露 郝彦丰 任惠)
高西沟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面旗帜。记者 庄晨阳 摄
记者 马露露 郝彦丰 任惠
曾经,这里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连年遭灾荒,十年九不收;如今,这里层层梯田绕山头,座座坝堰锁住沟,坡面林草绿被子,沟台坝地粮囤子。
65年来,四任班子三代高西沟人用青春与汗水铸就的绿水青山,在岁月更迭中变成金山银山,诠释着绿色发展的真谛,创造了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奇迹。
初夏的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阳山上成片的苹果树错落有致,背山上松、柏、槐、榆、柠条连绵不断。阳光穿透林梢,洒向龙头山正在给游客介绍高西沟生态治理的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
“我们村治山治沟、水土保持的经验做法,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还在坚持着!”姜良彪口中的“坚持”,所言不虚。在高西沟水保生态教育基地的展墙上,一张张老照片直观展示了当时恶化的生态:高西沟村90%以上的耕地坡度在20度左右,全村有40座山峁、21道沟壑,因过度垦荒,加上土质松软,成为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村民们勤勤恳恳开垦耕作,却是越刨越穷。
今年65岁的高治前,童年的记忆里常听父辈们抱怨,“雨涝流泥浆,冲成万道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这是当时高西沟的真实写照。
穷则思变。从1953年起,为了打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生存困局,高西沟村干部群众填沟打坝、修梯田,主动退耕还林还草,探索出农、林、牧并举的“三三制”模式,开始了初期水土治理。由于缺乏科学经验,控制土地“跑水、跑肥”的效果并不理想。20世纪60年代,高西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实施“十年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对全村水土治理进行科学规划。到70年代,全村85%的山沟得到治理,打了121座淤地坝,建起了2座水库,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在此后的生态建设实践中,高西沟村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山水林草田路综合治理,逐渐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
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这种做法使全村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姜良彪说。
改革开放以来,高西沟村党支部继续带领高西沟人不断创新发展,把“三三制”模式调整为“三二一”模式,即林地、草地、粮地的用地比例为3∶2∶1,从“三三制”到“三二一”,不仅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更是产业结构的升级。
对高西沟人来说,“吃不饱肚子”成了历史,“吃生态饭”变为共识。近年来,当地积极发展山地苹果、小米等特色农业产业,依托良好自然环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壮大村集体经济,共享生态红利。
今年初,米脂县提出“大高西沟”理念,决定在县域内复制推广“高西沟经验”,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思路,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坝治理和生态修复,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县建成首批29个生态治理样板村,形成以高西沟、柳家洼为代表的山水相连、景田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以马家沟、申家沟为代表的米脂小米、山地苹果特色产业示范村,构建特色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目标,让“高西沟经验”惠及更多百姓。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