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林长护林员罗建芳简单吃过早饭,收拾好一天的干粮和水,穿着迷彩服便匆匆踏上“上山”之路,开始行使他作为林务所(村)级林长的一项职责——巡林。
今年36岁的罗建芳是甘肃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憨班保护站油房林务所所长、林务员。巡查山林、宣传防火、虫害监测、值守卡口、例行检查、劝导游客……是他每天的工作。不断奔波于卡口和观测点位,罗建芳成了微信运动步数排行榜里的“行走达人”。就是这样单调又责任重大的护林工作,他一干就是19年。
罗建芳(右)与同事们一起巡山查林 谈峰珍摄
每天一早,罗建芳带领林务员从所里出发,足迹踏遍31个林班近20万亩山林,平均每天都要走约10公里的山路,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几口山泉水。山路磨脚又费鞋,每年他要穿破四五双胶鞋。
“节假日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上山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多,我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好这片来之不易的森林。”望着眼前的茫茫林海,罗建芳眼神坚定。19年来,罗建芳在山路上日复一日地行走,守护着这片林海,辖区内未发生森林火灾和滥砍盗伐林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偷拉私运等现象。
像护林员罗建芳一样,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留给了大山的“守护者”在林区不在少数。在博铁梁海拔3480米的铁坝保护站扎尕梁瞭望台,瞭望员宋海良正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林区情况。宋海良告诉笔者,他担任瞭望员8年来,坚持每天瞭望观测,观察近45万亩林区内是否有烟点、烟柱等异常用火,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容不得半点马虎。“谁让咱是林长、护林员呢,穿上这个马甲、戴上这个袖章,就得担负起林长制工作职责,守护好这片绿色。”
这片绿确实来之不易。作为曾经的不毛之地,白龙江人一代接一代植树、护林。经过70多年的发展,插岗梁管护中心现经营总面积194万亩,森林蓄积量85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4%,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覆盖率“三增长”。在数百名像罗建芳一样的“林保姆”精心看护下,昔日荒山变绿洲,退化的林地树木成荫,林区实现连续37年无森林火灾。
“林子护得好,这得益于近年来全面推行的林长制。”白龙江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副主任李银舟告诉笔者,插岗梁保护区建立管护中心、保护站、林务所三级林长体系和“林长 林务所 护林员”的管理模式,共设立各级林长80名,聘用护林员300多名,对辖区林草资源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看、火有人防、责有人担,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保护区林长责任网络和护林员的管护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从博铁梁沿线到插岗梁山间,从白龙江畔到拱坝河流域,枝叶扶疏的树丛中,总有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地延伸到山林深处。这些一人宽的小径,是林长和护林员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巡护中一步步踏出来的。
为了让每一片森林都有专属守护者,每一位林长都有自己的“责任田”。2021年,甘肃全面推行林长制,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责任。全省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划定责任区域,明确林长责任,构建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保护发展林草资源长效机制。同时,建立林长会议、议事规则、信息公开、部门协作、督查考核等配套制度,创新总林长令、“林长 检察长 警长”及“四单一函”等工作机制,构建起全省林长制工作的“四梁八柱”。
全省设立各级林长6.2万余名,护林员6.63万名、草管员1.51万名,累计开展巡林180万余次,协调解决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让每一片林草湿地都有专属守护者,使林长制由“冠名制”变为“责任田”,从“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